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夜上海往事
8184400000008

第8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2)

这个阶段,国内的政治格局又有一个大的翻盘,这为黎锦晖顺利回到祖国提供了条件。

1928年之后,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在二次北伐战役后得到了壮大。他们先取得广州李济深的支持,然后便公开叫板蒋介石安插在两湖的势力了。蒋桂间的战事一触即发。

这个阶段的蒋介石,对于军阀内部的合纵瓦解之政治军事手段,已经娴熟于胸了。蒋介石先启用不久前与新桂系争斗失势的唐生智,到河北策动其老部下李品仙、廖磊二人反正。白崇禧在华北不能存身,只好化装成商人搭乘日本人的轮船由塘沽逃回了广西。此时蒋介石已经甘言将粤系的大佬李济深骗到南京软禁起来。这就拆散了粤桂联盟。

学过民国史的人大抵上都知道,粤桂的地方军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联结在一起的。广东人有钱,可是广东的士兵不能打仗。广西的地方很穷,可是广西兵打起仗来颇为拼命。新桂系失去了粤省的财力支持,根本无力支撑。果然,蒋桂双方的军队正式较量之后,桂系布置在武汉一线的将领胡宗铎等,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好通电下野。战事很快便推进到了桂系的腹地南宁。1929年6月底,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抵抗失败。李、白二人化装逃往香港。新桂系对于蒋介石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挑衅,便以失败告终了。

蒋介石在对新桂系全面开战前,曾经电令上海的警备司令熊式辉:全面肃清新桂系留在上海的各种势力。幸亏当时的上海市长张定璠与新桂系的交情不薄,乃设法预先把风声走漏给了桂系留守在上海的人员。诸如黄秘书长之类的走卒,方惶惶若漏网之鱼,一哄而散。所以,到了1929年10月,黎锦晖、徐来携手从南洋返回,上海的天空已是渊然一片的澄碧了。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祸兮福所倚。

前面我们讲过滞留南洋期间,黎锦晖的财运。其实,黎锦晖个人最大的收获,乃在于解决了婚姻中悬空多年的无偶状态。这一点,对于过去传统中的男子是很重要的。一条光棍汉,即便是活过了八十岁的高龄,财大气粗。但是,如果他的一生中,没有找到过一个合适的婚姻,还是不敢衣锦还乡的。所以,像黎锦晖那一类事业型的男子,是特别在意培养婚姻后院的一种夭桃素桃、竹树扶疏的媚逸风光的。

黎锦晖、徐来的婚礼选择在上海举行。

4

田汉、郑振铎以及上海滩有名的“小抖乱”叶仲芳等人,极力撺唆抱得美人归的黎锦晖将结婚的场面搞大一点。讲起这叶仲芳,他与黎锦晖之间的那段轶事,却是不可不谈的。

叶仲芳为上海滩老一辈巨富叶澄衷的孙子。讲起他的荒诞情事,有两件事情让上海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他喜欢开快车。当时,租界当局有一个规定,华人的汽车不得超越洋人的车辆行驶,否则一概抄牌罚款。可是,叶仲芳那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有一次,他故意到南京路去飙车。不管是否洋人的汽车,一律超过。叶仲芳这样玩,虽然自己兴高采烈,他的父亲却气惨了。叶仲芳的汽车被交警抄了牌,叶父因此收到了一张令他肉痛的巨额罚单。叶仲芳在上海滩的媟狎风流,也是很出名的。上海贵公子中流传,他有一本从英国人的别发洋行买来的Address Book精制皮面小册子。上海滩只要新捧红了“红绽雨肥梅”的风流女子,他是必定要去追逐的。叶仲芳一旦得手,在雨腻云香的情浓时分,必定会涎着脸皮剪下这女子的一根耻毛。然后郑重地贴在那本精装小册子上,上面随手记录下自己的评语。据说,后来,叶仲芳收集到的耻毛竟然有百余根之多。当年,上海的娱乐报纸一致笑骂这位花花公子,恐怕是颓废得无可救药了。谁知,后来抗日军兴时,这位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儿却极富正义感。他提起枪,换上一身粗陋的丘八军服,跟随孙立人的新一军参加了缅甸的远征作战。后来竟战死在与日本人的肉搏中。

