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侯佩尹、商章孙
王 韬 译《祖国歌》1873年一经发表,不 胫 而 走。此后百年,录者 甚 众。晚清和民国时期除上及蔡锷《军国民篇》中的抄录,至少还有1904 年4 月上海作新社《教育必用学生歌》和刊于《小说世界》14 卷15 期(1926 年10月8 日)《世界各国国歌译意》中的转引。目睹丧乱,饱经灾难,引诗自然寄托着志士仁人借法异域,拯世济物的心愿。建国以后,1961 年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域外文学译文卷》,1984 年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1998 年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此诗不断再现。再录此诗,人们品味的显然已非诗中那慷慨气势,铿镪音韵,而是其翻译文学史之特殊地位。换言之,以前对此诗政治社会功能和艺术感染力的激赏,使人无暇细究此诗原作者的姓名,今天学术研究寻幽探佚的本心,把这个曾被挤到边缘的问题拉回讨论中心。此诗原作者是为何人?王韬和蔡锷对此诗作者未及一字。但梁启超似乎知底,在《饮冰室诗话》中论及《普法战纪》中包括《祖国歌》在内的两首译诗时说:“皆彼中名家之作”,但未揭密。阿英转录此诗时,仅署“德人著”。马祖毅的注解为:“此歌为德国人作,但不知是何人。”郭延礼在其《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中索性称其为“德国无名氏”① 作。此乃错断。此前多年已有学者发现,此诗原作者为德国诗人阿恩特(Ernst Moritz Arndt,1769~1860)。① 而且,确如梁启超所言,这是一位“彼中名家”。
阿恩特生于吕根岛一个后被解放的家奴家庭。自小聪颖勤奋,完成神学和历史学学业后,先当家庭教师,后用近两年的时间,徒步游历德、奥、匈、法、比等国。跋涉在由拿破仑征战造成的秋风断壁、残阳废堡之间,抚摸着德意志大地上的累累伤痕,他心灵震颤,哀情顿生,最后生发出一股澎湃的爱国激情。他慷慨陈词,不断表示对法国侵略的愤懑。为逃避拿破仑的迫害,1806 年还曾到瑞典避难。但宣扬民族自由与解放的篇什不辍。1812 年,刚放弃大学教授席位的他,作为普鲁士改革派政治家施泰因的私人秘书,赶去彼得堡,为普鲁士反法起义作准备,次年随军返德。王韬译《祖国歌》(原名直译为《德意志祖国》)就在这年发表。这首意气风发的爱国战歌经作曲家古斯塔夫·莱希哈特谱曲后,在德意志土地上到处飞扬,广为传唱,在德意志反对侵略和争取自由的年代里,散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直到今天,有的德国老人对其词曲还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鲁迅的赞赏
阿恩特与此诗的关系,虽然百年多来被掩埋在幽秘深处,渺不可寻。但阿恩特本人,即使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已绝非无名之辈。这是学界始料未及的。
较早注视并详述他的,非是旁人,而是文坛巨匠鲁迅。他在《摩罗诗力说》(1907)中写道:
千八百有六年八月,拿坡仑大挫普鲁士军。翌年七月,普鲁士乞和,为从属之国。然其时德之民族,虽遭败亡窘辱,而古之精神光耀,固尚保有而未隳。于是有爱伦德(E 。M 。Arndt)者出,著《时代精神篇》(Geist der Zeit),以伟大壮丽之笔,宣独立自繇之音,国人得之,敌忾之心大炽;已而为敌觉察,探索极严,乃走瑞士。① 递千八百十二年,拿坡仑挫于墨斯科之酷寒大火,……翌年,普鲁士帝威廉三世乃下令召国民成军,……爱伦德亦归,著《国民军者何》暨《莱因为德国大川特非其界》二篇,以鼓青年之意气。②
