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意志:激发意志的力量
8243500000041

第41章 在重压之下奋发图强

某天一个商人来到市镇,他知道几天之后有特别便宜的商品出售,就留在那里等大减价的日子来临。但是,他带着许多现金,放在身边很不安全。

于是,他悄悄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挖了一个洞,把钱都埋藏在地下。可是,第二天回到原地一看,钱却不见了。

他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想到,也许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人,从墙洞中看到自己埋钱的情形,然后就挖走钱了。

他来到房前,客气地询问屋子的主人:我想请教你一件事情,我是特地来本镇进货的,带了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银币,另一个是800个。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但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房子的主人回答说:“如果我是你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埋在小钱包的地方。”

这个贪心的人看到商人一离开,便把挖来的钱包放回原来的地方。商人回头立刻挖起钱包,完整无缺地找回了自己的钱币。这位商人,第一次丢失了钱包,可以说是遇到了一次挫折,但是,他就是利用这一次挫折重新找到了钱包。这可以说是一个利用挫折的好例子。

挫折对于不争气的人来说便是一场灾难。挫折可以毫不留情地撕碎他们的各种幻想,湮没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如果剥夺了这些人的幻想和希冀,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一无所有。

不同的是,挫折对于争气的人来说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涟漪,他们越是受挫折,越是发奋图强。挫折激发了他们内心中无比强大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他们便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俊怀,就有一种愈挫愈坚的精神。1983年,郑俊怀被任命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的厂长,那时候厂里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混乱……几乎濒临倒闭。

可是郑俊怀对此没有丝毫的顾忌,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全厂职工的支持,不怕这个厂不旧貌换新颜。上任伊始,郑俊怀先为企业规定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使企业很快走上了发展正轨。接着,他把生产新产品作为事业发展的突破口。为了确保新产品在春节期间上市,腊月二十八,郑俊怀和工人们都不休息。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的新产品一毛钱一支的奶油冰棍终于面市了。可是在市场上,这种新产品却不受人们喜欢。

遇到这种情况,职工们的情绪非常低落,没想到自己的心血就这样白白花费了。郑俊怀安慰他的职工们说:“这算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大事,做大事就不能向困难低头。自古以来,哪个做成大事的人没有经历过失败?”他的鼓舞使工人们又重新振作起来。与此同时,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所在: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开发出新的高质量的乳制品,而不是一毛钱一支的奶油冰棍。

1984年正月十五,当别人都沉浸在家庭团圆的幸福中时,郑俊怀却独自一人到上海考察冷饮市场和生产设备去了。在那里他看上了一种生产雪糕的设备,但是这种设备非常抢手,即使付现款也得等一年才能提货;并且当时的回民奶食品总厂根本就没有钱。这个难题摆在了郑俊怀面前。

郑俊怀马上返回呼和浩特向银行要求贷款,可是他的厂是个小厂,又面临亏损,企业信誉不高,银行拒绝贷款给他。

但是郑俊怀并不罢休,他每天都在银行里死缠硬磨,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他这种执著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农行领导,他才贷到了10万元资金。贷到款后,郑俊怀马上派两位厂领导去上海。这两位厂领导走之前对郑俊怀说:“我们一定尽力把设备买回来。”郑俊怀生气了:“把‘尽力’那两个字去掉,你们一定要把设备买回来。”两位厂领导犯了难,说:“人家要是不卖呢?”郑俊怀说:“我怎么把款贷出来的,你们就怎么把设备买回来。”两位厂领导茅塞顿开,到了上海后不辞劳苦,一遍一遍地找厂家,这家厂的厂长终于也被打动,卖给了他们设备。

设备到达厂里后,郑俊怀为了抢时间不分昼夜地与工人们并肩作战,不到一个月,设备就安装完毕。靠这套日产雪糕10万支的设备,回民奶食品总厂当年的利润达到了10万元。不仅鼓舞了职工们的信心,更使郑俊怀的企业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怀揣锲而不舍的信念,争气的郑俊怀不仅挽救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厂子,而且使之变为闻名全国的特大型奶制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