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8121200000010

第10章 英法争霸与日不落帝国海洋霸权

在十七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联法反荷取得重大成功,在三次英荷大战之后,迫使荷兰接受了新的《航海条例》,彻底削弱了荷兰。海上贸易帝国以及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从荷兰转变为英国。与此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纺织工业方面,并成立了一些专营海外贸易的特权公司。

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作为反哈布斯堡的盟主收获颇丰,收获了大量领土,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大陆第一强权,为称霸欧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世纪初,法国在海外殖民地方面的成就不亚于英国,在印度占据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北美除了不断加强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面积庞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客观上阻止了英国移民向美洲西部扩张。

在欧洲本土,路易十四坚持开疆拓土不遗余力,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向东部扩张,同时觊觎西班牙的王位和殖民地。不但如此,路易十四修建了华丽的凡尔赛宫,为欧洲确立了礼仪和时尚,法语成为欧洲贵族以及外交语言,一时之间法国成为欧洲之主,也成为欧洲强国的众矢之的。

法国在十七世纪的强大,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黎塞留和柯尔贝尔两位贤臣。

红衣主教黎塞留一生的使命,就是对内加强法国的中央集权和绝对王权,对外提高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前者通过镇压国内封建势力以及新教胡格诺派实现,后者在漫长的三十年战争中大放光彩。

黎塞留临死之前,为法国留下了政治遗嘱,可惜并没有被好大喜功的路易十四所重视和遵行,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走了西班牙的老路。

柯尔贝尔是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杰出代表,这种充满民族主义的经济观点由于受到亚当·斯密的批判而声名狼藉,一度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经济观点。为了入侵荷兰,法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柯尔贝尔居功至伟。在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海军在规模和质量上甚至超过了英国海军。可惜他一手建立的庞大舰队,毁在了路易十四盲目的征服政策上。

由此,英法这两个兵强马壮的欧洲民族君主国在十八世纪初期左右形成对峙局面。十八世纪的欧洲主旋律就是英法争霸,第二次百年战争的格局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不过战事并非在法国本土展开,而是蔓延到欧洲乃至全球。

当时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以及所属殖民地已经陷入疯狂,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连续爆发了四场英法对立的战争,分别为: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9~1697)、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以及七年战争(1756~1763),之后英国和法国又在美洲展开激烈较量,法国不计代价帮助美国独立,最终财政破产使得法国成为欧洲革命的策源地。

在此之前,法国在1667-1668年发动针对西班牙的“遗产战争”,要求占领西属尼德兰;之后又联合英国发动针对荷兰的法荷战争,基本占领了西属尼德兰大部;法国欲壑难填,路易十四时期还成立了一个“属地收复裁决院”,专门研究所谓“自古以来”的曾经割让给法国的领土,试图找出兼并土地的法理依据,当然路易也毫不介意没有理由地入侵别的地区,尤其是东部。法国成了欧洲最勤奋的领土收集者。

面对法国过于难看的吃相,担惊受怕的荷兰、西班牙、瑞典、奥地利以及意大利和德意志的一些小公国在1686年成立“奥格斯堡联盟”,试图寻求集体安全。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赶走了笃信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入主英国,英国也加入联盟,并成为事实上的反法盟主。

1689年,英法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爆发了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法国人的想法是先击败东面的奥地利,然后对付西面的强国。不过法国人的老朋友土耳其人已经很不得力,他们在1683年最后一次冲到维也纳城墙之下,就再也无法推进到那么远了。法国的速决战略无法成功,大规模的陆地会战也没有发生。漫长无聊的战争让大家都感觉到精疲力竭,最后以法国放弃部分到手的地盘换取了和平。

法国之所以轻易偃旗息鼓,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因为路易判断,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身体有恙、时日无多且身后无嗣,从而觊觎西班牙的王位。但是路易的孙子仅仅是三个西班牙王位候选人当中的一个,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和巴伐利亚选帝侯也对西班牙王位虎视眈眈。