经鲁迅品评的德语作家前后有十多位。阿恩特不属于他着墨最多者之一,但也不是偶及的一人。以上引文,既交代出阿恩特的创作背景及半部生平史,也以“然其时德之民族,虽遭败亡窘辱,而古之精神光耀,固尚保有而未隳”之语,道出他所代表的一代中国文人对德意志民族强悍骁勇之性格的赏识。另外,鲁迅的推许,也掺合着他对自身创作宗旨的自觉,有“鼓青年之意气”的用意。与王韬也好,蔡锷也是,实为殊途同归。
《摩罗诗力说》1907 年撰成。正是在这年,秋瑾准备起义,事泄被杀;上海一学校组织演出新剧《黑龙江》,反对沙俄侵略;春阳社则上演此前已燃起中国读者反帝热情的《黑奴吁天录》。这也正是阿恩特在中国亮其真身时中国社会阴晦沉重而又希望显露的情境。四年之后,希望的火花燃成熊烈大火。武昌起义的枪炮声呼啸而起,四方响应,八方汇合,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犹如一只千疮百孔的艨艟巨轮,几乎连呜咽挣扎的机会都没有,骤然倾覆。但随后崛起的民国,从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军阀混战和外来侵略,愈演愈烈,使阿恩特及其争自由、求解放的战歌,从未失其强劲的现实丰采,并为我们留下了在民国时期受重视的些许记录。
侯佩尹的介绍与中外诗歌比较
仲云作《读近代文学》(《小说月报》15 卷1 号,1924 年1 月1日)是日本伊达源一朗编《近代文学》一书的“读书录”。文章第五节谈及三位德国的“爱国诗人”。其一是“冠尔奈”(今译克尔纳),其二即是“亚尔德”(即阿恩特)。而郑振铎在其《文学大纲·十九世纪的德国文学》(《小说月报》17 卷9 号,1926 年9 月10 日)中同样述及三位德国的爱国诗人,第一位是“柯纳”(即克尔纳),第二位是“亚伦特”(即阿恩特),但说“他们的诗颇有影响于当时,却都不是很高的诗才。”郑振铎着眼的显然是其作品的艺术水准,而非社会功能。
不管怎样,就如此吝啬的笔墨看,阿恩特仅是由于某些参考资料,偶尔映入他们视界的一位德国作家。想来落笔之后,仲云也好,郑振铎也好,不会对他留有多少回忆。
阿恩特在汉译德语文学史上,一路磨磨蹭蹭,直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枪炮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大开杀戒的30 年代,才确露峥嵘,显其鲁迅张扬过的战斗本色。1934 年7 月1 日,《文艺月刊》6卷1 期登出侯佩尹作《德国的两个爱国诗人》一文,介绍的也是仲云和郑振铎所及的两位德国诗人。但次序有变,“昂德”(即阿恩特)在前,“柯尔奈”(即克尔纳)在后。
侯佩尹以为,各国文学中均有爱国诗人出现,但德国文学尤甚:“像德国爱国诗人那样的竭一生精力,歌咏忠忱,那样的整个集子,表现爱国思想,实在是不多见。”所以他觉得,讲德国文学史,一定要留出篇幅,专述这些爱国诗人的著作,“这是日耳曼民族的光荣,是德国诗人的超卓,也是德国文学史特别可以骄傲的地方。”而“那些伟大爱国诗人当中,当以昂德……同柯尔奈……两人为最”。在这篇长文中,侯佩尹首先介绍阿恩特1812 年作的《爱国歌》,并全文译出。其首段为:
上帝绝不愿有奴隶所以才产生铁;上帝也曾把刀剑长矛交付在人的手内,上帝也曾给与人勇敢的猛志,同那自由言论的奋激,为的人正在挺进战争,一直到流血,一直到死。
诗歌全部六段。这激奋的声音当年也许真的在德意志土地上越过古堡森林,传遍厮杀的每寸疆土。于是士兵们夺回了被占的家乡,创造出胜利的伟绩。至少侯佩尹作如是观:“字字有力,句句有力,难怪当时真个把德国人的情性振起,有如闻声景从,视死如归的盛况。”
文章另译出阿恩特的《莱柏齐格之战》这首“也是震天地泣鬼神的杰作”,同为六段,并在译后作评:
