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14

第14章 考语文与读语文

晚上下班,就去班上辅导学生学习。临考前的下班,是按节来排的。一个晚上有三节课,各一小时。我排在第二节,刚把练习发下去,许多同学还在忙前一节的活,来不及收摊。我就顺带说了一声:读语文。这时一位同学便冒出一句:大家支持语文。大家接着就做语文的题目。

我或前或后,走走看看,也算是巡视吧,却发现有的同学还在翻《读者》。要在平时,我是不说什么的。因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也像其他教师一样反对学生看课外书,那就太过于功利了。但因为是考试前,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王小波的书里有一句调侃的话,就是这时候扔一本习题集给他做。此种调侃,多有反讽之义。但做题之事,也可一分为二。那就是数理化的科目,做题不可少,至于语文,却不能靠做题。且做题越多,越有可能消解那点情趣,或者说语文味儿。但考试又得对付一份试卷,一份试卷无非是若干道题,那么相宜的做法就是对着题型来练。会做题,才会考试。这道理不难明白,但翻看《读者》之类的学生显然是不无性情的,所以哪怕是火烧眉毛的考试就要到了,他还在看杂志。回想当初自己也正是对课外书有兴趣,才选择了中文专业,并成了语文教师。这位同学的选择,表明他是有些语文兴趣的,以后说不定会一直都有此种兴趣,这才是语文的常道。但眼下却觉得不该完全放任,就说:要看就看吧,不过还可收集一些作文素材,作文可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

考语文与读语文不完全是一回事儿,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致之处,那就只有期待题目的设计更合理一些。大体上说就是以考语篇为主,而不是那些人为设计的语言碎片。出题所依据的单位是语篇,可着重其语境。而碎片式的句子,在语境感上是不足的。换言之先要有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再用所设题目来强化训练。

至于语篇之下,可包容较多的题目。比如一篇现代文阅读,字数不少,所出的题目才两三道题,给人的感觉是分量不相称。其实大可出至五六题。且题目的分布,应当涵盖不同的能力层次。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及表达运用等,对应这些能力,都应当有题目设计。这样,题目才能与能力点对应起来。至于文言文中,其字句理解、筛选信息、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等,虽同现代文一样,但可降低一些要求。这是考虑到还要过文言文的语言关,因而能力层级的表述可比现代文的简略一些。

依据语篇来出题,虽说所选篇章是课外的,但对课内或教材可有所呼应,包括诗文名句、文学文化常识及一些文本内涵的关联。比如诗文名句的默写不见得都是给上句填下句或给下句填上句,也可结合古诗文的鉴赏来考。

再如题目中有设比较项的,就可参照教材,而不宜用陌生的文本。因陌生的文本,往往无从比较。各层次的题目,能够涉及教材的,不妨有所回顾,这对教材自有一种巩固的作用。语文教材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其重要性毕竟不容忽视,考试中有所巩固,可以促进平时的教学。

考完之后,或者说出了校门,就语文来说是不会记得那些题目的。而能留在记忆里的,还是读过的一些文章。记得初上课堂,讲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当时教参未到,我是凭自己的领会来讲的。若干年后,一位早已毕业了的学生跟我说,他还记得我讲的《荷塘月色》。其实当初怎么讲的,我早忘记了。且同样的课文,以后又讲过多次,自己也说不清哪种解读更好。但在他看来,是从这里识得语文之美的。由此,我获得一个简单而不失完整的认识,那就是语文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大多数人都是由语文进入人文世界的,倘若学习中不能感受到语文之美,则有碍于以后的进修。

《教师报》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