1698年,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英法订立密约,约定由巴伐利亚选帝侯之子约瑟夫·费迪南德继承西班牙王位,米兰划给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法国则得到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但问题是西班牙人却不喜欢这个瓜分方案。可惜的是没等到方案落实,这位倒霉的候选人居然熬不过体质羸弱的查理二世,第二年就先走一步了。无可奈何的英法再度密约,由奥地利的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王位,法国还是接管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并得到洛林;米兰则补偿给失去领地的洛林公爵。

但是西班牙依然并不接受这个分裂方案,他们心中的第一选择是路易,而不是奥地利人;西班牙人认为法国的路易更能维护西班牙的统一。查理二世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路易的孙子安茹公爵,但是规定安茹公爵不能继承法国王位,法国和西班牙不得合并,而且如果路易不接受西班牙的方案,那么西班牙王位就应该传给查理大公。

这时就造成了一个两难。对于法国来说,如果接受西班牙方案,那么意味着违背先前的密约;如果不接受,一旦奥地利人继承西班牙国王,则无非是上世纪哈布斯堡王朝三面包围法国的被动局面再现,历代法王打破哈布斯堡王朝包围圈的努力必将付诸流水,就连黎塞留的政治遗产也守不住了。

而对于英国来说,如果法国人继承了西班牙王位,那么波旁王朝独霸欧洲必将势不可挡,欧洲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制约法国了。而且法国人可不是完全没有商业竞争能力的西班牙人,一旦法国人吞并西班牙,英国在地中海地区以及美洲的西属殖民地的商业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

如此无解的问题意味着战争将会因为查理二世的去世而爆发。

1700年11月查理二世逝世,隔年路易安排安茹公爵前往马德里继位,称菲利普五世。路易十四死猪不怕开水烫,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索性把事儿做绝,宣称菲利普五世有权继承法国王位,这意味着法国和西班牙将会在未来合并,这是其他欧洲国家最为担心的事情。1701年,路易进攻西属尼德兰,占领米兰,跟奥地利发生冲突,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不宣而战。

法国的主要对手其实是英国。但是路易十四一点儿也不知道如何抚慰英国破碎的心,反而如先前所预言的那样,他攻占了荷兰—尼德兰边界的要塞,禁止英国在美洲从事贸易。英国不但反对安茹公爵继承西班牙王位,更反对法国全面遏制英国的海外贸易。为了改变法国的称霸企图,英国决定不惜一战。

法国如此强大,法王如此轻佻,唯一的结果就是1701年秋天,消失了没几年的反法“大联盟”再次形成。反法国家之间签署的条约内容,基本跟战争结果一致。套路还是老一套,就是有钱的英国和荷兰提供军费雇佣大陆国家的士兵跟法国人作战。

在反法国家准备联合起来斗地主的时候,饶有兴致的路易还拜访了流亡法国的还差一口气就要去见上帝的詹姆士二世,宣称承认他的儿子詹姆士三世继承英国国王(路易实际上又违背了自己允诺过的事情),接着又禁止英国货进入法国。

英国人立即展开报复,一方面通过款额巨大的战争补助金法案为参战的外国军队提供军饷,另一方面重建不久之前解散的大部分陆军以及加强海军。1702年5月,英国和荷兰正式向法国和西班牙宣战。

不可否认,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主要的决定性的战斗,都发生在欧洲大陆,而不是在海上。欧洲继古斯塔夫二世之后,又诞生了一位以大范围的机动作战和强烈的进攻精神而改变战争模式的名将:马尔巴勒公爵(瑞典的查理十二的进攻精神虽不遑多让,但是缺乏马尔巴勒公爵的精明和算计)。1704年8月,马尔巴勒公爵率领英奥联军在布伦海姆会战中大败法军,打破了当时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役之后路易十四顿失雄心壮志,一心一意只想谋求一个尽可能体面的和平。

