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有三维目标之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是对应于教学展开及方法运用的。语文教学中,过程展开当然与教学的内容有关。本来知识的运用即为能力,但语文学习有其特殊性,即不是纯知识,不同于数理化。换言之知识的学习不是直接由知识入手,仍要通过文本。文本作为有条理的语言,比起人为设计的语言碎片来更便于学习,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蕴含于文本中的。如此语文学习的重心应当就是文本解读。就环节上说,过程展开主要有预习、导入、朗读、讲解、板书、提问、讨论、练习等。先说预习,还是有必要的。在解读一个未知的文本之前,理当对文本有些感知或了解,预习如何落实,不能只是泛泛地要求,也可有所检查。比如检查文本中的个别字词,也可检查一些字句,再就是文本中的大致内容,看学生是否有梳理,等等。
文本导入,就是为进入文本设计一个合宜的引导,有导入,可避免对正文的讲解过于突然。文本导入的方法是很多的,至于何种方式最好,则要结合文本的特点,还有就是有助于教学的展开。背景导入,这是最为常见的,就是先介绍作者生平与时代及社会背景。标题导入,通过解释标题,导入正文。比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是个偏正结构,中心词是“记念”,“为了忘却”是修饰语。本义是纪念,又说目的要忘却,搭配起来是不无矛盾的。那么就要分清楚,要忘却的是什么,该纪念的又是什么。文体导入,文各有体,体裁最能体现特点,于是也可通过介绍文体特点来导入,但此种介绍要注意接受者的程度,再就是举出最便于文本解读的文体特点即可,避免罗列过多。还有回顾导入及比较导入等。回顾导入,就是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来导入。比如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是较多的,便可通过回顾来导入,且此种回顾,还带有整合的效用。比较导入,就是引入别的文本以资比较。比如教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可引一些吟秋的古诗词。古代文士逢秋兴悲,早已有悲秋的传统。有所引用,可与《故都的秋》中所写的清与静及悲凉作比较。不过所引的文本,最好是要学过的,避免过于陌生,这其实也有回顾的意味。
朗读相对于默读而言,默读有助于把握文意,朗读则有助于把握文气。朱光潜在《散文的声音节奏》中说:“从前文学批评家常用‘气势’、‘神韵’、‘骨力’、‘姿态’等词,看来好像有些弄玄虚,其实他们所指的只是种种不同的声音节奏,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犹如在说话时,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言腔调的多,是一个道理。从前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诵。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这里说得很明确,就是要从字句中读出声音节奏,再从声音节奏中品味出情思意趣来。语文教学中,应当加大朗读的比重。朗读多了,进一步就可变成诵读。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讲:“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这早年读经的教育我也曾跟着旁人咒骂过,平心而论,其中也不完全无道理。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在记忆好的年龄,确实应当多加诵读,以期融入记忆,有所涵养。而为配合诵读,教材选文也得多一些可供诵读的篇章,即要文质兼美的。
讲解,是教学的主要手段。但讲什么,是有不同层次的。朱熹说:“读书之法,有大本大原处,有大纲大目处,又有逐事上理会处,又其次则解释文义。”按朱熹的说法,也是分为若干个方面或层次。小而言之,是词义的解释和句子的确认。“逐事上理会”就是分解剖析,抓重点难点及技法手法。大纲大目,要理清思路及结构层次,有所归纳综合,至于大本大原,则要把握主旨与感情态度及目的动机等。对应于文本,一般又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内容层面有背景及意图、对象、类别及具体内涵等,形式层面则包括文体、结构、技法、语言等。由于形式有其稳定性,一般多由形式入手,进而把握文本内容。讲解,还要有板书。当然不可能凡有所讲都体现于板书,板书是要有些设计的。既简明扼要,又能够反映讲解的过程。就一块黑板的布局来看,可分左右两块,或左中右三块,哪里写什么,最好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过于随意。好的板书设计便于梳理讲解内容,尤其是体现条理的板书,不可马上擦掉,有别于随写随擦的个别字句。
提问与讨论,这两个环节最能见出课堂的互动。提问,要能引发思考,有助于开动脑筋,那些简单而幼稚的问题或已知的问题,不必发问。提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预设,但也可由学生提出。学生的提问,也许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则需要一些课堂机智。当然,教师还可合宜合理地引导,即多问一些与文本有关的问题。讨论,要能引发兴趣,便于集中注意力。讨论不妨有些延伸与拓展,但要适度,其前提就是大可不必溢出文本之外。比如讲陶渊明的诗文,可以讲隐士的高洁情怀,但不见得要对隐士文化作专题探讨。讨论不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答案,但教师要能对讨论有所总结。教学中讲解过多,会变成满堂灌,同时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有些提问与讨论,可活跃课堂。提问与讨论不能代替讲解,但却可以是调节。多元解读,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认可了解读正是多元的,但不管解读如何多元,仍旧是哈姆雷特,则其中就有共性的一面。多元解读与共性解读,要有机结合。换言之,教师的讲解可多一些共性的东西,提问与讨论则不乏个性的言说。至于练习,也是配合讲解的,讲练结合,仍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一般的说,练习中的设计,讲解中应有所涉及,但不可用做练习及讲练习来代替。大致说来,过程展开切忌那种千篇一律的解读。再就是着眼于优化课堂,也可突出一些环节,而不必逐一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