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练笔中,审题立意大都取决于思想认识,语言表达又需要慢慢地打磨,相对而言,能较快地见出效果的就是材料的准备。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说明材料的重要。有了材料,构思不过是适宜地加以剪裁而已。
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中说:“写作是一种郁积的发泄,犹之爆竹的遇火爆发。教师所命的题目,只是一条药线,如果诸君是平日储备着火药的,遇到火就会爆发起来,感到一种郁积发泄的愉快,若自己平日不随处留意,临时又懒去收集,火药一无所有,那么,遇到题目,只能就题目随便勉强敷衍几句,犹之不会爆发的空爆竹,虽用火点着了药线,只是‘刺’的一声,把药线烧毕就完了。”这里所说的郁积,就是材料的积累。材料的采集,可谓写作的先行工程。夏丏尊又说:“‘写作些什么’的‘什么’,无论自由写作或命题写作,只靠临时收集,是不够的。最好是预先多方注意,从读过的书里,从见到的世相里,从自己的体验里,从朋友的谈话里,广事吸收。或把它零零碎碎地记入笔记册中,以免遗忘,或把它分了类各各装入头脑里,以便触类记及。”这里强调的仍是材料的先行,至于来源,则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经验是源于生活的见闻感想,而间接经验的获得主要靠书本。通过书本,古今中外,可以接通广阔的精神世界。
余光中在《艺术创作与间接经验》中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如果作家取材的对象只能限于亲身的所经所历,限于他个人直接介入的时空,那他的创作天地就无法拓广。”这里所强调的,就是间接经验的重要。积学储宝,平时多有积累,对写作的帮助自不待言。其实不管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对作文来说都是必要的储备,换言之,材料上应当有两手准备,且也是两手都要硬。至于具体的取舍,由于写作文所要面对的题目甚多,处理上可以灵活一些。若有直接经验的,自以直接经验为主,但要有所感悟,不能只是浮面地记录。若是缺乏直接经验的,仍可在书本中找寻材料,但要有所阐发,而不只是堆砌。当然,最好的是二者兼顾,即生活与书本不是对立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对于生命来说都是一种阅读。读书本与读生活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是互为促进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将书本带入生活,比照着读,更有兴味。生活与书本,大可在读的意义上统一起来,而由读到写,则是一种迁移或转化。
选材体现于操作层面,还有一些讲究。所谓摘到篮里都是菜,并不见好。这里本着相对的角度,讲几种关系。一是忌重复。比如作文中老是写考试,由考试带来的心理反应以及如何调整之类,当然也可适应好些作文命题。但若每次都写,即便写了若干篇,也等于一篇。作文选材宜变化,力争每一次作文都有不同的材料,这样写作才有更大的空间。
再就是选材忌陈旧。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事情,大约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到了,早已耳熟能详。若上了高中,还在写这些,就够得陈旧了。选材宜新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更有鲜活意义。即便取材于历史文化等,最好也能基于现实来思考,或者顾及其在现实中的嬗变。比如高考作文《苗家银器》,本文由苗家人佩戴银饰说起,写的是技艺经验方面的传递。文中细溯源头,讲了银器的打造,而打造银器这个手艺,便传递着祖先的记忆。“没有文字的苗族靠打造银器,传递祖先的历史,每个家庭的图腾、银器的样式都不一样。”正是在手艺中,体现出人文的延续。但这个工艺也在时代中嬗变,即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比如以白铜代替白银。范围由小而大,就引出人文关怀的大问题来。人文的传递中,有多少文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变质变味了,这是很值得警醒的。“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在传递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保护文化。”如此呼吁,不乏现实的针对性。
还有就是选材忌雷同。大家都用的材料,往往过于雷同。比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大都可由课本中整合,使用的频率甚大。再就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于某一时段内大多会转化为作文材料,也不无一种时尚意义。选材,宜独辟蹊径,甚而独特一些,既曲径通幽,又柳暗花明。比如高考作文《让我们飞翔吧》:“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孩子在5岁、10岁、15岁时要在田间滚泥巴,以示孩子已在成长中走向成熟。5岁时,由母亲领着孩子去滚泥巴,孩子开始从田间这一头滚向另外一头,而另外一头则由父亲接着。同样在10岁时,由父亲领着,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15岁时,由祖父带领着继续滚泥巴,只是田间另一头则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以后,就要自己走路回家,以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下去。侗族的这一套教育方法虽然有点古怪,但很有成效。孩子在泥地里艰辛地爬向人生成长道路时,侗族人要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上,母亲代表着善良宽容,父亲代表着勤劳勇敢,祖父代表着忍耐稳重,但先辈能给予他们多少可以依靠和借鉴的东西?人生道路要靠自己去争取,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益友,只有走独立的人生之路,才是完美之路。”
