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孔子
唐玄宗时期,天下时常闹灾荒。山东的蝗虫闹得最凶,拇指大的蝗虫成群结队,飞起来遮天蔽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了老百姓的庄稼地上,密密麻麻的,顷刻之间,庄稼就会被蝗虫啃食殆(dài)尽。老百姓拿蝗虫一点办法都没有,每次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去喂了蝗虫。地方官多是冬烘先生,相信谣传,说什么蝗虫是神虫,不能捕杀。还组织老百姓烧香叩头,祈求上天保佑,收回神虫。上天根本不吃这一套,照样年年“降”蝗灾。
到了公元716年,山东有些地方的蝗虫空前地肆(sì)虐,蝗虫飞过的地方,片叶不留。老百姓只好吃草根和树皮,挖观音土果腹。
当时在朝廷里做宰相的是唐玄宗提拔重用的姚崇,他得到了山东闹蝗灾的报告后,非常重视,立即下令当地的官员们带领老百姓开展灭蝗。为了使灭蝗能够顺利地进行,姚崇还派了御史到山东去督促灭蝗,并带去了一些灭蝗的方法。但是姚崇的计划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一些地方官员们把宰相姚崇的命令当成了耳边风,至于那些派下去的御史更是没有被放在眼里。
有一个名叫倪(ní)若水的地方官公开拒绝御史的督促和检查,他居然直接给姚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蝗虫是神虫,不是人力能够消灭的。皇上应该多做一些有德行的事,这样才能真正感动上苍,上苍就可以把蝗虫收回去。”姚崇看了倪若水的信,猛地扔在了桌子上,说:“这不是明摆着要违抗命令拒不灭蝗吗?”他马上给倪若水写了回信说:“要是多做有德行的事就能消灭蝗灾,那么你管的地方蝗灾那么多,难道说你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吗?你眼看庄稼被蝗虫吃掉,竟忍心不救,将来闹成饥荒,你怎么办?”姚崇还针对有些地方官员散布的“杀虫太多,就会降灾”的流言蜚(fēi)语气愤地说:“要是灭蝗会招来灾祸,我姚崇一个人承担就是了!”为了消除老百姓灭蝗的顾虑,姚崇还派手下的人到灾区去做生吃蝗虫的表演。
由于姚崇积极采取灭蝗的措施,有效地遏止了蝗虫的蔓延,山东地方避免了一场大的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