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50

第50章 古诗鉴赏的修辞层面

古诗鉴赏,先要在语言修辞上加以确认。而今所说的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及辞格的运用。先说词语的锤炼,即炼字。关于炼字,许多诗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比如卢延让在《苦吟》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为求一个字的稳妥而付出的苦思。再如方干的《赠路明府》:“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相比之下,这是用尽一生的心力了。大诗人杜甫也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由此可见对于字句的锤炼之重。而炼得好的字,自然就成了诗眼。如宋代胡仔所说:“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再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杏花开了,“闹”字原本形容花开之繁,却渲染出春意的热闹,从而为下文张本,表明要尽享欢娱。月光从云层中穿出来,照在花枝上,一个“弄”字,很能写出花影随着月光而变幻。

炼字,就是要着眼于字词的表现力。比如齐已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中的“一枝”原为“数枝”,为诗人郑谷所改,作者尊之为一字师。很显然,这里用“一枝”更为切题。照应早梅之义,可形容梅花开放之早。再如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其中“山抹微云”句,状淡云掩映山峦。“抹”字很能体现炼字之工,因而苏轼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君”。又如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眼为“凉”,颇能表现秋气之清。至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也是几番苦思才改定的。且这里的“绿”活用为动词,确乎给人一种绿满江南、春意盎然之感。从诗意上说,则又激发出诗人的归思来。炼字中,除了多有词性活用的,还有叠字或叠词。比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字词的重叠,既表状态情味,又有音韵美。再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叠字状出积雨空蒙,却绿阴冉冉。

句式方面,要注意倒装及省略。比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大可调整为: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再如杜甫《秋兴八首》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可以调整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语序的调整,更便于理解。再看省略,比如李白《清平调》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就多有省略。应当是看到云彩就会想到衣裳,看到花儿就会想到容貌。还有反复,比如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多次反复,强调了道路及仕途之艰险。

辞格方面,甚为多样。先说比喻,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既新奇又巧妙。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似“真珠”,月似弯弓,表达的是一种喜悦。

拟人,比如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担心花会睡去,此种拟人,表明诗人对花的喜爱。

通感,即不同感觉间的沟通。比如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将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沟通,想象中的场景宛若仙境。

借代,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的“绿”代叶,“红”代花。

双关,比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丝与思,为谐音双关。

拆字,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本为曲名,这里却拆了开来。

互文,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即在岐王宅里与崔九堂前,都可见到李龟年,并听到他的歌唱。

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用潭水来衬托友情之深,为正衬。但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则是用过去的美好时光,反衬亡国的孤独愁苦。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一静一动,动静相衬。贾岛那个“推敲”的典故更是为人熟知的。其《题李凝幽居》中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本拿不定用“推”还是用“敲”,后经韩愈改定为“敲”。除与炼字有关外,还以动衬静。

比较,比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杏花吹作雪胜于碾成尘土,从中可见诗人的孤傲。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花消瘦,表明人的憔悴,从而写出相思之苦。

对比,往往是内容上的对立。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写出世事沧桑。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也是今昔对比,物是人非。对照,却不一定是对立的。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写江花之红与江水之蓝,在色彩上构成鲜明的对照。

对偶,也叫对仗。比如王禹偁的《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对仗很工整,且有声与无语还有对比之义。

排比,比如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排比至少要有三句,这里三个喻体都用来比闲愁。

设问,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都是设问,且自问自答。

反问,比如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诗中说朝中无事,这才谏书稀少。但此种清平是表面的,实则不无讥讽之义。

夸张,比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此中的夸张,是形容愁之多。

象征,多用具体的事物来寓指抽象的事物。比如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诗中所咏的蝉,就是高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