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人类发展的财富,学习是获得这些财富的手段,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财富,我们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即使从零开始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他人,获得更好的成绩。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认为登上仕途是取得成功的好方法。尤其是古代,年轻人把升官发财求得功名当成是读书的唯一目的。走向仕途,求取功名,道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古往今来奔向仕途的人们,大多数人都走这条路,那就是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哪怕再苦再穷,也要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读不起书,但他又十分喜欢读书。10岁时,范仲淹的一个亲戚知道他爱读书,就帮助他,在一座大山的庙里,请求和尚收留他,让他住在和尚的宿舍里读书。
范仲淹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夜以继日地苦读。他家里没有钱给他买米,范仲淹经常吃不饱饭。每天只用一点点米煮粥喝。范仲淹的同学发现他每天都喝粥,就把这事告诉父亲。他父亲说:“这是个将来很有出息的孩子。你把我们家里好吃的东西送给他一些。”范仲淹的这个同学就把家里的好菜好饭给范仲淹送去。
过了几天,这个同学发现他送来的饭菜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就很不高兴地问范仲淹:“我的父亲听说你的生活很清苦,特地让我送些饭菜给你,你竟不肯吃,这是什么意思?”范仲淹说:“我多年喝粥,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享受好的饭菜,以后吃不了苦怎么办?”
范仲淹就这样昼夜不停地刻苦读书十余年,每天靠喝两顿稀粥度日,5年未解衣就寝,专心致志,读书成材。后来终于成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名垂青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的名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仕途还是商道,人们都把知识看成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阶梯。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才有功成名就的希望。如果读书不多,又想一举成名,可能性是很小的。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读书人越来越多。
从古人讲起,姜尚八十渭水遇文王,被周文王重用,又被武王尊为“亚父”,如果姜子牙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满腹的治国、兵法知识,至死也不过是渭水边上的一个渔夫而已。知识的积累使他由渔夫一跃成为周朝开国功臣。
三国时期有名的诸葛亮,本来是卧龙岗上的山野村夫,可是因为他学富五车,有过人的知识,才华之高惊动了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卧龙岗上村夫多得是,除了诸葛亮以外都默默无闻,一生都只是个村夫罢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度被一些青年朋友奉为弃学从商的偶像,其实如果他对计算机不够了解,没有程序设计的知识,怎么会毅然退学呢?有知识的人才敢冒险,才有资本冒险,才有抓住成功的可能。
就像炒股一样,看起来股票无非是低买高卖,其实其中的知识也是很深奥的,真正能从中获利的只有那些有丰富的炒股知识的人,凭运气炒股票很容易一无所获。凭运气改变命运的人也有,但是很少,而且如果什么知识也没有,一无所长,这样的人就算是碰到了好运气,最终也只能是两手空空。
1996年,连高中都没上完的张立勇到清华大学食堂做了一名卖馒头的临时工。清华园里的学术氛围让张立勇非常向往。下了晚班后的张立勇总是匆匆赶到教室聆听大师们的讲座。因为下班时间总在晚上8点以后,很多讲座张立勇只能站着听到结尾,但是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在一次次的讲座中,他吸收着清华大学土壤中的学子精神,他将个人的一个普通厨师和打工者的生活融入了清华丰富的校园生活中。
在清华工作一段时间后,张立勇决定把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学习的突破口。他制订了一个时间表:早上6点必须起床;6点15分至6点半跑步;6点半至7点背英语;7点至7点15分刷牙、洗脸;7点15分至7点半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单词;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至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就是在这样的时间安排下,他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他积极参加清华大学的英语协会,或者光顾校园里的英语角,一开始和大家交流的时候他显得很拘谨,生怕别人笑话,但是他听英语角的同学说,学英语一定要张嘴说,就像刷牙一样,刷牙之前得张嘴,所以就不管自己说得好与坏,都大胆地说出来。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张立勇可以十分流利地讲英语,而且还可以跟许多外国朋友对答如流。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他决定报考英语四、六级,他要获得一个权威的认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从2000年到2001年,一年多的时间他陆续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均以80多分获得通过,接着又考了托福,没想到:托福一共670分,他竟然考了630分。
一时间,在清华大学的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经过努力,张志勇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被团中央树为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并成为航空工业出版社《三导自考丛书》的代言人。
知识可以让我们拓展眼光,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我们平时会因为多做一件事而愤愤不平,却不想它能给自己带来一次学习的机会,为我们的发展铺路搭桥。我们平时会因为公司提供培训而大皱眉头,却不知它是让自己获得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如果我们认真地参加公司的每一次培训,如果我们愿意把平时不懂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设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