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作品欣赏教程
8119700000004

第4章 文学欣赏与文学作品欣赏的辨正

一、学界对文学欣赏的认识

在一些工具书中,文学欣赏又被称为文学鉴赏,专指读者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时的审美活动,是对文学形象从直接感觉、理解到产生共鸣的一种精神活动和再创造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来感受、体验文学形象,玩味文学形象的意蕴,从而获得美感享受。关于文学欣赏,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是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首推以群,他把文学欣赏归结为阅读活动中的审美活动,认为:“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文学发挥和实现其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

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读者通过文学作品这面“生活的镜子”,逐步认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发现社会,也发现自己;文学欣赏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作品的审美价值通过这一认识活动得以实现。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的观照方式,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都是从对形象的具体感知开始的,并且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达出事物的意蕴,激发读者的情感。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和革命者鲜明生动的形象,深刻了解过去革命斗争历史;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时,能够从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坚强的革命战士形象中获得巨大的教育、鼓舞;在欣赏《飘》时,会在深深震撼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历史的同时,更佩服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应,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一种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结伴而行

吴俊忠在他的《文学鉴赏论》中说:“文学鉴赏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审美活动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活动的协调统一,是欣赏和批评的综合。”。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蕴进行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中认识。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光有形象的认识是很不够的。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认识还停留在片段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阶段时,他们对作品的内容不可能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段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想象的补充和丰富,使之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也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之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来大多注释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不同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不符合陶渊明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渊明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它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

高尔基说:“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的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产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

如果说作家的创作是“一度创造”,那么,文学欣赏则可被视为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二度创造”,即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总的说来,表现为欣赏者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基础,带着被艺术形象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蕴涵于形象之中的深层内容,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的活动。联想在欣赏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欣赏者通过联想,可以把作品中分散、跳跃、流动的形象组织起来,以建立形象间的有机联系;欣赏者还可以通过联想,把作品中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与自己的切身体验结合起来,使作品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充实。高尔基在阅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时,联想到自己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并两相比较,从而丰富了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的形象。想象是大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又可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巴尔扎克说,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发展。这正说明了想象在意义理解中的不可或缺性。如读者在品读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时,只有运用想象,才能触摸到“玉鉴琼田”中荡漾着一叶“扁舟”的一片洁净的世界、迷人的夜色。不过,欣赏活动中的想象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以作品所提供的基本形态为依据。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都是“哈姆雷特”,都是从哈姆雷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出发,而不是从浮士德或聂赫留多夫的形象出发,更不能把他变成奥赛罗或别的什么人物。

二、文学作品欣赏与文学欣赏的辨正

虽然学界对文学欣赏的认识在角度上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但从具体的文学欣赏实践来看,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文学欣赏过于理论化,偏重于对规律、特点的理论归纳,远离了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不自觉地把具体的文学欣赏活动纳入文学理论体系中,而忽视了欣赏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真正的文学欣赏,应是一种对具体文学作品赏析的回归。这就要求欣赏者能从语言感受、结构把握、意味领会这几个方面来鉴赏作品。

文学欣赏始于对作品的媒介物的感受。文学作品由语言构成,语言在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如韦勒克所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铜和石头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文学离开了语言就不会存在,因此,只有首先面对这些语言性文本,才能最终理解和欣赏它。读者通过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进而感受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蕴涵。尤金·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主要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绝、无法沟通的状态。这种具有存在主义哲学倾向的人生认识,作者是通过分为11个部分的剧本语言和4个人物的对话语言来表现的。这充分说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首先只有借助于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因此,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作家思想的载体与情感的生动流露,识文断字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对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来说,再好的文学作品也只能是一堆废纸。一个合格的读者,不单要认识文字,还要掌握语法规则,具有语言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一个没有熟练地掌握英语的中国人,不可能真正领会莎士比亚、狄更斯英文原著的意蕴。一个不懂古代汉语词义与语法的现代人,阅读不加注解的《诗经》也会是一件麻烦事。一个在北方方言区长大的文化人看《海上花列传》,只会被吴语方言的人物对话弄得一头雾水。因此,识字是阅读的首要前提。阅读文学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语义知识、语法规则、语用习惯,具备较丰富的语言经验。这些要素,构成了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欣赏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才能从语言感受层面对作品进行正确的解读,寻得美感的享受。