人人都知道黎锦晖为了搞流行音乐舍得大把地用钱。却不知道当年的黎锦晖,在熟悉的朋友圈子,他的小气也是鼎鼎出名的。朋友们笑他:每逢饭局,闻讯必到,但却没见过黎锦晖从腰包中掏出半个钱子儿来买单!“小抖乱”叶仲芳决定恶搞一把黎锦晖。

有一次,叶仲芳在四马路倚虹楼饭店,摆下了数桌豪华的宴席。然后便以黎锦晖的名义,给圈中的朋友们派发了二三十张的请柬。当然,派给黎锦晖的请柬,下面的东道主落款则填的是叶仲芳的大名。黎锦晖不知就里。按照惯例,大家坐下后便是风卷残云般的一通大嚼。吃完后,黎锦晖打着饱嗝要走了。店家客气地请黎锦晖买单。黎锦晖大感诧异地问叶仲芳:“什么,不是你买单吗?”叶仲芳装糊涂:“哪有你请客我买单的道理呵?”赴宴者掏出请柬对证,东道主一栏上均赫然填着黎锦晖的大名。黎锦晖知道自己被叶仲芳整蛊了。但仍忍不住用湖南腔大叫:“莫得是有鬼啥?”不过,黎锦晖只有乖乖地掏钱结账。以后,再遇有与叶仲芳同席的饭局,黎锦晖小心了许多。他必定会先打一个电话到饭店,问清楚了子丑寅卯,才敢赴宴。

结婚是人生中相当得意的一件事情。何况这时候的黎锦晖又不缺钱。有叶仲芳这一路小祖宗领衔,欲闹一下黎锦晖的婚庆大喜,黎锦晖也不敢怠慢。于是,一代流行歌王黎锦晖,便在当年上海滩最豪华的酒店——华懋饭店,摆下盛宴,热情款待各路亲朋好友。这一点,对于徐来来讲,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徐来出生于上海的老城厢。过去上海南市老城厢出来的父母们,都是算盘打得呱呱叫的“门槛精”。所以,起先,徐父见女儿徐来领了一个可以做自己契弟的老女婿回来,他在暗地里嘀咕:呸,这戆头戆脑的“老湖南巴子”!

现在,黎锦晖在华懋饭店摆下宴席,令徐父在老城厢一带“扎足了台型”,左邻右舍都夸徐家的妹头会选老公,不再有人敢到徐家来“别苗头”。徐父觉得自己有面子了,对于老女婿黎锦晖的看法也就顿时改观了。徐来只要父母与夫君黎锦晖一起开开心心的相处,自己也就开心无限了。

黎锦晖自1921年到上海滩来闯世界,至此也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了,过去一向是东搬西挪的租房子住。现在,黎锦晖的口袋中有了钱,他为了表示自己与徐来白头到老做长久夫妻的决心,便一下子在英租界的施高塔路(今山阴路)恒盛里买下了两幢房子。

其中一幢,黎锦晖一度将之经营为自己与徐来的爱巢。那时候,英租界当局搞绿化,耽爱在这条近十米宽的静谧街道两旁,种上两排挺拔的白杨树。春秋的清媚时节,杨树枝繁叶茂,绿色无所不到。令从前蜗居于老城厢地区的徐来,恍然有一种缤纷灿烂的异致。

恒盛里是一条花园洋房式的里弄。出入其间的男人大多是西装革履,手里拿了一根斯迪克(stick)文明棍的绅士。女人的着装也多为西式时髦大衣,或者是剪裁得很有女人味的窄腰宽臀旗袍。过去,像沈钧儒、方光焘、胡愈之,以及章克标之类的文化人,都曾将其作为自己的栖居之地。

