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8184800000043

第43章 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

盛宣怀把教育视为兴国之本。在办理洋务事业中,盛宣怀深感“每逢办理交涉,备尝艰苦”,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盛宣怀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最初他创办了一些附属于企业的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随着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世纪90年代初,盛宣怀开始提出要办正规的学堂,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作为洋务运动的起源地,兴建起许多学堂。维新运动之后,天津兴办的新学,已经在各通商口岸中位居第一。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新学中寻求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方法,开始兴办西式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就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

1892年,盛宣怀出任天津海关道,与当时在天津主持中西书院的美国教育家、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丁家立常研讨办学之事,并着手筹办一所新式学堂。1895年春,盛宣怀将经过详细研究、讨论制定的实施计划向李鸿章禀请具奏。9月19日,盛宣怀拟定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递交给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王文韶将盛宣怀的方案改为《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上奏朝廷。

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批准了盛宣怀的奏章,下令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洋大学,1913年改称国立北洋大学),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今海河中学一带)。10月2日,也成为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盛宣怀由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校长。

北洋大学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在当时,北洋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北洋大学堂从一开始就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堂分别设头等班(相当于大学)、二等班(相当于大学预科),学生除学习语言文字外,主要学习理工知识。头等班又分为律例、矿务、制造3个专科,用以培养专门人才。1897年,北洋铁路学堂并入北洋大学堂后,又增加了铁路科。北洋大学堂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理工科大学。同时,北洋大学堂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设置法科的新式大学,开创了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

盛宣怀推崇“以致用为本”的西学,在“经世致用”的思想下敢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藩篱,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革传统教学内容,加重西学课程的比例。第二,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制度。第三,采用新的管理模式。盛宣怀参照西方,在学校中设置了督办、总理、监院、总教习、提调等人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并增设文秘、会计、图书管理员、校医等。这些教职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已具现代学校管理模式的雏形。

盛宣怀对新式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给学堂的学员定下了严格的规则,要求学员一定要钻研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绝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另外,盛宣怀对外语学习的看法非常难得,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

1899年,北洋大学堂第一届学员毕业了。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法律专业的王宠惠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

选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北洋大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01年,盛宣怀通过南洋公学选送北洋大学堂第一批学生赴美留学。这是中国首批出国留学生,是中国高等学校留学教育之始。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作为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受到天津大学师生的纪念。在200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盛宣怀的蜡像在天津大学落成。

1896年,盛宣怀的事业重心南移上海。这年,时任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怀上奏朝廷,呈请在上海设立“专学政治家之学”的南洋公学,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

“公学”这个名称,是由盛宣怀参照国外惯例而定的。经费由盛宣怀主管的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两家捐助,每年10万两白银,这也是向外国学来的。当时在西欧一些国家,学校的经费就是半由商人资助(公助)、半由官方付给(官捐),统称“公学”。当时我国海岸线的划分,黄海、渤海称为“北洋”,而长江口以南(东海在内)直到福建、广东称为“南洋”,所以盛宣怀在上海新办的学堂称为“南洋公学”。

盛宣怀期望把南洋公学办成培养内政、外交、理财三事之教授的正规大学。南洋公学的宗旨为: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柢为基础,以西国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为指归,略仿法国国政学堂之意。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盛宣怀看到洋务派开办的各类学堂、培养的学生只能满足洋务运动技术层面的人才需求,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培养具有新式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南洋公学的创办,已经超越了实业的视野,考虑了满足晚清朝廷更广层面、更高层次的人才需求。

南洋公学诞生后,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他聘请同乡何嗣煜担任总理(校长),又聘前南京汇文书院院长福开森担任监院(总教习)。从1896年至1905年,盛宣怀一直任南洋公学督办。在此10年间,他是公学校务的最高决策者、最高主管人。10年里,南洋公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走过了一条巩固、发展、壮大之路。所有这一些,都与创始人盛宣怀苦心经营、执著追求密不可分。

南洋公学作为我国近代第二所大学,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许多开创之举:首立师范院,初步奠定了我国近代师范的雏形;公学一改清朝的旧教育体制,参照西方的办学体制设立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相当于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开创了大、中、小学三级分层办学的先河;拟定《南洋公学章程》,采用分年级按班级授课制,为我国教育有系统、有组织之肇始;师范生自编写的《蒙学课本》,成为我国最早一本近代教科书。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就产生了学校,有了专门的教师。但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却是近代社会开始才有的。盛宣怀认为,“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在租借的上海徐家汇民房中正式开学上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从无到有,意义非同寻常。由于师范为教育之本,南洋公学师范生又是日后办学的生力军,其地位相当重要。因此盛宣怀对师范生寄予了很大希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下,盛宣怀为师范院制定了“明体达用,勤学善诲”的培养目标。

1897年3月,南洋公学师范院在盛宣怀的主持下举行第一次招生考试。各省纷纷前来应试者数千人,多数是贫寒子弟和愿舍弃科举仕途的有志之士。经过严格挑选,第一次录取师范生40名。公学给师范生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师范生入学后,食宿杂费均由学校供给,每月还按层格发给津贴,一层格每月津贴银6两,进一层加银1两,加到10两为止。另外,对学习成绩优良者还有奖学金。1903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停办,前后总共7年,培养学生71人,其中包括吴稚晖、钮永建、白毓(雅雨)、章宗祥等。南洋公学师范院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初步具备了近代师范教育的雏形,揭开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序幕。对于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来说,南洋公学师范院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校,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谱写了中国有史以来教育的新篇章。

在盛宣怀档案中,有一份“南洋公学特班生成绩表”。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所设的学科是务实而有效的,比如设有外文、法律、理财等专业。在盛宣怀档案中,还有一份由他本人所写的《奏陈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请旨遵行折》,陈述了在南洋公学中设置特班的用意:“变通原奏速成之意,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以为有志应经济特科者预备之地。”邵力子、李叔同、黄炎培等均为此班学生。

1912年,南洋公学改称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及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成为交通大学,分别称各校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唐山学校及北京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