结构是由作品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是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之一。欣赏文学作品,重在把握作品结构。“召唤结构”是由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瑟尔首先提出的,它泛指文学作品的潜在结构与图示化的框架,包括内容和形式等诸方面。伊瑟尔认为,“召唤结构”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真正称得上有意义的文本都是具有未定性的,是一个开放的、有着丰富“意义空白”的框架,中间有许多“空白”,而这些“意义空白”往往激发读者的理解力,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通过主观想象和补充来完成作品的创作。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是一座桥梁,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中介,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审美互补关系。作品往往都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学会将作品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和体会。由于具有“召唤结构”,作品存在的空白点是待定的,它召唤着读者以心理想象填充文本空白的形式,与作品进行交流与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是以双方的平等为前提的,双方以对称的形式传达各自的思想,并通过相互提问和印证的方式交谈,从而实现情感与思想的真正解放和敞开。文学作品作为作家思想的载体,必然深深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因此,文学欣赏者在面对这种文化复合物时,作为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正如鲁迅所说的:“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遍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虽然文学作品也起着传播文化知识与思想的作用,但它却不是分门别类的人文学科的初级读物或教科书。这就对欣赏者的人文素质有了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欣赏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神话、宗教知识,历史、政治知识,哲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这也是对欣赏者自身素养的基础要求。只有具备了较丰富的人生经验、文化底蕴和思想修养,才能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如果说语言感受、结构把握还只是文学欣赏的直接心理效应,还只是感性的结果的话,那么,对作品意义的判断,就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所谓判断,是对作品意义的确认及其价值的判定。一旦欣赏者从审美感受状态中走出,恢复理性,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种判断。我们不妨以《天净沙·秋思》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带来了凄凉痛苦与悲哀的思绪,使欣赏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我们可以知道,是孤独的痛苦使作者断肠。孤独是因为无人理解自己而引发的感受,是无法解脱的痛苦。孤独并非不与人交流,而是对人生的感悟,即便身处人海也仿若独在大漠。孤独是一种伟大而悲伤的感受,是生命高度的象征,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孤独,越伟大的人越深切地感受到孤独。浅薄的人不会孤独,只会无聊;空虚的人不会孤独,只会寂寞;只有对生命有着深切感悟的人才会孤独。孤独是现实痛苦酿造的人生美酒,是以现实人生的痛苦为代价换来的对生命的感悟。由此可知,在对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中,欣赏者用一种社会历史的眼光和美学的分析方法,调动相关的理论和文化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公允的认识评价;同时,通过对自己取得的感性经验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究,情与理统一,以获得对文学作品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文学欣赏提供新的蕴藉。

文学作品欣赏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是因为它的对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生活本身,而是作家创造出来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体系,里边不仅包含艺术形象自身巨大的思想和艺术的内蕴,而且也包含着作家艺术创造的心血,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感情、认识、评价。读者在阅读中必须调动自己全部生活知识的积累,投入心理的全部机制,才能真正进入和实现文学的欣赏。

文学作品欣赏这一特殊认识活动,既有对作品内容从感性到理性的把握,又有对作品艺术美从感知到情感的反应。这一精神活动的进行,一方面在于作品自身存在可供人们鉴赏的客观美,一方面又受阅读主体种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与距离,既动情会心,又保持理智和客观;既不排斥直觉,又注重反省和反思;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总之,欣赏者应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审美的目的既是自发的、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功用的。

三、普通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们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学作为人类审美情感的表现,它的产生,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学欣赏属于文化生活,人们对文学的需要本质上是为了获得一种高质量的审美的精神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大,文学为人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真实地再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使欣赏者在文学的殿堂里,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文学作品欣赏的类型,从实践来看,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以“欣赏”为主的鉴赏;一种是以“批评”为主的鉴赏,还有一种是“欣赏”、“批评”融合并重的鉴赏。普通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更多的倾向于第一种。

