一、文学的界定
什么是文学?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有些难度。古今中外对文学概念的界定丰富多样,无法统一。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为文学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尽管如此,文学研究者们还是存在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具有审美的特性,是凝聚着审美的个体体验,是能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通常意义上,文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广义的文学
当我们提到文学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将它与我们的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中国早在魏晋以前,西方在18世纪以前,就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来看待。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提炼,广义文学就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持此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如近代大学者章炳麟就写道:“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文学概念有其自身的流变过程。在魏晋以前的中国,“文学”(或“文”)一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几乎等同于现在所谓的“学问”或“文献”,即文化。先秦时期,孔子讲“博学于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里的“文”泛指一切应知学问。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属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即使是被认为带有现代文学概念性质的“诗”,在当时也被赋予了一般文化含义,是从广义层面上来理解的,如在“诗以言志”、“陈诗以观民风”中,“诗”还不是我们今天理解意义上的诗,而是作为一般文化意义的存在。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的也是《诗经》使“君子”成人的社会功能。显然,诗仍被归属于历史、哲学、政治等广义文学之中,仍被要求承担一般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随着汉代辞赋的兴盛,“文学”的“文”的特殊含义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如后世对“文”的本义的追问,就是审美文学观念发展的确证。但在魏晋以前,广义文学即文化的文学观念仍居于主导地位。
在18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也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仍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艺术”。“诗”被看作源于“灵感”或“诗神凭附”。诗与演讲术密切相关,具有感染、征服或教育听众的社会功能,但与绘画等艺术却相距甚远,因为前者属神灵依附的神圣产品,后者只是人为技能的世俗物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诗如画,画似诗”观念的发展,诗与艺术才普遍地被统一在“美的艺术”名义下。但在此时,这种包括文学(诗)在内的“美的艺术”仍然没有同“理智的艺术”(哲学、历史、演讲术等)明确区分开来,即“美的艺术”仍旧是文化。也就是说,狭义文学仍没有同广义文学相分别,它们共同享有“自由艺术”这一名称。
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的文学概念都是广义的和文化的。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文学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被明确地赋予特殊的审美性质。
(二)狭义的文学
与广义文学的宽泛含义不同,狭义文学特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这种文学与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等一起被称为“美的艺术”。
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即文化)中分离出来,同时被赋予特殊审美性质,这种历史性转变,在中国大约完成于魏晋时期,在西方则完成于16世纪至18世纪。到了大约五世纪时,宋文帝建立“四学”,文学自此与“儒学”、“玄学”、“史学”正式分了家,从广义文学(文化)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地位。
狭义文学的确立,是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的特殊审美性质的突出强调密切相连的。“文”的本义为斑纹或图式,将文学称为“文”或“文章”,这本身就隐含着一种审美的文学观念。到了魏晋时期,文学的审美性质被正式确认,并且伸展开来。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到“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鲁迅先生对曹丕的话的解释是:“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把文学同“情性”、“神明”、“气韵”、“空灵”联系起来,无疑已明确认识到文学蕴涵着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再加之陆机、钟嵘、刘勰、萧统、萧绎、沈约等人的共同努力,文学的审美性质终于获得普遍和明确的认可。到晚唐司空图,宋代严羽,明代公安三袁、汤显祖和李贽,清代王夫之和叶燮,晚清王国维直至近代鲁迅那里,文学的审美性质得到了坚持和伸张。现代则有宗白华、梁宗岱、朱光潜、钱钟书等参照西方文学理论对文字的审美性质加以发挥和发展。其中,王国维和宗白华等的“意境”理论上承古代传统、下启现代审美的文学观念,影响深远。
而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开来,大约是在18世纪。从16世纪起,诗的审美性质(即“美的艺术”的性质)逐渐得到承认。到了1747年,查理斯·巴托对此做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从此,手工艺、科学都不再是“艺术”,而只有“美的艺术”才是“艺术”了。文学的审美性质被正式认可,狭义文学也终于从广义文学即文化中分离出来。可以说,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性质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同一立场: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文学具有特殊的审美性质。这一点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普遍见解。
当然,对“文学”概念的界定,我们不能笼统地仅以广义、狭义来划分,还有一些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诸子散文、史传文学、现代杂文、纪实文学或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它们既可以被归入广义文学类,又可以被纳入狭义文学类。《左传》、《史记》既属于历史学文献(广义文学),又被称为文学作品(狭义文学);鲁迅的杂文既是政论文(广义文学),又是风格化作品(狭义文学);当代纪实文学既被称为新闻作品(广义文学),又可被归入语言艺术作品(狭义文学)。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文学概念的含义并非绝对地或机械地确定不移和一成不变,而往往是发展的、开放的和复杂的,这是值得我们尤为注意的。
二、文学作品的界定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成果的标志,它使文学创作凝聚为话语体系形式。文学作品的形成不仅标明文学创作过程的结束,而且也预示着文学欣赏过程的开始。实际上,文学活动主要就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活动。
通常,凡是有组织、有意旨,又具有传达性的文字系列,都被统称为作品。但这些作品能否称为文学作品呢?什么是文学作品?它与其他非文学作品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在本节中要探讨的问题。
(一)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
文学作为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总要通过对具体语言艺术品——文学文本的创作、阅读及批评等过程进行。“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现在这个词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但是,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这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说来,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而在具体场合中,文本总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组成的整体语句,它未经读者阅读,只是一份写出来或印刷出来的语言产品,例如书本。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文本总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等。我们将这种文本称为文学文本。文学文本除了具有一般文本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文学文本指一种实际语言形态。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这里的“个体”主要指具体的个人,如作家;而“群体”则主要针对某些文本的集体作者,如远古口头文学、史诗的作者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当代城乡民谣也是出自群体之口。这种实际语言形态常常是由一系列语句组成的结合体,如一首诗、一篇散文和一部小说等;当然有时也可以是单一语句的整体,如一首正文只有一行的小诗。但无论如何,文学文本必须是实际语言形态。如果离开了这种实际语言形态,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文学文本。所以,实际语言形态成为文学文本的基本标志,因而也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标志。
