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8184800000038

第38章 叶氏义庄与澄衷中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叶澄衷生命的最后一年。从咸丰三年(1853年)他告别母亲,告别家乡来到上海滩谋生,到此已经整整47年。47年来,叶澄衷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在黄浦江的风浪中搏击,在风起云涌的商海中驰骋,实现了人生的辉煌,见证了上海的兴衰变迁,为上海的繁荣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一个人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也不可能带到另外一个世界。人总要留下点什么,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一向健康的叶澄衷在这一年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不见好转。这使他感到时间紧迫。

一直以来,叶澄衷的心头都萦绕着一个问题,这就是,镇海沈郎桥叶氏家族有几百户人家,除了小部分人生活充裕外,还有很多叶氏族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如何使整个叶氏家族的人生活上都有保障,就成为他心中的一件大事。

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家乡苏州举办义庄救济同宗的事迹,对他影响很大。他想效仿这位先贤。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仁宗时的著名宰相。从小家境贫寒,刻苦自励,曾经立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誓言。做官以后,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自励,以“为天下事奋不顾身”而成为古代文人的表率。不仅如此,在慈善义举方面,范仲淹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1050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官回乡闲居,其间他没有因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自怜自惜、消沉抱怨,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家族中贫苦人的生活。当他看到这些同族同宗的人们因为贫穷而生活没有着落时,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悲悯之情。于是他慨然捐田1000多亩,建立义庄,用这些土地上的地租收入赡养同宗族中贫苦的成员。为了使义庄能够长远地维持下去,他给义庄订立了严格的管理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使义庄的救助适得其所,既不能使人冒领救助,也不让需要救助的人贫寒无告。后来,范仲淹的后代们继承祖先的遗德,不断完善和维护义庄的财产和管理,使得范氏义庄一直延续了800多年,一直到清代末年还在继续。范氏义庄的建立和持续,是我国慈善史上的大事,也是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光辉典范,在官方和民间都有良好的口碑。苏州距离上海不远,对于范氏义庄的情况,叶澄衷是早有耳闻并歆慕已久的,所以在自己的花甲之年,他决心以古人为榜样,以自己的力量在家乡兴办叶氏义庄,以救助同宗族中的贫寒者,使他们免遭饥寒之叹。

于是,叶澄衷给在乡下的族叔叶志铭写信,陈述自己的心愿,请他主持叶氏义庄的修建。

1899年9月30日,叶澄衷受上海知县王豫照之请,参加了沪上名流座谈会,商讨捐资修建医院事宜。在叶澄衷的带动和倡导下,上海各界人士纷纷捐款,用捐助所得修建了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医院——上海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的事情议定之后,叶澄衷还有一件放不下的心事,这就是他一直想创办一所学校,但因为没有考虑成熟,所以也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叶澄衷为什么想创办一所学校呢?这和他幼年的经历有关。幼年时私塾读书的美好回忆一直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里,后来的被迫失学就成了他心中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所以他想着自己发达以后,一定要创办一所学校,让穷苦的孩子都能上学。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次叶澄衷和樊菜他们到张家浜(今上海新建路一带)去考察义昌成商号的选址,路上看到一群孩子在河边玩耍,此时正值河潮初涨,叶澄衷怕孩子们出事,就劝他们离开河边,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去。哪知那些孩子不但不听,反而破口大骂,骂叶澄衷多管闲事。叶澄衷一方面为自己的好意得不到孩子们的理解而懊悔,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些孩子现在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就会是一些不懂文明礼仪的野蛮人。因贫穷而得不到教育,更加愚昧,愚昧又会加剧贫穷。贫困的人总是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难以摆脱不幸的命运。

他决心创办一所从蒙童开始接受教育的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从小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识礼。他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以前无暇实施,现在病重,深恐去日无多,便乘着头脑还清醒,给他的慈善机构“怀德堂”的董事们写了一封信,诉说办学初衷。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初三(1899年11月5日),叶澄衷在老顺记安然去世,永远地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和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店铺商号。