当然,法国国内困难的财政形势是路易急于结束战争的重要原因。为了打仗,大家都要借钱,都要发行公债,但是同样的钱,由于法国混乱的财政制度,以及低下的金融信誉,它必须付出英国人两倍的利息。高昂的战争费用造成法国百业凋敝,国弱民穷,简直就是一场国家灾难;但是对于英国来说,通过不引人注目的间接税,以及稳定的公债制度,它完全可以负担高额军费。“最后,国家支出的猛烈增长,特别是海军订货造成的对生铁、木材、布匹和其他物资的巨大而持续的需求,造成一个‘反馈环’,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刺激了技术上一系列突破。这又使英国增加了一项对法国的优势。”(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第一版P77)。

英国在威廉三世入主之后,开始为近代社会的形成立下了尺度。英国建立了一整套近代财政管理制度,每年有财政部门编制财政预算,明确经费的来源和用途,专款专用;一旦预算通过议会审阅批准,国王无权干涉和挪用。

与此同时,作为战争的一项临时性措施,英格兰银行的出现也是当时世界金融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使得英国政府在公债管理的制度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此英国的战争优势急剧放大。

在这一历史时期,海上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规模会战,但是英国海军并非无所事事。1704年8月4日,英荷舰队在海军上将鲁克的指挥下乘西班牙守军祈祷之际偷袭直布罗陀,经过短促的战斗,西班牙守军放弃抵抗,英荷舰队占领了直布罗陀这个战略要地。这本是鲁克无心插柳之作,却成为英国在这次战争中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战果。同时也说明,西班牙帝国已经沦落到连本地要塞都保不住的境地。

英荷联合舰队对法国和西班牙海岸进行封锁,导致法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额严重下滑。战前威风凛凛的法国舰队在享受完初期的优势以后,却由于法国将太多的资源投入到陆地战争之中,而丧失了维护保养以及进一步建设的能力。随着法国在海军投资方面的减缓,法军舰队频频受挫于实力不断增强的英荷联合舰队,英国人开始染指地中海。

当西班牙沦为战场,联军攻入法国本土,荷兰为了守住边界苦苦挣扎的时候,而英国则在海军的保卫下享受着和平和发展,要知道英国一贯如此,国内和平的红利(这点即使对于非常强大的大陆国家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也无非是为了保证这一点,但是英国作为岛国,却成本低廉地维持了长时间的安定)以及海外贸易的收获足以抵消高额战争成本的负担,况且英国非常善于在必要的时候尽快摆脱大陆战场的义务,即使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

不能将英国的整体优势仅仅归功于英国的海军以及海权优势,更在于英国有意愿、有能力主导欧洲大国政治的走向。但是英国的战略绝非追求绝对的优势,因为欧洲大陆的均势就完全符合英国的利益,这也是英国优越于大陆国家的重要因素。

在欧洲西部的战争越来越不利于法国的时候,俄国却在北方战场击败了瑞典,遂有称霸波罗的海之势,英国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过于削弱法国,则对新生的俄国缺乏必要的平衡。所以在西班牙王位战争后期,英国开始消极作战;再加上奥地利的查理大公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英国不希望他再度戴上西班牙国王的王冠。

参战各方打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大家只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1713年和1714年,通过漫长的谈判,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参战各方分两次签署了《乌特勒支条约》。大陆国家之间的主要利益,无非涉及到几块地盘的归属,很难说有重大的意义。而对于英国来说,《乌得勒支条约》中英国得到了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和梅诺卡,法国在北美的哈德逊湾、纽芬兰和圣劳伦斯河以北的阿卡迪尔;前者使得英国开始掌控地中海海权,后者意味着法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终将彻底走人。同时英国还迫使法国放弃了敦刻尔克港以及对詹姆士三世的承认,前者是法国私掠船队的重要基地,后者意味着英国政治的稳定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证,因为在英国国内依然存在投机詹姆士三世的政治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还和西班牙签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条约,英国获得了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利权。这个商业成就对于英国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它使得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为英国带来了滚滚白银,使得英国有大量的白银购买产自中国的茶叶,从而进入了东方核心贸易圈。