第二,文学文本往往要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无论是以一系列语言结合体还是以单一语句整体的方式存在,文学文本都必须传达一种相对完整的意义,或者说,有足够的信息能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相对完整的意义。如果其意义不完整或残缺不全,则不能被称作文学文本。
第三,文学文本是被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如果它仅仅停留在作者的头脑里,而无法由任何一位读者读到并感觉到,就只是一种不确定的心理过程,而不足以成为文学文本。
总之,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在专用概念层次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着比较清楚的区别: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尚未阅读的语言形态,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也就是说,文学文本是未经读者阅读而有待于阅读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是已经被读者阅读的“文本”。一部由作者创作出来的“语言艺术品”,当其未经读者阅读时,还只是文学文本,而不是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以后,这文本才真正变成了作品。简而言之,文学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成为文学作品。
(二)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区别
在整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家始终进行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借助想象和虚构的翅膀将他个人强烈的感情活动无一遗漏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其他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作品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可从以下五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内容来看,它们虽然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学科著作采取了“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实、准确无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必须真实,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质、特征、用途必须准确,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必须可靠,一切都有具体客观的实在性。而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在人物塑造上从多人中选取典型,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从而使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第二,从形式来看,它们运用的媒介虽然都是语言,但学科著作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而文学作品的语言贵在文采飞扬。
第三,从思维方式来看,它们虽然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思维,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而文学作品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第四,从诉诸对象来看,它们虽然都有认知的价值,但学科著作诉诸读者以事实与理智,鉴赏者侧重于对科学真实和实用功能的评价,而文学作品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对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第五,从功能来看,它们虽然都有社会的价值,但学科著作主要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重在实用,而文学作品是社会感化的手段,重在审美。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认为,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不以传递特定的具体知识为目的。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可能获得科学技术专门知识或具体的科学实验、生产与工作的方法。
(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综合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我们从总体上可将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话语层面是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由于此话语系统是由作家选择以一定的语言材料,并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来创造的,所以这个系统中的“语言”,总的说来与一般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文学话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阻拒性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文学话语具有审美性,而由这种话语组成的文学作品的话语层面,便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文学话语组织是文学文本最直接、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没有这种存在方式,就不可能有文学。文学话语层面是文学文本的基本构成。
由文学话语构成的层面,还处于文学作品的表层,读者在这种文学话语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第二个层次——文学形象层面。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的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具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假定与真实相统一、个别和一般相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由于文学形象具有这样的可感性和艺术概括性,具有极富召唤力的审美特征,因而便具有了更为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它是沟通文学语言组织和文学意蕴世界的中介,因此又是更为重要的中间层次,它一方面既离不开文学话语层面,另一方面又制约着文学意蕴层面的处理。因此,文学形象层面,就成了艺术表现的中心。
文学意蕴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是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它在文本结构中属于纵深层次。由于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的特点,这就使文学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性。从总体上看,意蕴层面又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历史内容层,其次是哲学意味层,最后是审美意蕴层。当然,这只是就理想的状况而言,并不是说每一部作品都会同时具有这三个层面。有的作品可能只具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层面。我们可以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为例,诗中的意蕴单一而醇美,表现的是诗人由海棠花的香艳所引起的兴奋和他那孩童般天真的爱美的痴情。此诗虽未触及历史内容和哲学意味,但仍是好诗,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含有无尽的审美意蕴。
总之,文学作品的文本由以上三个层次构成。这三个层次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并展现了文本特有的艺术魅力。
(四)文学作品的体裁
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抒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人们对文学体裁的分类,历来有各种不同的标准,因而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既可以根据各种文学体裁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效能将它们彼此区别开来,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将文学作品划分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它们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具体可以从形象塑造、组织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来体现。
三、文学与文学作品的特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文学自然也不例外。认识和了解文学的特征,弄清它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对于我们研究和把握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的特征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所谓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具体来说,它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那么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文学,又有什么特征呢?
