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生来为胜战。
全国主战场的中原大地,1947年8月国共双方形成僵持状态后,粟裕一直苦于找不到打大仗的机会,他一向大得惊人的“胃口”自然“饿”得难受。
他麾下的野战军,曾经纵横华东大地,何等辉煌!
苏中七战七捷首获全国“金牌”,让毛泽东吃了一颗打赢蒋介石美械装备的定心丸。
随后,宿北鏖兵、鲁南田猎、莱芜逐鹿、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精彩纷呈,每战必成经典,成千上万蒋介石看家护院的王牌部队,纷纷化为乌有,成为南柯一梦。
粟裕以神鬼莫测、出神入化的招数,打得英雄半世的蒋委员长没了半点脾气,高傲的头颅缩下了大半截。
但此一时,彼一时,到了中原后,交了昂贵学费的蒋介石也学乖了。他将九十个旅的精锐组成六个机动兵团,避实击虚,在各个要点之间往返驰援。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人马若是分兵作战,则各自“本钱有限”,难获“大块吃肉”的全胜;如果等三路集中,又常常失去战机,看好的“大鱼”早就摇头摆尾,溜之大吉。
中原战局就此僵持下来,双方势均力敌,你奈何不了我,我也不能把你怎么样,都别想占到对方的便宜。似乎只能苦熬时日,好比两支力量相当的拔河队伍,等着对手松劲、泄气的时候。
但粟裕没有消极等待,他不相信上帝会仁慈地垂下橄榄枝。
他在苦苦思索。
最后的结论是:“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他做了这样的估计:只要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就能在中原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全国政局也将迅速变化,战争即可迅速获得全胜。
长达几个月的思索后,粟裕在这年12月将结论归纳总结,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他后来回忆说:“作为战区指挥员,应不断地研究、分析敌我力量的对比变化,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敢于适时地把战局推向新的水平,而不能坐待条件完全成熟。从孟良崮战役到豫东战役,再到淮海战役,都使我体会到这一点。”
能够这样思考,如果粟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显然就是主动想事的最优秀表现了。
但要不要发给毛泽东,他还在犹豫。
就在前一天,毛泽东给他发了电报,告诫说:“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
毛泽东是自己井冈山上打仗的老师,他的考虑是不是更有道理呢?粟裕决定暂缓一步。
这时候,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召开了个“十二月会议”,与会的有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商量军事、土改等方面的纲领和政策。
会上对中原战局讨论后,毛泽东将自己思索已久的对策,形成了浪漫的决策:从中原战场上抽出部分主力,渡长江南下,迫使蒋介石的部分主力回援,以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
调兵当然就要遣将,这个负责到蒋介石后院“捣”的将领,毛泽东也早心中有数,就是全面开战以来,常常给自己意外惊喜的粟裕。
这个时候,令他想起粟裕的还有一桩事情:这个粟裕会“送礼”。
“十二月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电令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刘少奇那里汇报工作的陈毅,迅速赶到杨家沟开会。
陈毅来是来了,不过到的时候,因路上耽搁太久,黄花菜都凉了,会议早已结束。
但他带来的“礼物”——十八桶汽油,却令毛泽东大为高兴。
毛泽东不仅爽快地照单全收,还饶有兴趣地打听汽油的来历。
他知道,和别的野战军比,华野大仗多,缴获自然不少,几桶汽油不奇怪。奇怪的是陈毅11月8日离开华野后,一直不曾回去,几个月来奔波在外,这汽油从哪里来的呢?
陈毅告诉毛泽东,华野总部主持工作的粟裕,听说他去中央开会后,特地派了一辆十轮大卡车,满满装了一车汽油,日夜兼程赶到河北平山,让他带到杨家沟,作为华野全体官兵送给中央的礼物。
毛泽东听完,频频点头,一脸含笑地说,粟裕送的不是汽油,而是及时雨!
一旁的周恩来也十分感慨,接茬说:“这个粟裕真是心细如发啊。”
把“捣乱”蒋介石后院的重担托付给“心细如发”的粟裕,毛泽东当然是最放心不过了。
粟裕却还不知道毛泽东的心思。
他的《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虽然犹豫未发,但一直没有放松继续思考,并且不断给自己打气。
1947年12月,他指挥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兵团两路大军,发起平汉路战役,一举吃掉蒋介石三万两千余人,取得了在中原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成功战例后,信心就更足了。
1948年1月,距起草《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已有四十余天后,他觉得时不我待,不能再拖了,便毅然将这一思考结论发给了毛泽东。
这就是凝结着粟裕智慧结晶的“子养电”。
毛泽东不是草率就做决定,也不是轻易能改变决定的人。
收到粟裕的电报,他和陈毅商量了一下。陈毅当然支持中央的决定,“稳渡长江遣粟郎”的诗都打好腹稿了。
碰巧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也来电告急,说处境十分困难,请求友邻部队赶快设法调走“围剿”自己的国军:“我们目前情况是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十一师调走,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
因此,毛泽东决定坚持既定决策,电令粟裕,率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南进。他还认为,此举“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
显然,对改变中原以至于全国战局的战略设想,中共高级将领乃至最高统帅之间出现了两派:多数派主张分兵渡江南进;少数派(其实开始仅粟裕一人)主张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粟裕一生的可贵之处,当然也是他和平时代最早被打倒,成为“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者”的主因。
三天后,粟裕复电毛泽东,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他说,如果在近一段时间,将在中原战场的刘邓、陈粟,陈谢三支野战军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打几个大歼灭战,必定能够改变中原的战局。
这个粟裕够缠的!
