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浩瀚的书海,有时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用自己的两只眼睛去看。其实,对于读书方法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收获,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得到真正有用的知识。那么,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取得“真经”呢?
我国著名的当代作家秦牧,知识渊博、博览群书、妙笔生花,并擅长写优美隽永、色彩明丽的散文。他在长期的读书、创作生涯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牛食”、“鲸吞”的读书方法就是其中一例。他主张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他告诉我们:精读,就要像老牛吃草那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而泛读,就要像巨鲸吸水那样,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这两种读书方法不能偏废,要巧妙地结合,甚至可说这是一种读书的艺术。
对于那些有价值的知识都应该掌握到极致,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刍”,做到精熟于心,吸收消化。秦牧指出在运用“牛食”读书法时要尽量慢慢读,边读边温习。如果把应精读的东西运用老牛吃食的方法,那么难以消化的东西也会变得非常容易消化了,难以吸收的东西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吸收了。对于有些读物,例如小说、故事类的书籍,就应采取泛读的方法,迅速浏览,排除书中过多的“水分”,吸收书中的精华。秦牧强调在运用“鲸吞”读书法时,要尽可能快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有时可以进行“跳读”。秦牧每天在阅读杂志和报纸时,总是迅速地翻过,只把有价值的东西浏览一下。
正如小学课本《鲸》里所说的那样,鲸把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排出。“鲸吞”读书法,需要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杂志、报刊等,收集信息、启迪思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秦牧之所以会主张两种读书方法相结合,就是因为书海茫茫,人生苦短,应付不过来。对于那些必须学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一个浮光掠影的印象,无法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把两种读书方法巧妙地结合,既能博览群书,又能掌握根本性的学问,可以做到一专多能。
对于我们来说,应好好学习、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对一些佳作、精彩片段应熟读精思,打下一个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于某些没有太大价值的读物,应快速浏览,丰富一下精神生活就可以了。
读书不仅需要强烈、浓厚的读书兴趣,还要了解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很多书看上去简约朴质,却含蓄隽永,只有冷静分析后才能深微发幽、领略宏旨。想领略其宏旨,需要有持久的毅力和耐性,不能浅尝辄止、贪图近利。
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品有《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论古人的智慧》、《论说文集》等。
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不仅在人类哲学上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在神学、文学、法律以及自然科学领域都有研究。他还曾担任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职务。
培根一生所读的书籍非常多,在阅读各种书籍的时候,培根往往采用不一样的方法。他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因此,他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书,他认为,不一样的书给人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因此,培根在读书的时候,有些书只读其中一部分,有些书只大概地浏览一下,有些书则不仅要通读,而且要细读、反复研读。
数学家王梓坤说过,读书要选择。
在信息社会,图书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有的书可仔细研读。保存一辈子;有的书只可看几年,社会环境一变,就不值得看了;有些书只可看几小时,用来消遣和娱乐;有些书则根本不值得一看。即使是好书,也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可能全部读完,因此,一定要对自己阅读的书籍加以选择。如果每一本书都要认真地读,你这一辈子根本没有时间再做其他的事情了。因此,读书要看是什么书,不同的书要采用不一样的读书方法。
我国历史学家陈垣在读书的时候有个方法就是“三分类”,他根据书的内容和用途,把书分为三类:一类是需要熟读背诵的;二类是要仔细浏览的:三类则是一般的浏览。
他是这样说的:“书并不都是要仔细念的。有的是供浏览翻阅的。有的是供参考备查的,有的是需要熟读记诵的。有的书要必求甚解,有的则可以不求甚解嘛!”
这样,陈垣在年轻的时候读了许多书,读书的量很大,有些书读得也非常精。直到老年时,一些历代的名篇他仍然能够背诵出来。90岁时,他还能把骆宾王的《讨武后檄》从头到尾背得一字不差。
一个想要真正学到知识的人,不仅要学会精读,也要学会泛读。现代著名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读书时总是先浏览一遍,对其中特别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遍,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遍,最最喜欢的便一有时间就看。这样,他看过的书不仅很多,而且有些书读得非常精深。
在读书的时候,你要学会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既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少量的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这样,你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精读与泛读的读书目的是不一样的。
精读是为了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学习和生活:泛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因此,在精读的时候,一定要力求弄懂各个知识点,不要放过一个疑点和难点,甚至要细细品味辞藻;在泛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一目十行,大量吸收各种信息和资料,对于一时无法理解的内容也可以暂时跳过。
在实际阅读的时候,精读与泛读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在读一篇经典的著作的时候,你可以先泛读,然后精读。可见,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读书的目的来合理分配精读与泛读。
因此,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读书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具体是该精读还是泛读,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