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8181000000025

第25章 德诗汉译之端绪

———王韬、蔡锷、梁启超

中国文学史上常见以姓氏并称者,如李白和杜甫一称李杜。中国 近代思想史中则有 王 郑 并 举。王即王韬,郑为郑关应。这里仅谈王韬。

王韬(1828~1897),本名利宾。1862 年因上书太平天,遭清政府通缉而出逃。同年改名韬,一字紫铨,号天南遁叟。一遁去了香港,协助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将《四书》、《五经》译成英语后,又远渡重洋,在英伦宣讲孔学,因此在中学西渐史上占据要津。沧海归来,译事编务之余,译成《普法战纪》一书,1873 年由中华商务总局出版。凡十四卷,卷一收德诗《祖国歌》,今被学术界视为汉译德诗之萌蘖。此诗首段如下:

谁是普国之土疆兮?将东顾士畏比明兮,抑西瞻礼吴河旁?将礼吴河北葡悬纠结兮,抑波的海白鸥飞翱翔?我知其非兮,我宗邦必增广而无极兮,斥远而靡疆。①

鸦片战争以后,满清王朝纷崩离析,任人宰割。1842 年的《南京条约》,1844 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0 年的《天津条约》,1860 年的《北京条约》,把多少罪恶的血案、辱国的事件压在了纸背。这些都为王韬亲历亲见。内振民心,外抗强权,即是他所属改良派的纲领。而以上这首译诗,明显荷载着他的兴国使命感。德国文学的输入,看来始于政治社会急需。丰富多彩的德国文学中首先引起中国文人译兴的,看来是体现日耳曼民族高昂爱国热情及刚勇民族特征的“战歌”。而王韬的著述在清末民初作为新学载体曾极一时之盛,想必也加速了这首译诗的流传。②

护国大将军蔡锷转引的《祖国歌》

叙谈王韬,通常不会扯上蔡锷。两人一文一武,气禀学养又大不相同,且一为晚清名人,一为民国斗士。恐怕也就是这首德诗《祖国歌》使他们有缘相会。

蔡锷(1882~1916),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总司令,一代名将。任诞放达,有当年同小凤仙的轶事为例;亦擅笔墨,有他为民国初年《天南新报》的亲笔题字可证。不过那是“大狮子吼”③ 四字,凛凛生气,掷地有声,尽显其大将军本色。未曾想谈德国文学在中国的流传史,也绕不过他。1902 年,他在《新民丛报》11 号署名奋翮生的《军国民篇》中,痛感中国缺少国魂,因而屡遭外侮,全文转录王韬译的《祖国歌》,称其为德国国魂之所在:“吾读其祖国歌,不禁魂为之夺,神为之往也。德意志之国魂其在斯乎。其在斯乎,今为录之,愿吾国民一读之。”引完全诗,他还进行音韵鉴赏:“音节高古,读之足使人有立马千仞之概。”好个“音节高古”,“立马千仞”,一代骁将品读此诗时被引发的跃马横刀之昂然豪气,实有沛然莫遏之势。

王韬译诗,衬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后,国土沦丧,民生凋蔽的时局。蔡锷录诗,则有1900 年八国联军占天津,破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浩劫的背景。那时,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有黄遵宪“可怜一炬或焦土,留与东京说梦华”为证。紧接着的《辛丑条约》,更让举国惊悸,莫此为甚。洗尽国耻,先塑国魂。德意志当为中国效法,此乃蔡锷录诗本意。

晚清举人梁启超与此诗的结缘及其他

行文至此,不得不带出梁启超。不是因为1898 年蔡锷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的就是这位任公,更因为梁启超本人与此诗的关系。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先对作为翻译家的王韬发难:“王紫诠之翻译事业,无精神,无条理,毫无足称道者。我国学界中,亦久忘其人矣。”① 然而偏偏对包括《祖国歌》在内的两首译诗他不敢小觑:“虽然,其所译《普法战纪》中,有德国,法国国歌各一篇,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精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能传其神韵,是不可以人废也。”②“传其神韵”,当指译诗鼓动人心的震撼力。在这点上,他与蔡锷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蔡锷为中国缺少诸如日本武士道之类的国魂,导致国运衰竭而痛心疾首,梁启超同样把缺少这类体现民族精神的战歌,视为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无尚武精神,其原因甚多,而音乐靡曼亦其一端,此近世识者所同道也。”① 而且,“吾中国向无军歌,其有一二……然于发扬蹈厉之气尤缺。此非徒祖国文学之缺点,抑亦国运升沉所关也。”②“发扬蹈厉之气”的军歌与“国运升沉”有因果关系,当为梁启超、蔡锷师生间的共识,也是他们共荐此诗的缘由。

就在蔡锷引诗的次年,梁启超还身体力行,作《爱国歌》一首:

泱泱者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 我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③

这首《爱国歌》的立意与气象与《祖国歌》颇为相似,或许就是梁启超追摹这首德诗所致。

紧接着在1906 年,马君武也写下一首《华族祖国歌》。兹抄第一段如下:

华族祖国今何方?西极昆仑尽卫藏。层峦万叠金沙黄,水草无际多牛羊。黄河之源际天长,祖国无乃西界印度洋。非欤,非欤!华族祖国不以西为疆。④

试与前引王韬译《祖国歌》作比,它们押韵相同,修辞选词近似。倘若把《华族祖国歌》和《祖国歌》的全部互作比勘,比中粘结则更加明显。这位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的马君武,是中国第一位留德工科博士。一生中译过歌德、席勒,颇具文才。他1901年赴日,始识梁启超,和蔡锷一样为《新民丛报》撰稿。1902 年春,适逢梁启超赴美洲,他还代理编辑《新民丛报》。就时间上看,刊登蔡锷引《祖国歌》的那篇《军国民篇》,编自他手,也未尝不可能。

转录《祖国歌》的《新民丛报》1902 年创刊于日本横滨,但在国内十多个主要省市有销售处,是这一时期改良派最主要的舆论工具。此报名义发行人冯紫珊,实际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即是1898 年9 月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关于此报宗旨,他在1902 年的《三十自述》中说:“惟于今春为《新民丛报》……述其所学所怀抱者,以质于当世达人志士,冀以为中国国民遒铎之一助。”①1900 年,自立军起兵失败后,蔡锷步师后尘,赴日留学,同“以为中国国民遒劲”为己任的他撰文相助,当属自然。十多年后梁启超策动反袁,也已归国的蔡锷潜出北京,率其部属,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两人再度合作,只是蔡锷笔杆换枪,大显其兼有文事武备之英雄本色。

蔡锷1916 年不幸病殁日本。而梁启超以其如椽之笔,为民主中国继续呐喊,次年在《新青年》2 卷6 号的《文学革命论》中作出传世的激狂之语:

吾国文学界豪杰之士,有自负为中国之虞哥,左喇,桂特,赫卜特曼,狄铿士,王尔德者乎。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梁启超这里大力推举的六位欧美作家中,两位是德国人。桂特即歌德,赫卜特曼今译豪普特曼。揆彼时人们对外国文学的认识,比例不可谓不大,再次为中德文化交流史留下重墨一笔。

2 Ernst Moritz Arndt als Dichter von Kriegsliedern und chinesische Schriftsteller

《祖国歌》的原作者阿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