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代表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张謇感到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允许日本人于内地开机设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外洋之工巧于华人,外洋之商本厚于我国”,“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1895年,张謇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写了《代鄂都条陈立国自强疏》,深刻阐述了发展工业、富民强国的设想。这年夏天,张之洞调任两江总督,张謇向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想法,张之洞非常赞赏。同年,张之洞委派张謇创办通州实业公司,“总理通海一带商务”,张謇决定根据通海一带“亚洲产棉胜处”的地理条件,兴办纱厂,并命名为“大生”,意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但是创办纱厂并不是一帆风顺,张謇遇到的艰难曲折实非他所预料。
1895年冬天,张謇开始集资办厂,将大生纱厂定为商办。可是从1895—1896年,虽然官府出面劝导和董事奔走游说,但是,那些拥有良田数万亩的大地主都以“来年入股”相推脱,即使勉强入股也不肯多出,最少的只有37两,张謇对此十分感叹“通州风气未开,见闻固陋”。没有办法,他只好求助于上海,数月沪通往返,他最后确定了六位董事:海门沈敬夫、陈楚榆,通州刘一山,福建郭勋,浙江樊树勋,广东潘华茂。彼此商定沪董三人负责在沪筹集40万两,通董三人在通筹集20万两,共计60万两,张謇还邀请他们来通州考察,大家看到通州离通扬运河和长江港口很近,交通很方便,几个人都赞叹这里是办厂的风水宝地。
1896年秋冬,纺织行业却突然出现了塌市,许多外国的纺织品积压上海,洋商都降价销售,这对中国的纱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许多纱厂都倒闭了。潘、郭等沪董望而生畏,由原来认集40万两缩至25万两,不久又缩至16万两,但是拖了两三年,张謇也没有见到分文。通州的集资也十分缓慢,张謇为此“彻夜不寐,绕屋而走”。没有办法,张謇只好求助于张之洞和刘坤一等地方大员。很快张、刘两人就答应支持张謇。
其实张之洞和刘坤一支持张謇有他们的想法。张之洞早在1893年就准备在武汉办纱厂,向英国购买了四万八百枚纱锭,但是纱锭到了上海,张之洞却因为资金短缺,办厂之事不了了之,他不愿任由那些纱锭放在杨浦码头风吹雨淋,一直想找人领办,但是没有人来承领。现在张謇要求政府支持办厂,张之洞正好把这批纱锭作价给他。1896年11月,由江督刘坤一指使,江宁布政使兼商务委员桂嵩庆与张謇签约,把这批原价70万两的纱锭,作价50万两,作为官本入股,这样张謇共筹集资本近60万两,他以为自己有了60万两,沪董一定会集出40万两,但是沪董听说官商合办,立即全部退出。他再次求助于桂嵩庆和上海的通商督办盛宣怀,桂、盛两人答应为他另筹流动资本。张謇接到消息,非常高兴,他说:“此真挽救之一大关键也。”
1897年12月,大生纱厂破土动工,开始基建,运输、材料费用开支很大,张謇盼着桂、盛两人的支持,但两人却根本不兑现说过的话。没有办法,张謇只好去上海集资,来往的路费,都是他卖画所得。
经过一年的奋斗,1898年年末,大生纱厂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等到装机,张謇才发现官股的四万钞锭机件因为长期风吹雨淋,十分之三四都已经锈烂了,向江督要钱进行购补,但只是答应支持而无钱可支,商本又短缺,但是张謇还是想办法购买配件修补完备,并且开始着手收购棉花,但是经费成为张謇心头的一块石头。
张謇万般无奈之下,向两江总督刘坤一辞职,同时表示如果纱厂走投无路,他将要把此厂转让给日本人,刘坤一最后根据张謇的提示,要求通州地方政府调拨8万两给张謇,但是通州知州汪树棠却故意刁难张謇,他把原本给秀才和举人参加乡试的津贴费拨给张謇,引发了当地300多名秀才联名递文指责张謇,弄得张謇十分被动。汪树棠还以张謇集资为由,动用差役,明火执仗向民间逼索,引起老百姓对张謇的不满。一时间民怨鼎沸,谣言四起,张謇连忙求汪树棠不要再集资了。拨借公款遂成泡影。
为了保住纱厂,张謇不惜挖肉补疮,把已经购进的价值8万两棉花运到上海变卖,但是所得很快就用尽了。机厂开工后,资金更是紧张,张謇请求刘坤一另派人接办,但刘坤一没有答应。张謇没有办法,只好招租,他与上海商界巨子严信厚等人合谈,但是沪商提出的条件他实在无法接受。在上海两个月,张謇百计俱穷,由于忧急,他的嘴上起了血泡,弄到最后,他连旅费都成了问题,只好靠卖字筹措。这时候,他的得力助手沈敬夫写信告诉他,“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至不能有花纺纱,则停车闭厂,以还股东”。这时,已是1899年5月,江南正是闷热的梅雨天气。谁知这时市场上纱价已经开始上扬,张謇的纺纱售卖计划竟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当年竟然获纯利3.8万余两,第二年更获11.8万余两。纱厂的收益已经可以保证纱厂的正常营运。
张謇满怀喜悦前往江宁拜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张謇高兴地告诉刘坤一:“纱好地也,气转天也,人无与焉。”刘坤一称赞这都是他的功劳。张謇推脱说:“办事皆董事及各执事,謇无功。”刘坤一说:“不居功,苦是要吃的。”张謇说:“苦是要吃的,亦无所怨。”
但是张謇真是无怨吗?他在纱厂正常营运后,授意别人画了四幅画:《鹤芝变相》(“鹤”指潘鹤琴,“芝”与郭茂之的“之”谐音)、《桂杏空心》(“桂”者桂嵩庆,“杏”者盛宣怀字杏孙)、《水草藏毒》(“水”影射汪树棠,“草”暗示黄阶平)、《幼小垂涎》(“幼”指沪商朱幼鸿,“小”者严信厚字小舫),并让人把画挂在纱厂办事厅内,以此让自己和全厂同人时常回想办厂的艰难,激励鞭策大家。
1903年,大生纱厂的纱锭和资金已经比开办之初分别增加了100%和238.7%。1907年,大生纱厂开办第二纱厂,该厂投资83.6万余两,大生纱厂步入了它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