普通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全凭直觉,没有任何成见,注重的是情感与物的交流,其欣赏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得生活真理,还在于获得审美享受。无论接受者是否意识到,精神享受都是他潜在的、首要的阅读动机。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品,人们阅读它,是为了精神上的放松、休息、调节与平衡,是为了获得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与功利目的的快感和愉悦。日常生活的快感要受到个人境遇及物质条件的限制,往往是难以持久和不可重复的。文学阅读的快感则不同,接受者只要有空暇时间,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能令他愉悦的阅读对象,就可以反复阅读、再三体验、久久回味,将快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这种快感是个人自控与主动期待的。此外,通过文学阅读体验到的快感,不是来自于某一单一的低级感官(如触觉、味觉、嗅觉等)的快感,也不同于视觉和听觉等高级感官的一般快感,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以文学形象为媒体的综合性快感。它不仅调动人的各种感官的感受功能,而且使心理结构的各个层次(如欲望、情感、想象、理解等)也参与其内。多重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接受者从文学欣赏中体验到的愉悦感比从日常生活中所获的愉悦感更普遍更强烈。这也是人们不满足于日常快感经验而喜读文学作品的原因。恩格斯曾经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这就是文学的娱乐功能与消遣作用。它使读者消除生活和工作中的紧张和疲劳,暂时忘却现实的束缚与种种烦扰,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去。

文学欣赏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欣赏者会依据自己的情感需要与文学作品的感染程度,产生种种情感变化与反应,其主要方式就是宣泄与补偿。宣泄是指欣赏者某种被压抑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渠道得到排遣与疏导,从而获得心理的平衡和愉悦。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会因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利害关系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功利性欲望。这些欲望不可能得到现实的全部满足,有的被放弃和遗忘了,有的却潜存下来,形成某种情感压抑。这种受压抑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心理能量,当它逐渐淤积而找不到出路时,就会引发心态的失衡与变异。文学作品的“煽情”与感染作用,使欣赏者感同身受,某种被压抑的情感在重复激发中得到宣泄,从而减轻了欣赏者的内心压力。悲剧因为唤起人的不幸感和同情之泪而冲淡欣赏者的内心痛苦。生活中的受挫者通过吟诵前人忧郁、感伤的诗句来排遣自我情感,都是这方面的例证。所谓补偿,是指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替代性的满足。人的情感体验是有限的,而情感需求却是多方面的。当欣赏者在现实中感到情感贫乏或需求受阻时,文学作品能够使他得到假想的满足和欲望的达成。西方学者的阅读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女读者之所以爱读罗曼司,是因为罗曼司使她们能够暂时地摆脱为人妻为人母的琐碎事务,罗曼司还为这些家庭主妇们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机会。她们从罗曼司中得到的是希望、安慰和知识。”文学的补偿作用既使人暂时满足,又使人长久地不满足,但它开阔了欣赏者的情感世界,使他体验到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情感。

情感的宣泄与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也就是说,欣赏者的自然情感、生活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合二为一,上升为一种艺术情感。这意味着对现实情感的解脱或超脱,同时又使现实情感得到净化、丰富与提高。文学对欣赏者情感体验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证明它具有情感功能。

休闲,是文学欣赏的另一种功能,它既与艺术活动的特性有关,又是读者欣赏的需要。普通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仅仅为一种对美的寻求,这是自我休闲方式的一种体现,促使他进入欣赏过程的是其自身的审美需要。欣赏者在鉴赏作品时,既享受到美的快感,又创造了美的世界,他借助美感来调节身心,祛除疲劳,丰富生活,增长信心,借助美感提升自己,充实人生。总而言之,欣赏者希望通过鉴赏,充分获得美感享受。因此,寻求和享受美感是欣赏者唯一的需要,在这里不会有政治的、道德的和其他功利的因素,鉴赏活动将不受那些非审美因素的打搅。

文学欣赏的主观差异性,决定着欣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欣赏个体间的多样性。由于欣赏个体生活经历不同,思想观点不同,文化艺术修养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性格特征不同,必然导致欣赏者艺术趣味、爱好的不同。不同的艺术水平会形成不同的欣赏层次,即使同是欣赏能力较高的人,有人喜欢悲剧,有人喜欢喜剧,有人追求豪放的风格,有人倾心于婉约的韵致。这种特定性格对特定风格的艺术敏感,形成了个人特有的艺术趣味和偏爱。读者性格特征的千差万别,使得欣赏趣味也丰富多彩。这种欣赏趣味的多样性,恰与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相照应。其二是,欣赏个体内部需要的多样性。读者的生活经历也是复杂多变的,生活境遇不同,审美心境不同,欣赏的需求也不同。轻松时与紧张时不同,高兴时与忧愁时也不同,即使在正常的条件下,一个人的需要也是多样的。只有能欣赏各种不同艺术风格、不同流派的读者,才是高水平的鉴赏家。欣赏趣味的多样性,反映了读者思想性格的多样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既对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多样的风格提供了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