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越国(在现在的浙江省的东部)出了一名智慧超群的名人,他叫范蠡,字少伯。范蠡的老家是楚国,却在越国供职,还建立了光辉的业绩。范蠡刚刚到越国时,正是吴越两国对峙的时候。先前,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与吴王阖闾为争夺霸主地位连年开战,从此结下仇怨,允常死后,勾践为王。吴王乘勾践刚刚即位,政局未稳,大举兴兵讨伐越国。勾践派去了一支敢死队,行军到吴军阵前,高声呐喊:“誓死保卫越国!越国不可欺!”然后,集体拔剑自杀。吴国的官兵都惊呆了,一时军心大乱。越王勾践率领轻锐的部队,连夜偷袭吴营,射伤阖闾,大败吴军于檇李。
阖闾回国后,气息奄奄,临死前拉着儿子夫差的手说:“你一定要为我报仇哇!”夫差即位后日夜加紧操练兵马,屯集粮草,准备讨伐越国替父亲报仇。勾践得知这一消息,寝食不安。最后拿定主意:在吴国发兵前,大举讨伐吴国。范蠡深知越军已因胜利而骄傲,骄兵必败。赶忙劝谏:“不能这样做啊,大王!古人讲,动用武力,是国家灾难的征兆;讨伐没有罪名的国家,是没有信义的;掠夺别人的财物,那是这人没有长远的打算。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对于我们越国都是很不利的!”尽管范蠡讲的全是肺腑之言,可年轻气盛的勾践,怎么能听进半点呢?“我已下了决心,你不用拦我!”
战争的结果正像范蠡预料的那样,越国大败。勾践带领的5000多人被重重包围在会稽城。勾践后悔当时没听范蠡的话,又把范蠡请来,十分诚恳地向范蠡求救。
范蠡一边安慰勾践,一边献计说:“大王,事已至此,也不要过度地伤心了。我了解吴王,这个人很贪色,您不如选取美女,让他沉溺于女色中,以此消磨他的雄心;再用重金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让他为我们讲情。这样,可以暂缓现在的危机。”
“那以后怎么办呢?”“以后,大王您要忍辱负重,屈膝投降,以待时机,便可以反败为胜。”“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勾践想起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霸业。“我不就成了亡国之君了吗?”
范蠡胸有成竹地说:“大王不必操之过急,有臣在,保证万无一失,只是大王您要有耐心,心中要记挂着黎民百姓、祖宗的霸业。”勾践沉默了好长时间,一咬牙:“只能这样了。”
于是,吴国撤兵了。临走前,把勾践、范蠡和勾践的妻子带到了吴国囚禁起来。这一囚就是3年。在这3年的时间里,无论勾践干什么,范蠡都不离左右,时时提醒他,为他出谋划策,多次保全了勾践的性命。一次,吴王夫差和他的爱妾、群臣出去打猎、游玩,看见勾践夫妇干完了活正在马粪堆边歇息,范蠡则像臣子一样垂手侍立一旁。不禁赞叹道:“这才是忠义之人啊!”于是命人把范蠡叫来,说:“我看你是位忠臣,又兼有忠心,不如你归顺吴国。我封你为大将军,也省得你跟着勾践受劳累之苦了。你看如何?”范蠡不慌不忙地说:“亡国之臣不语政,败军之将不言勇。我范蠡不能劝谏我们国君行仁政,安抚百姓,以至于得罪了大王您,我现在能托大王的恩泽,不致被杀死,已属万幸,又怎敢贪求富贵呢?”