但毛泽东并未生气,当年和王明、张国焘等人激烈的党内斗争,使他获得了巨大的人生砥砺,有了最高统帅必备的超人雅量。
张国焘过去的老部下,曾被指责为“张国焘徒子徒孙”的许世友,不堪批斗挨整,密谋出走,离开延安,到四川老根据地打游击去。
他被捆绑关押后,给前来赔礼道歉的毛泽东一记“老拳”,还口出狂言:“老子要是有枪,非毙了你不可!”
毛泽东不但不加怪罪,反而“亲解其缚”,结果收复了一个忠肝义胆的猛将。
这个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举措,与《三国演义》里张飞义释严颜一样,成为千古佳话。
毛泽东当年能如此雅量高致,现在自然也没有理由怪罪粟裕。何况粟裕虽然“屡犯龙颜”,有“拗相公”王安石一般的拗劲,但到底出于公心。
为表慎重,毛泽东还是和陈毅等人再次商量,结论依旧。他复电粟裕,所部按中央原计划行动。
但粟裕的拗劲还没有过去。
他虽然接到了毛泽东的复电,也不得不开始做渡江的准备,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研究。
他仍然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因此,三个月后,他再次向毛泽东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和别的野战军一起,集中兵力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为让毛泽东容易接受,他还在电报中描绘了一幅远景图,说如果中央同意自己的建议,那么打完第一个歼灭战以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邓(即后来的中原野战军)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
这个预计,不仅提到了后来很快就发生了的济南战役,而且还提到了在徐州地区进行“第二个歼灭战(即后来的淮海战役)”,这已经成为淮海战役最早的战役方向与战场设想了。
这时候,距离历史上真实的“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仅两个月;“相机占领济南(实际发起是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仅五个月;“第二个歼灭战(实际发起是第三个)”——淮海战役仅七个月。
粟裕不是神,但原始文电与真实历史,却又不能不叫人惊叹他的“神”。
如同谏臣魏征的存在,李世民的历史形象反而更加高大、丰满一样,毛泽东似乎应当感谢粟裕。不是“子养电”以及一系列建议电报,或者一举解决南线国军的淮海战役本身,而是他大肚容物的雅量因为粟裕而再次得到证实,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段“君臣”之间“斗胆进谏”与“虚心纳谏”的传奇。
粟裕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谏”,终于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注意与重视。关山阻隔,往来电报一言难尽,他做出了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决定:请粟裕到中央来,当面陈述一下他的理由。
井冈山上的老师,如今的最高统帅亲自召见,粟裕是兴奋的。只要给自己陈述的机会,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他有这个信心。当然,他也再次梳理了一番思路,做了精心的准备。
这回粟裕自然也要“送礼”,但已不是区区几桶缴获的汽油,而是呈上堪与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相媲美的翻天覆地大计。
不久,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五大巨头一起,正襟危坐,听取了远道而来的粟裕当面汇报。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让蒋介石的“命根子”完蛋,就是最好的战略。他们终于折服了,最后果断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
一个月后的1948年6月,粟裕在中原战场发起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一口气吃掉蒋介石近十万人。
果然一如粟裕所料,这一仗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
毛泽东闻报,喜出望外地说,解放战争“过山坳了”,“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三个月后的1948年9月,粟裕发起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吃掉蒋介石十万四千余人,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在华野将士们高呼着粟裕审定的“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口号,潮水般拥入济南城后不久,粟裕又向中央建议,举行第三个歼灭战——淮海战役。
粟裕“机断专行”发起战役后的11月7日,粟裕与自己的参谋长张震夜不能寐,通宵长谈。
他精辟地分析了全国战略态势,认为必须向中央和毛泽东建议,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
多年后,身经百战的张震老将军,回忆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神情依然十分激动:
“在起草这份给中央军委电报的过程中,我深深被粟裕同志的深谋远虑所折服,他不仅想到了下一战,下两战怎么打,而且想到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也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的恢复问题。”
第二天早晨7点,粟裕将这份将囊括蒋介石中原主力于掌中的庄重建议化成电波,传向西柏坡的毛泽东。
这就是将“小淮海”转换为南线大决战——“大淮海”的“齐辰电”。
毛泽东继续从谏如流,缓缓口述电令,却又气吞山河地说:“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他的意思是说,粟裕的电报我已经知道了,大家应该这样,争取把老蒋的看家主力全部消灭在徐州一带,千万别让他们溜到长江以南去了。
由此,这一旷日持久争来的战役,终于得以完全实现,成为决定蒋介石命运的“垓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