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本阅读,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理,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读一件书,须心心念念只在这书上,令彻头彻尾,读教精熟。”如此等等,在朱子读书法中是反复强调的。文本阅读中不管朗读还是默读,都要达到熟读,以至背诵,才能融入记忆,从而有所养成。而抄读,正是达到熟读的方式之一。
明代文学家张溥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当是有感于读了不能记,便代之以抄读,亦抄亦读,亦读亦抄,此种抄读甚而达七遍之多,不用说是能够读得熟的了。《蒿庵闲话》曰:“历城叶奕绝,尝言强记之法云: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意所喜好,即札录之。录讫,乃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这是一个抄读的好例子,即把所喜好的内容抄下来,反复朗读,还粘到壁上,以便闲步时又可读诵。而今讲抄读法,对于篇幅较短的文本,尤其是古诗文,仍可采用全文抄读的办法,边读边抄,边抄边读。但对于较长的文本来说,则可有选择地摘抄一些,一般是文本中较精彩的或较重要的语段。突出这些语段的作用,大体上也可贯穿起文本来。王力在《谈谈怎样读书》中说:“现在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很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此种抄读,在于得其要领,即把文中的要义摘抄下来。此外,摘录文中的一些主旨句或概括句,也可提纲挈领地串起文意。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讲:“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样一个主旨句,便表明作者的看法或发现。
抄读法,其作用不止于读,对写也有帮助。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中说:“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的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思路不清就是层次不清,也就是无条理。”“因为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为了防止语脉混入文脉,或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作者认为要多看多朗读多习作。其中朗读一项,“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我想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的作文也将容易进步”。这里强调从朗读中体会文脉,其实还可再加抄,将读与抄结合起来,有朗读也有默读,更有助于领会文脉。全文抄读的好处,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文脉或文理,从而有所参照。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揣摩出他人文章的条理,有助于写作中理顺自己的思路。抄读法看似有点笨,其实是可以笨鸟先飞的,因为它综合了看与读及写。
相对于全文抄读的片段摘抄及名句摘录,则可积累写作素材。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写作些什么’的‘什么’,无论自由写作或命题写作,只靠临时收集,是不够的。最好是预先多方注意,从读过的书里,从见到的世相里,从自己的体验里,从朋友的谈话里,广事吸收。或把它零零碎碎地记入笔记册中,以免遗忘,或把它分了类各各装入头脑里,以便触类记及。”写作文,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但平时的准备功夫,除了多练之外,还有就是材料的准备。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积累,可谓写作的先行工程。而材料的来源,又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经验是源于生活的,即个人的生活观感及经历,写作之时可激活记忆,也可平时记些日记。但生活不止于个人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相对于直接经验来说,都可谓间接经验。余光中在《艺术创作与间接经验》中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如果作家取材的对象只能限于亲身的所经所历,限于他个人直接介入的时空,那他的创作天地就无法拓广。”这里所强调的,就是间接经验的重要。至于材料摘抄得多了,仍要读,读得熟了,才有可能用得上。就此而言,抄与读也是有机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