这首诗故设为一个平民同一个刚从战场回来的壮士的问答,描写出为祖国牺牲,为国忘家的忠心壮士们的气概,全数奋勇赴义,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荣,未尾复由问者感谢那壮士的雄谈启发,愿复死的人,永远歌颂死难的先烈,步伍他们的后尘,为国效忠。
寥寥数语中,用了一连串“为祖国牺牲”,“为国忘家”,“为国效忠”等译文中未曾有过的字眼,译者本人的体味或解读明晰可见。
诠释未完,侯佩尹想起唐人陈陶的《陇西行》绝句:“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绵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闰梦里人。”两诗相比,他以为前者“雄壮迈发”,后者“苦黯淡”。原因一是“民族思想的不同”,二是“时代的相差”,再就是体裁的关系。因为“一首廿八字的绝句,本来容纳不下许多意思,很难做到问答长歌那样一层深一层的洋洋洒洒”。思考颇有见地。最后他试用《莱柏齐格之战》来改造《陇西行》,以一扫后者的“摇曳宛转”和“闺人忆远的伤心”。前两句不变,后两句现为:“甘心战死留忠骨,一任春闺梦远人。”他还猜度古人,说:“陈陶有知,也许要点头报可呢。”其实未必。最起码原作“河边骨”和“梦里人”之间的肌理意脉在改作中已无从寻觅,更不用说汉诗中四声平仄的字音所含之情感指向和内含意蕴丢失难寻。陈陶有知,未必点头。不管怎样,这次改作不失为德国文学在中国流传史上的一桩趣例。
商章孙的《德国战歌概论》
阿恩特再次得到译介,是在商务印书馆1939 年版《英法德美军歌选》一书中。负责此书“德国之部”的商章孙在《德国战歌概论》一章中共介绍了四位德国爱国诗人,首提的也是“扬恩德”(即阿恩特),并对他推赏如下:
扬恩德是自由战争时代内最慷慨激昂的一个作家。他本人游历过德国同欧洲其他国家许多地方,所以非常熟悉人民的心理。他不喜欢拿词藻来修饰他的诗歌,天真,朴实,活泼,热烈,雄壮———这几点是他作品的特色。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没有不颤动人的心弦,而发出一种壮烈的情绪。他喜善用问话式问答体裁,运用一切韵文的技术,写出心中的感触,要把一腔热血灌注于复仇雪耻这个唯一的目标,并且要把这种精神灌注到每个人的心灵中。他的诗歌不尚文饰,容易歌唱,因此是当时最受人民欢迎的一个爱国诗人。
商章孙也许是迄至此时中国阿恩特译介者中惟一的一位日耳曼学家,值得格外关注。他在评述阿恩特时,除了自己书中移译的《战歌》仅及阿恩特另外两首诗,一是《祖国歌》,二为《莱布锡克会战》。而这恰恰是侯佩尹文章中译过的两首诗,只不过商章孙译名有变。尤其是第一首,商章孙取直译而弃意译,仅此一项就划清了传统日耳曼学家同非日耳曼学家在翻译方法上的楚河汉界。另外,侯文仅为《莱柏齐格之战》附上诗题德语原文,《爱国歌》则没有,造成某种失衡。商章孙则不然。他仔仔细细,既为《莱布锡克会战》添上德语原诗题目,也为《祖国歌》补上德语原文。从旁推测,他了解侯文及其译文,在试作补救。否则这种合拍颇难解释。
商章孙在这本《英法德美军歌选》中译出的惟一一首阿恩特诗是《战歌》。兹引首段,权当尝鼎之助:
从军去!从军去!天生吾侪大丈夫,从军去,大丈夫,向前冲!号角喇叭齐声鸣,确堡狂飚涌汹汹,杀声唯有争自由!
30 年代的中国,先是东北沦陷,后接卢沟桥事变,侵略军长趋直入,中国大地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兵气和浓烈的战云中。戎马生涯的将士驰援前线,拼杀贼寇,卫国保家;笔墨在手的文人展纸疾书,激励民众,昂扬斗志。他们同样留给后人一段值得追忆的历史,一段与德国战歌联在一起的历史。
Verfechter der chinesischen Kultur
“第一个我能以无拘束的德语与之交谈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