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8184800000001

第1章 广州十三行的盛况

伍秉鉴(1769—1843年),字成之,号平湖,别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伍国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商名叫“浩官”。该商名一直为其子孙所沿用,成为19世纪前期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

提起伍秉鉴,不得不提起广州十三行。所谓的“十三行”,实际只是一个统称,并非是13家,多时可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家。由于当时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国外通商,因此这些商行便享有垄断清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绸等国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织,故“广州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

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广州十三行”中也涌现出了一批豪商巨富,如潘振承、潘有度、卢文锦、伍秉鉴、叶上林等,以至于当时就流传有“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的说法。在现在看来,这些行商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鸦片战争前,洋船每年到港多达200艘,税银也突破180万两,单单一个广州十三行就向清朝政府缴纳了全国40%的关税。因此,当时的十三行也被世人称作清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行商们更是因为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而深受外商的欢迎。随着财富的积累,广州十三行中涌现出了一批以怡和行、同文行、广利行、义成行为首的著名商行。

据历史记载,当年瑞典的商船“哥德堡”号就与广州十三行有着密切的商业来往。如今,在瑞典哥德堡图书馆仍保存着一张1742年1月17日“哥德堡”号第二次离开广州时广东海关发放的船牌。在这张船牌上,详细地记载了“哥德堡”号离开广州时的装备情况,上面记录着:“番梢”即船员120人,剑刀30口,大炮30门,“鸟枪”30支,火药10担,弹子300颗。同时,在这张船牌上还写明了“哥德堡”号应该缴纳的一切税款,并且注明这些税款已经缴纳完结,假如在离开广州港后遇到风浪等特殊情况,漂流到其他省份,凭着这张牌照各“关津要隘汛防处所”也不得“重征税饷,留难阻滞”,而且“其随带防船火炮器械”已经“按照旧例填注牌内”。据说,当时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八位数遗产的“千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特,靠的就是与广州十三行做生意发了大财。后来他在曼哈顿囤积地皮,成了美国首富。

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行的业务,伍家的事业也开始快速崛起,伍秉鉴成为了广州行商的领头人——总商。在经营方面,伍秉鉴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依靠超前的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他还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同时他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