品相不到位的房客,徐来懒得租给人家。因此,另外一幢洋房,黎锦晖便交给了四弟黎锦纾去打理。黎锦纾讲:另外那幢洋房,紧靠着繁华商业区四川北路的北端,应该有无限的商机哦。因此,便撺掇黎锦晖投资了数百元,在其中开办了“明月音乐书店”。不过,这个时期,年轻的黎锦纾,经过二姐黎锦皇,二姐夫王人旋的一番引荐,心思显然是被农工党朋友们的政治主张所沉醉了。黎锦纾对于打理二哥黎锦晖的音乐生意,开始变得心不在焉。他把“明月音乐书店”经营成了第三党在英租界中的一个联络站。所以,这个书店是亏本的。

黎锦晖在筹备南洋演出的期间,曾经租用萨坡赛路290号作为一个排练的场所。此刻尚未退租,却已闲置不用。这样,黎锦纾便把它暂借给“第三党”的邓演达使用。邓演达于1930年8月9日,在这里召开了农工党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后来,参加过会议的“第三党”元老罗任一先生回忆说:“开会地址是借用黎锦晖的住宅,伪装宴客从午后七时开到十时。”

5

为筹备南洋巡演,黎锦晖一度临时组建过中华歌舞团,这使得黎锦晖初步掌握到了流行乐团的商业运行机制。因此,1929年冬,鸿运当头照的黎锦晖,便说服新婚妻子徐来一起动手实行“明月歌舞团”的组建工作。

黎锦晖总结以往做音乐的得与失,觉得办歌舞学校那类的东西太费时费钱了,资金的回笼很慢,以他个人的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因此,黎锦晖便与当时聚在上海的几个弟弟一起合计:不如建立一个精干的专业歌舞团。一则只要有演出的订单,歌舞团即有大把的现钞进帐。二则,遇上可堪造就的人才,也可采取传统戏剧班子以大带小、以老教新的传帮带老路子,不用专款请专业的教师授课,这就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说起来,黎氏八兄弟中,大哥黎锦熙为京城盛名远扬的专才,五弟黎黎氏八兄弟锦炯一辈子的爱好只有造桥。二人对于老二黎锦晖的轻歌曼舞之业没有兴趣插手。八弟黎锦扬,则岁数太小了一点。其他四位的兄弟,都曾经为黎锦晖的歌舞事业出谋划策过。三弟黎锦曜,他学的老本行本来是采矿专业。毕业后却一度为革命的激流所吸引,参加了时代的各种政治运动。后来,黎锦曜参加“秋收起义”,被地方民团抓住后押返原籍。黎氏家族的头面族人领衔为黎锦曜具结担保,黎锦曜才得以保释,交还父母,严加管束。不过,这样,黎锦曜在故乡却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便投奔了当时一起在北京的大哥锦熙、二哥锦晖。1920年,黎锦晖与名票友严菊鹏共同搞“明月音乐社”那个小型音乐沙龙时,黎锦曜心生好奇,便主动入会了。这一段日子,黎锦曜辗转于云南、宣化、开滦等地采矿。后来又曾经在天津造币厂做过事情。过得都不甚开心。因此,便转悠到了新婚的二哥黎锦晖小二嫂徐来处散一下心。后来,新组建的歌舞团大举北上。老四黎锦纾对于第三党的政治热情日益澎湃,暂时没有心思北上。因此,老三黎锦曜便自告奋勇地承揽起了黎锦晖的演出经纪事宜。六弟黎锦明原本是一位关心时势政治的作家。他的人生宗旨是“为苦难的人生而写,写人生的苦难”。为此,曾写出令鲁迅先生击掌赞赏的中篇小说《尘影》。可是,不久,黎锦明即因《尘影》一文的左翼色彩,而被国民党政府捕获了。他差一点就被对方拉上了刑场枪决。所以,老六黎锦明此番的身在上海,主要是为了躲避风雨交横的政治气氛。如此,当时的黎锦晖身边,加上原先就在上海的四弟黎锦纾、七弟黎锦光,形成了章回小说中五虎上将的阵势。诚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一家人也,这时候的黎锦晖颇有一点踌躇满志的味道。