我们知道荷兰人在1595年就绕过了非洲,1610年就将茶叶运送回欧洲进行贸易,领先英国人半个多世纪,而茶叶作为一种消费习惯,很快在英国流行起来,消费量极大。荷兰拥有充足的来自西班牙的白银,以及得自日本贸易的白银,所以才能垄断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英国即使有雄心壮志,但是如果缺乏资本是很难跟荷兰进行竞争的。随着英国获取贵金属能力的增强(西班牙的白银和葡萄牙的黄金),英国开始涉足东西方贸易。随着作战能力和金融资本最强的英国人来到东方,由此深刻地改变了东方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近代史,这个伟大的帝国已经享受和平和繁荣超过一个世纪了。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法国吸取了教训,采取不少主动的措施,如在贸易方面对英国和荷兰进行让步,堵塞了用来替代敦刻尔克港的马迪克港,并保证菲利普五世不能继承法国王位,将詹姆士三世赶出法国,刻意维持英国的友好。

与此同时,法国利用英法关系的改善,加紧在欧洲大陆进行扩张,力图重振雄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二十年,又爆发了一场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战争结束之后,法国和西班牙形成“王族同盟”,法国开始支持西班牙夺回直布罗陀,由此英法关系又被严重损害了。英国认清了欧洲的形势,又将主要斗争对象对准了法国。

进入四十年代,正在迅速崛起的普鲁士一直为险恶的地理困境忧心忡忡,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刚刚登基的腓特烈二世急于对外扩张,这时候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正好爆发,腓特烈抓住时机,利用这个问题挑起战争。1740年12月,普鲁士入侵西里西亚,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战争形势是普鲁士、法国和巴伐利亚针对奥地利、俄国和英国。

英国的参战目的是为了削弱法国,但是大陆均势并未遭到严重破坏,使得英国对于陆地上的斗争兴趣不大,更致力于海上以及殖民地方面的战斗。英法这一时期在北美和印度次大陆爆发的冲突,是在为不久之后的七年战争酝酿着风暴。

战争以普鲁士占领西里西亚而结束,回到柏林的腓特烈二世自称腓特烈大帝。占有富裕的西里西亚让普鲁士如虎添翼,难得的和平时光使得腓特烈二世有时间整军备武,因为他将挑战更加逆天的战争神话。

七年战争是十八世纪英法争霸的总决战。战争之前,十八世纪的欧洲演绎着无比复杂的均势,今天已经成为外交政治领域的经典案例。奥地利认为朝气蓬勃、霸气外露的普鲁士已经成为最大的威胁,为了打败普鲁士夺回西里西亚,奥地利必须改变对法国长期以来的敌对态度,即使放弃传统的英奥关系也在所不惜。

奥地利的选择,让英国在十八世纪多次王位继承战争中的传统大陆结盟政策受到严重破坏。对于英国来说,这意味着必须重起炉灶,但是如果缺乏时间的磨合,英国和新近盟友很难建立牢固的共同利益,这就造成了很多现实的困难。

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英法在殖民地其实早已经处于不宣而战的激烈斗争中),英国必须寻找新的大陆代理人,以牵制法国人的精力。英国的主要结盟目标是俄国,其次是普鲁士,试图打造一个包含俄国和普鲁士在内的新的大陆联盟。但是问题在于,俄国却将自己的目标始终坚定地对准普鲁士,但是英国人却试图拉拢普鲁士,由此造成的分歧使得英国和俄国的补助金协定在最后关头失败了。

普鲁士如此重视与英国的关系,所追求的并非英普联盟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英俄联盟关系间接改善普俄关系,保障普鲁士的安全,避免多线作战。但是随着英俄关系在最后关头破裂、俄国彻底倒向法奥,腓特烈二世发现,他在未来将不得不面对法国、奥地利和俄国的联合进攻,如此庞大的阵容仅仅用来对付一个小国,是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普鲁士的盟友,只有远在天边时时刻刻打着小算盘的英国,以及近在眼前的弱小的汉诺威。

普鲁士摆脱被动局面的唯一办法,只有先下手为强,先打败奥地利,然后利用内线作战的机动优势,再回头对付俄国和法国。1756年8月28日,普鲁士进攻萨克森,七年战争正式爆发。普鲁士果断的战争行为打破了英国人保守的战略设想,因为英国人一开始也没有想到普鲁士的战斗力会如此强悍。