在他去世的第二年,“澄衷蒙学堂”开始兴建,1901年正式招生开学。当时,清政府的督学部颁发给学堂“启蒙种德”匾额一块,是光绪皇帝的御笔亲书。

澄衷蒙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为刘树屏,不久即因为在南洋公学任职而辞去澄衷蒙学堂的职务,并推荐好友山阴蔡元培担任澄衷蒙学堂的第二任校长。

蔡元培为学校制定的校训是“诚朴”二字,即“诚信”“朴实”之意,这既是对学校创办者叶澄衷高贵品质的赞扬表彰,也是对就学于澄衷蒙学堂的学子们的基本要求。

澄衷学堂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物,有胡适、竺可桢、乐嘉陵、倪征燠、李达三、陈秉权、于崇文等。

著名学者胡适进校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若干年以后撰写的回忆文章中,他对澄衷学校的学习生活依然记忆犹新,以《管理严肃,考试认真》为题,写下了一段充满感情的文字:

我进的第二个学堂是澄衷学堂,这学堂是宁波富商叶澄衷先生创办的,原来的目的是教育宁波的贫寒子弟;后来规模稍大,渐渐成了上海一个有名的私立学校,来学的人便不止于宁波人了。澄衷共有12个班,课堂分东西两排,最高一班称为东一斋,第一二班为西一斋,以下直到西六斋,这时候还没有严格规定的学制,也没有什么中学、小学的分别。用现在的名称来分,可算前六班为中学,其余六班为小学。

澄衷的学科除国文、英文、算学之外,还有物理、化学、博物、图画诸科。分班略依各班的平均程度,但英文、算学程度过低的都不能入高班。

我初进澄衷时,因英文、算学太低,被编在东三斋(第五班),下半年便升入东二斋(第三班),第二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升入西一斋(第二班)。澄衷管理很严,每月有月考,每半年有大考,月考大考都出榜公布,考前三名的有奖品。我的考试成绩常常在第一,故一年升了四班。我在这一年半之中,最有进步的是英文、算学。教英文的谢昌熙先生、陈诗豪先生、张镜人先生,教算学的郁耀卿先生,都给了我很多的益处。

澄衷的教员之中,我受杨千里先生(天骥)的影响最大。我在东三斋时,他是西二斋的国文教员,人都说他思想很新,我去看他,他很鼓励我,在我的作文稿本上题了“言论自由”四个字。后来我在东二斋和西一斋,他都做过国文教员。有一次,他叫我们班上买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这是我第一次读《天演论》,高兴得很。他出的作文题目也很特别,有一次的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我的一篇,前几年澄衷校长曹锡爵先生曾在旧课卷中寻出,至今还保存在校内),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小孩子能发挥的,但读《天演论》,作“物竞天择”的文章,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

……

我在澄衷只住了一年半,但英文和算学的基础都是这里打下的,澄衷的好处在于管理的严格,考试的认真。还有一桩好处,就是学校办事的人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功课和品行。白振民(总教)先生自己虽不教书,却认得每个学生,时时叫学生去问话。因为考试的成绩都有很详细的记录,故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容易知道。天资高的学生,可以越级升两班,中等的可以半年升一班,下等的不升班,不升班就等于降半年了。这种编制和管理,是很可以供现在办中学的人参考的。

胡适的这篇回忆文章,对母校充满了眷恋、怀念和感激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文章,我们似乎感同身受地领略了澄衷学堂先进开放的理念、严谨刻苦的学风和庄严神圣的使命,不由自主地对澄衷学堂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升腾起一种深深的敬意。

叶澄衷虽是一位商人,但他身上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刻苦勤奋,坚忍不拔,诚信经商,致富不忘造福桑梓、施惠于民。他虽然不是范仲淹这样的士大夫,但他们的胸怀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