黎锦晖提出:将新组成的歌舞班子重新命名为“明月歌舞团”。他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曾与人家清玩过一个“明月音乐社”的社团,很有意思,现在想起来依旧兴味盎然。四个小老弟中,真正懂音乐者,恐怕也只有“倔牛”黎锦光。于是,数兄弟一起为黎锦晖喝彩:“二哥,这名字取得带劲!”这招牌的事儿,便算是一致通过了。

其时,中华歌舞团基本的班底成员仍在,大家一时也未能找到好的出路。老帮主黎锦晖一声吆喝,恰似山东及时雨宋公明的再现江湖。徐来、黎锦晖是自家人,像黎莉莉、薛玲仙、王人美、王人艺、章锦文、张素贞、陶丽芬、顾梦鹤、严折西等一些黎家班底纷纷聚拢到了黎锦晖的身边。于是,未来对于黎锦晖,似乎又呈现出了一种金色熠熠的清真吉祥的颜色。

6

这一回,黎锦晖将“明月歌舞团”的演出市场,瞄准了中国的北方。打前站的黎家老三黎锦曜从北平给黎锦晖带来了利好的消息:北平的文艺界久已耳闻黎氏海派音乐的盛名。因此,北平的文艺界觉得,倘使可以促成黎锦晖的一次组团北上巡演,那未尝不是北方文艺界的一聂耳(后),王人美、于知乐、胡笳(前左起)件好事。于是,1930年4月,黎锦晖与三弟、七弟就领着重组的明月歌舞团,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北平。1930年11月,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于西单刑部街新落成的哈尔飞大戏院,举行了首场盛大的公演。

其时,黎锦晖对于北平普通市民的艺术口味心中虽然没有一点的底儿,他在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心下,依然定出了每场大厅按座次的好坏依次为3角、4角5分、7角,包厢则为3银圆、4银圆(按每人1银圆算)的较高票价。

黎锦晖不知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北方的娱乐品味与南方的是有侧重的。上海的娱乐是中西并蓄的。北平最盛行的娱乐享受则仍然是“听戏”(耽好京剧)。其时,北平最活跃的京剧名角如“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包厢票价,也不过是每人1银圆左右。要北平的市民们出京戏名角的票价来听黎锦晖辖下一帮小女孩的尖声细嗓的说唱,大家就觉得有一点货不对板了。

鲁迅既不喜欢京戏,也不喜欢黎氏音乐的演唱风格。尽管鲁迅与黎家兄弟的私交不错,甚至对于黎家的六弟黎锦明在文字上多有激赏,可是,鲁迅先生在听过黎家班子一两场不要钱的友情演出之后,仍然皱眉在日记上写下了自己对黎氏音乐的观感:听起来好像“绞死猫儿”似的,一点都不爽。因此,试演数天的票房收入,并不尽如人意。

老七黎锦光的脑袋瓜子反应很快。他建议黎锦晖:把北平的演出重点改在清华大学等一些的大专院校之中。

大学群体,在民国的数十年间,都应该是一个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新鲜群体。当年北方的文艺娱乐口味,要么是雅致的京剧,要么便是像“十八摸”等一些充满野趣的东北二人转节目。这使“轩轩韶举”的大学群体,在艺术的欣赏口味上,产生了些微的焦渴感。而黎派音乐吸收了西方爵士乐动感十足的特点,兼具中国民间音乐的风神清令,一时,令这一班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年轻大学生们产生了一种灿烂若披锦的新鲜感。因此,便在大学校园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明月歌舞团”在大学校园中的演出,虽然讲是叫好又叫座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年年轻大学生们的整体经济实力是十分有限的。黎锦晖在各大学校园中的门票,便不得不采取大折扣销售的竞争策略。如此,“明月歌舞团”的票房收入,似乎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三弟黎锦曜便又为歌舞团筹备了一个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巡演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并签订了演出合同。

按照正常的演出步子,明月歌舞团此番的北方巡演,大约需费时数月。演出的线路,是一个从北平、天津至大连,再至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城市,然后杀回到天津、北平挽回票房的大循环公演活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黎派音乐继上次南洋巡演之后,又一次颇具影响力的国内公演。徐来这一次随团,因为已经有了身孕,主要的演出任务便让给了王人美、黎莉莉等更年轻一些的女孩子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