1757年11月和12月,普鲁士分别取得了罗斯巴赫会战以及鲁腾会战的辉煌胜利,这是腓特烈二世的斜行战斗序列的彻底成功,也是普鲁士军队长期艰苦操练的结果,腓特烈由此成为欧洲一代名将,他是古斯塔夫二世、马尔巴勒公爵战争艺术的继承人,其突破创新又为拿破仑的横空出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普鲁士用战争胜利打开了英国人捂得紧紧的钱袋,英镑补助金成倍增加。普鲁士从中欧的一个小国,炫目地成长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

英国还是老办法,只向大陆派遣了少量地面部队,主要的战略是在老奸巨猾的老皮特的率领下,出钱赞助腓特烈开战(普鲁士几乎跟周边所有强国开战,这就是普鲁士乃至未来的德国的宿命),然后利用自己的海权,肆意收割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重点是解决了北美特别是印度的归属问题。

当我审视英法在北美进行生死斗争的时候,一方面日趋成熟的西方战争艺术的确值得赞叹,作战手段丰富,战术纪律严明,又不乏主动的创造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当然也为了个人成就和财富,英勇的将士贡献着自己的才华,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当英国的红衫军在亚伯拉罕平原会战中,以十分钟近距离密集排枪射击结束战斗的时候,我的心头感到异常的沉重,因为再过大半个世纪,这支强悍的近代军队就会在东亚的海岸登陆,近代军队的战斗力让中国的封建军队感到绝望。

欧洲大陆强国一如既往地被牵涉在陆地战场,结果发生在海上以及殖民地的战斗让那些爆发在欧洲本土的大型的陆地会战都变得不重要了,决定性的战争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北美和印度。

法国丧失了位于北美的全部殖民地,而在印度则仅仅得以保留了五个商业性据点,但是不能武装。从此,英语,而不是法语,成为了世界语言。

真正让人无法理解困难而且感觉遗憾的是法国。其实不必等到七年战争结束,之前的历次欧洲战争都可以证明,一旦法国(包括之前的西班牙)参加欧洲的大规模战争,它的海外殖民地必然受到英国人的骚扰(其实在西班牙称雄的时代,法国也担当过英国人的角色),获利丰厚的海外贸易就会停滞,而一旦丧失来自本土的有力支持,辛辛苦苦开拓的殖民地和相关贸易必将丢失。

我并不认为以路易十四为代表的法国人,看不到海洋的真正价值,否则法国根本没有本钱跟英国展开全球争夺。但是法国作为一个欧洲大陆国家,却不得不对国家安全事业倾注更多的精力,因为如果连这点都无法实现,那么相对遥远的殖民地和贸易根本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际上西班牙帝国衰弱之后德意志统一之前,法国虽然缺乏类似西班牙的天然疆界,但是依靠法国强大的陆军以及有效的战略结盟,很少有国家能够强大到攻入法国本土(几次例外不过是法国盲目扩张、胡作非为的结果)。法国在这个时候,按理说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可靠的海军基地。

但是本土安全的顾虑严重影响了法国在殖民地事业上的拓展。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均极为有限,除了俄国之外,几乎都是单一中心的国家,首都沦陷即为国家灭亡。对于法国来说,一旦巴黎沦陷,一切都失去意义了。坚持认为法国在战略上短视愚蠢,那是占据地理优势的海权国家得了便宜卖乖。

当然法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国王和大臣认为欧洲那些零零碎碎的土地,比面积庞大、资源丰富的殖民地更有价值。这点也不足为奇,英国也曾为了欧洲的领地(包括十八世纪的汉诺威)而忧心忡忡。

追求战略上的绝对安全,几乎是所有大国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我们要理解,安全都是相对的,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一旦某个国家实现了绝对安全,那么周边国家就会感到绝对的不安全,这意味着漫长的冲突和沉重的代价。盲目追求空泛的“绝对安全”的目标,最终的结果就是因为成本过于高昂而导致战争的失败,或者内部统治的瓦解。近代以来,英国从来没有尝试直接统治欧洲,但是它一直在阻止个别国家将这种野心转化为现实。