这篇作文对应的命题是漫画材料“摔了一跤”。孩子摔了一跤,引出家庭、学校及社会过分的关注,都说“出事了吧”,这显然是溺爱的表现,以致孩子经不起一点挫折。本文由侗族一个特殊的仪式切入,可以说材料独特。孩子在田间滚泥巴,分别由母亲、父亲及祖父引导,一步一步地走向成人。这个仪式所寄寓的内涵,即“人生道路要靠自己去争取,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益友,只有走独立的人生之路,才是完美之路”。接下来再联系漫画的内涵,剖析了当下的溺爱现象,其结果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煎熬。最后发出呼吁:“放手吧,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成长的天空,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搏击长空。”文中由一个角度切入,再关联开去。选材上比起一般意义上地使用论据来,颇有文化关注及人文关怀。如此行文,不仅有理有据,还较有整体感。
例文一:《苗家银器》
如果你有游览苗寨的经历,你一定会被苗族姑娘身上亮锃锃的银器晃乱了视线。依山而建的苗寨,像是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很多人会误以为,苗族姑娘是在炫耀她们的家底,却不知满身的银器是苗家人传递历史的标记。
四百年来,苗族人都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从黄河以北一路走走停停,最后扎根在云贵高原上的横断山脉。迁徙的生活打破了世世代代苗家人的平静。而打造银器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银元、银钱是财富的象征,苗家人喜爱纯洁、白亮的银,在迁徙的过程中把银打造成银器装饰在衣服上方便携带,打造银器逐渐转化为一种习俗。
现在的苗家不再过着迁徙的生活,但打造银器的习俗却没有改变。苗家人辛苦的劳作,好使身上多添一份银器。请不要嘲笑苗家人的迂腐,因为这是他们传递历史的方式。没有文字的苗族靠打造银器,传递祖先的历史,每个家庭的图腾、银器的样式都不一样。苗家世代打造银器,也出现了世代打造银器的银匠,直到今天,还有靠原始手工工艺打造银器的银匠。这些老银匠说用最原始的方法打造出来的才是最纯洁的银器。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银匠也开始了商业化之旅,焊接时不再使用传统的吹管,取而代之的是火力更猛的焊枪;洗银时不再用传统的酸性草木,而改用洗银布等产品。更有甚者,用白铜代替白银。依旧沿袭传统的老银匠很痛心,他说很多外国人买走了这样的银器,摆放在博物馆里,如果他们发现银器是假的,会认为苗家人的东西都是假的,苗家祖先传递下来的真实的品行就会被人误解。
面对这样的叹息,我身为汉族人,也同样感到心痛,反观我们的民族,有多少文化在传递中走了样,人们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不惜牺牲美好的品德。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在传递古老文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保护文化。
例文二:《让我们飞翔吧》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孩子在5岁、10岁、15岁时要在田间滚泥巴,以示孩子已在成长中走向成熟。5岁时,由母亲领着孩子去滚泥巴,孩子开始从田间这一头滚向另外一头,而另外一头则由父亲接着。同样在10岁时,由父亲领着,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15岁时,由祖父带领着继续滚泥巴,只是田间另一头则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以后,就要自己走路回家,以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下去。侗族的这一套教育方法虽然有点古怪,但很有成效。孩子在泥地里艰辛地爬向人生成长道路时,侗族人要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上,母亲代表着善良宽容,父亲代表着勤劳勇敢,祖父代表着忍耐稳重,但先辈能给予他们多少可以依靠和借鉴的东西?人生道路要靠自己去争取,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益友,只有走独立的人生之路,才是完美之路。
侗族的这种教育方法,既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也没有过多地宣扬它的长处,但在现实生活中,它能给予我们颇多启示。少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们的成长需要人们去关注和呵护,但社会各界所给予的爱,并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过犹不及。爱需要付出和投入,但不是大包大揽。在孩子困难之时,及时予以斧正,及时给以指导是必要的,以免孩子在成长的十字路口中不知所措,大爱无言,真爱广博,只有来自各方面的爱,才能铸成坚实的道路和丰满的羽翼。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父母以及学校和社会的所作所为,却大相径庭。人们在孩子上学路上,总会看到家长们熟悉的身影,考场外一个个焦虑的面孔,无不代表着他们的拳拳爱心,却早已变了味道。各种车辆挤满了学校的交通大道,媒体的过分炒作……不仅无助孩子们的成长,反而在悄悄地放大这些错误。我们的未来是希望从家庭、学校、社会的各自舞台中,走出一只只有着坚定信念、敢打敢拼的雄鹰、猛虎,而不是去制造出一张温室的花床,因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煎熬!
放手吧,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成长的天空,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