第一,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关于文学的形象性,我国古人有大量的论述。如陆机《文赋》:“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总结前人的众多论述可知,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美学蕴涵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涵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灌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文学的形象性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和丰富的内涵。
第二,情感性。情感性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科学的最基本的特征,中外古今有不少作家、理论家都十分注重从情感的角度来界定文学作品的特质。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了“诗言志”这一命题。对于“志”,孔颖达解释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由此可见,离开了情感性,便失去了文学本身,只有抓住情感性,才抓住了文学的基本要素。
第三,虚构性。虚构性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早就发现了这一特点,他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后来,梁代的文论家刘勰发展了这一艺术虚构的思想,提出“神与物游”的观点。他认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虚构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想象和虚构决定着文学作品的意象体系只能构成一种非现实的、假定性的世界。在艺术世界里,一切都是以虚构的、假定的条件、环境、氛围、关系以及这些假定性因素所交织成的假定性逻辑为转移的,没有艺术的假定性,也就没有文学。
(二)文学作品的特征
文学作品是作家诗人以审美化语言与艺术化结构所创造出来的,是凝聚着人类情理的与现实看似非似的一种独特的世界。文学作品的特征有:
第一,审美化的语言。文学语言其实就是审美语言,它是作家或诗人对日常生活语言的艺术化提炼,并且使之灌注自己的审美化情感。作家、诗人都是语言运用的能手,他们将日常的语言转化为审美的语言,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娴熟地处理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使作品的语言充满情感性,让读者获得审美的享受。审美化的语言又是对一般语言的错位,这种错位表现在它使日常生活语言产生一种变异感、新奇感,这也就是说审美语言给人一种违反常规语言思维但却合乎情理逻辑的新颖美妙的感觉。如郭沫若《凤凰》中的如下诗句:“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这些句子重复来重复去,颠三倒四,看似不通,但是诗人正是通过这种话语变形,让读者能更有力地感受到诗中凤凰再生后的新鲜感、自由感和喜悦感。
第二,艺术化的结构。文学作品犹如一座建筑物,有着自己的内部构造,这种内部构造就是作品的结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因作者的构思不同、表达不同而不一样。作家诗人在构思、表达自己作品的内容时,注重作品结构的艺术化,主要是以自己创作时的情感流动轨迹作为作品布局的基调,以自己创作时的审美情绪、审美感受作为作品形式的基质,赋予作品形式以审美性,这样就使得作品的结构充满情感性,从而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使人在阅读作品时被作品形式的内在审美情调所吸引。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半阕改变了句子的顺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明明是先过桥,再转弯,最后才忽然见到旧时茅店,但词人却改变了正常的叙事顺序,先写茅店,传达出词人忽见旧时茅店的一种惊喜和感叹的心情,以“忽见”结尾,再无下文,使读者读起来富有余味。
第三,情理化的内容。作品的血肉就是充满情理化的内容。作家诗人创造作品,就是要把心中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传达出来。这样,作家诗人的感受和体验就成了作品的主体内容,而作品的内容则是情理化的内容,作家诗人的作品就是对自我情感和人类共同情感的传达,对自我乃至人类的审美理想、审美理念的传达。作家诗人的情感既是其创作的动力,又是其表现的内容。作品所给予人的感染力也就在于作品内在的浓烈的情感。作家诗人以哲学般的智慧求得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沉体认,于是形成自我的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它又代表着人类的共同审美理想。作家诗人就是在作品中使自我的哲理观、人生观成为作品的表现内容,以此去影响人们的哲理意识、人生走向,求得自我与读者在作品中获得深层次的共鸣。如在《悬崖边的树》这首诗中,作者曾卓以树喻人,通过对树的描写,来倡导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一种生活,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树的审美发现。
总之,文学以及文学作品正是以其特有的创作意识、表达方式、表现内容构成了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