一个谋求欧洲霸权的国家,必然会跟英国产生矛盾,英国所谋求的仅仅只是维持均势,如此就非常符合英国利益;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却是要打破均势,寻求绝对优势才能让自己感觉安全或者满意。很显然,英国的战争目的是有限的,目标小而容易达到;欧洲国家的战争目的是无限的,目标过大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拼凑一个对抗性大陆联盟,在王朝竞争或者宗教矛盾极为强烈的欧洲环境之下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是相反,要击败有英国在背后支持的联盟,对于一个欧洲国家来说,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英国在十七世纪之后已经壮大起来了,它绝不会坐视欧洲有哪个国家得以安然做大。

法国,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参加欧洲战争,以至于在北美和印度丧失了宝贵的机会。英国则紧紧抓住了法国的短视,在七年战争中,老皮特提出了著名的“在德意志征服美洲”的战略,让我们突然感觉到,早在十八世纪,地球已经变得如此之小,真正的全球战略已经出现了。

法国的确取代了西班牙在欧洲大陆的大国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西班牙的命运,真正取代西班牙“日不落帝国”宝座的国家却是海上的英国。

从此以后,全世界在政治问题上已经没有新的戏码了。未来的拿破仑战争、一战和二战无非是类似桥段的翻拍之作。我认为一战和二战中即使没有美国,英国一样可以收拾德国。因为从历史来看,所有和英国争夺霸权的欧洲挑战者都失败了,而最终取代英国海洋和金融霸权地位,瓦解英国殖民地体系的国家则是英国背后的美国。正是因为出现了美国,英国的财政储备枯竭,帝国的动员能力丧失,导致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狼狈不堪,最后黯然从世界霸主的宝座跌落下来。

美国之于英国,仿佛英国之于荷兰。英国玩弄了欧洲大陆几百年,最后美国把欧洲一块儿给玩了。

对于英国来说,七年战争为英国完全控制印度提供了前提。从此印度成为英国征战第三世界的基地,同时为英国带来了滚滚财源,才使得英国有资本进行工业革命。事后研究,英国从印度获取的利润,几乎等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投资。英国是在印度坐上了世界霸权的宝座。英国的财政也发生了巨大的困难,但是当英国试图将这种压力转嫁给北美殖民地的时候,却引发了北美的革命。

对于法国来说,七年战争之后,法国事实上已经是民穷财尽,几乎沦为欧洲的二等国家。但是为了报复英国,法国再次插手美洲事务,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其行为已经到了不计后果不计代价的地步,由此造成的深刻的民族危机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幸运的是革命又给了法国以新的希望和全新的组织方式,法国很快重新站立起来,英法之间又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哪怕是最后一次。

七年战争对于全世界落后地区的人民来说,则是一场严重的灾难。

现在的中国历史经常抨击中国近代“以夷制夷”的策略,认为这个战略太消极,太被动,太无奈,太没有面子。实际上,在东西方差距极大的情况下,“以夷制夷”不失为一个争取时间的手段。真正的困难,往往发生在中国单独面对一个“夷”的时候,制无可制,那才是真正的束手无策。所以很好理解,第三世界真正的机会,也正在于欧洲自杀性的大规模战争。

对于北美英国移民而言,他们是相对幸运的,作为竞争对手的法国人被英国人赶走,而独霸北美之后作为压迫者的英国统治者,又在后来的欧洲人的集体反对下被赶走。最倒霉的就是土著印第安人,他们甚至连在殖民时代被利用的价值都彻底丧失了,结果痛遭屠戮。

而对于可怜的印度人民而言,随着法国人的败退,他们连在两强相争的夹缝中生存的机会也没有了。印度人的命运,也随着英国人的独霸一方而变得更加恶劣。

对于中国人来说,七年战争演变为历史灾难,或许还要等待大半个世纪。得到印度次大陆作为前进基地的英国人,已经注定会将战争延伸到已经并不遥远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