有一次,夫差得了病,虽然是伤风感冒的小病,范蠡却极力让勾践前去看望,尝粪便以示效忠。当勾践把沾满粪便的手放到嘴里品尝时,夫差内心万分高兴,更加信任勾践了,认为他是彻底臣服了。不久,便放勾践和范蠡回国了。
回国后,勾践面对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越国大地感到万分痛心,他决心先兴国安邦。
范蠡认为:“兴国必有贤臣。”于是又把文种请来主持朝纲,召回了往日流亡的官员,又深入民间广寻贤人,先为国家打下政治基础。
勾践也下了决心:以前我能忍辱负重,现在我更需要加倍努力。作为一国之君,勾践住在草棚子里,每天吃饭前,先尝一口吊在屋子里的苦胆;睡觉时躺在柴草上。这便是“卧薪尝胆”的典故。他还听从范蠡的建议,亲自下地劳动,还让他的夫人织布,过着下层百姓的生活。他们君臣吃饭时只求一个“饱”字,穿普通百姓的衣服,谁家有了事,都去帮助、慰问。越国人在国君的带动下,发展生产别提有多卖力气了。
在外交方面,范蠡分析说:“孤立吴国是当务之急,但需要时间。”于是,越王一方面将大批宝物献给吴王,将绝色美女如西施、郑旦等送到吴王后宫,引诱吴王沉湎酒色;另一方面又亲近楚国,结交齐国,依附晋国;不惜一切手段,最大限度地孤立吴国。
经过10年的艰苦准备,勾践感到时机成熟,准备伐吴,但是几次都被范蠡劝阻。
范蠡说:“现在我们准备了10年,敌人也是准备了10年。并且,以前的实力就比我们强大。大王您应该先向吴国借贷1万石粮食,然后必要时您亲自去,极力劝说吴王讨伐齐国,以此来消耗敌国的实力。他们削弱了,便是我们增强了。”
勾践依计行事。第二年,偿还吴国粮食时,勾践命百姓先把粮食粒蒸熟,晾好,然后再送去。吴王看见粮食颗粒硕大,非常高兴,欣然收下了。谁知,第二年却造成全国颗粒无收的大灾荒。再加上吴国连年兴兵,穷兵黩武,朝内伯嚭之流当道,又处死了犯颜直谏的忠臣伍子胥,国家逐渐走向了衰败。
夫差呢,这个时期每天与越国献的美女西施饮酒作乐,对国家的衰落全然不觉,不但不去整治朝纲,反而派兵四处征讨。这一年,夫差带着军队和西施北上到了卫国的黄池,召开诸侯大会,国内兵力空虚。范蠡一看时机已到,便向勾践献计出兵攻打吴国。越军直捣吴国都城姑苏,杀了太子友,取得胜利。
夫差听到国内发生的情况,不但不回兵抵抗,反而暗地里派使臣前去求和,并且又是割地,又是赔钱物,为的是不让别的国家知道,以保住他霸主的面子。
又过了4年,越国国势更加强盛,于是,范蠡建议再次伐吴。这一仗,吴军又是惨败,吴王想起了勾践20年前的做法。现在,他也想用这种方法求得勾践的饶恕。于是派使臣去求和,让使臣光着膀子,跪着走到越国的军营。
勾践一看这阵势,便起了恻隐之心,想要答应。范蠡一想:“这样做不是犯了吴王夫差的大错了吗?不行。”于是当即站出来,双手一揖说道:“大王忘了20年前的会稽之战了吗?越国败了,吴国不灭,我们有了机会得以东山再起。难道大王想做第二个夫差吗?”
勾践一听这话,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险些犯了一个大错啊!”可又一转念,这怎能下得去手,张得开口呢?正在犹豫不决时,范蠡又说:“卧薪尝胆为了什么?下地耕织为了什么?处心积虑,忍辱负重为了什么?今天出兵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做第二个夫差吗?”说到这里,范蠡动了感情,双眼已经湿润了。是啊,自己跟随大王,吃苦受累,担惊受怕,卧薪尝胆,呕心沥血,不就是为了雪此大仇吗?想到这,范蠡只说了一声:“大王!三思啊!”便泣不成声了。
范蠡抓住了这关键的一步,最后才使得越王勾践下决心灭了吴国。之后,大军又纵横驰骋于江淮之间,和齐国、晋国会盟,成为一代霸主,在春秋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灭掉吴国之后,范蠡不辞而别。带领妻儿老小,从海上到了齐国,找了一处离海比较近的地方,改名鸱夷子皮,从此不再回越国了。
原来,范蠡与勾践相处20多年,食则同桌,睡则同眠,也深深地了解了这个人的性格。他临行前给好朋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狡猾的兔子死光了,打猎的狗就该被别人煮着吃了,因为猎狗没用处了;鸟飞走了,即使是再好的弓也没有用了,就被别人收藏起来。我看越王这个人长脖子尖嘴,只能和他同患难,不能共享荣华富贵。我劝文种兄,应该早日功成身退,以免招来杀身之祸。”文种不信,晚走一步,结果被勾践赐剑自杀而死。
在齐国,范蠡一家人齐心合力,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治家有方,没几年,家产便达到数万。齐国的人见这个人如此有才能,便想举荐他做齐国的宰相。范蠡却长叹一声:“过日子治家有了数万钱,当官能够当到宰相,这是做老百姓的最大的愿望。我都做到了。何况,一个人的名气要是太大了,并且长时间地在一个地方便会有人妒忌你,还是走吧!”
范蠡走到陶(今山东省定陶县附近),不再从事农业,这次经商成了他的新爱好了,并改名叫朱公,人称陶朱公。陶这个地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附近物产丰富,过往的商人也很多。在这里,范蠡做开了买卖。先是贩卖耕牛、耕马,后来又转运其他物品,凭着他军事家政治家的头脑,没有多长时间,钱财赚得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万,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首富。范蠡在陶地一住就是19年,一直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