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学会热爱集体的故事
82633200000003

第3章 以和为贵,精诚团结

一燕不能成春。

——克雷洛夫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将相和睦

战国时代,一天,赵国的国都十分热闹,赵王亲自加封蔺相如为上卿(即丞相)。这是国君之下最大的一阶官职。殊不知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一个门客。在秦王找借口欲大兴兵马攻打赵国之时,由于文武大臣个个束手无策,才推荐蔺相如出面。于是他只身勇走秦国,不辱使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后来在渑池会上,相如强逼秦王击缻,大灭秦国威风。秦国看到赵国还有这等人物,未敢轻举妄动,又一次拯救了赵国。这样,相如才由一个小小门客被赵王封为上卿,官职在廉颇之上。

廉颇呢?他是赵国的老臣,能征惯战,勇猛无敌,对国家忠心耿耿,在百姓心目中德高望重。此外,廉颇其人心直口快,好强气盛,喜怒皆行于色,大家对他那暴躁的脾气也都十分敬畏。

而蔺相如不仅有胆有识,且心细过人。在朝廷上赵王加封自己时,他已察觉到廉颇在旁一言不发,面带不悦之色,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料想,今后廉颇会处处为难自己,可是他更清楚国家当前的处境:许多消息表明,强大的秦国几次欲灭赵国都未曾得手,哪肯甘心?如今正冷眼旁观,伺机再犯赵国。自己和廉颇是赵王的左膀右臂,如果两人闹矛盾,将对国家万分不利。这实在是国家危亡之大事,决不能感情用事或草率从事。想到这里,相如心中已有打算。

果不出蔺相如所料,廉颇回到府中,越想心中越有气。他反背双手来回踱步,声如洪钟地对左右说:“我乃是赵国的大将,多少次领兵攻城破敌,出生入死,几十年屡立战功,才有现在的地位。那蔺相如,他……他本来是个卑贱的人,只靠两次铤而走险,只凭着能说会道……可现在他竟然职位比我还高,这可让我把脸往哪儿搁?我不甘心呀!”左右之人也都窃窃私语,为主人鸣不平。这时忽听廉颇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传出话去,以后我如见到相如,一定要羞辱于他!”

可是后来一段时间,廉颇总是找不到机会。为什么呢?原来每当相如、廉颇一起上朝,相如就称病在家,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站位次序的高低而引起不快和矛盾。有时相如在外办事,远远见到廉颇的车马过来,就急忙让车夫改道绕行。

这天,相如乘车外出办事,正在沉思,忽听前面一声马嘶,接着传来阵阵马蹄杂沓之声。相如抬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有三四十人,向这边疾驰而来。打头一人骑在马上犹如半截铁塔,一手按剑,一手扬鞭,两眼圆睁,双眉倒竖。身后一面火焰般的大旗,书一斗大“廉”字。路上行人纷纷退开。啊,这可真是狭路相逢。眼看马队转瞬就到,相如念头如飞,大声叫道:“车夫,拐上右面小道,快!”车夫不敢怠慢,急转马头,马车一阵颠簸,已行在一条叉路上。相如还来不及回头,就听得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过,掀起一阵尘烟。

这时,相如的门客可沉不住气了:“这真是欺人太甚!”、“将军,您为什么这样呢,您的位子在他之上,理应他让路嘛!”、“这也太不像话了,他廉颇哪里像个老臣?”、“将军,您未免太过胆小了。”一阵气话过后,只听有人伤心地说:“将军,我们之所以远离家人投奔到您的门下,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现在您比他地位只高不低,可就因他扬出恶言,您就总躲着让着,叫我们这些人都感到羞耻,何况大人您呢?”、“是啊,我们太无能了,您让我们走吧!”

相如待大家发泄完,用手正正发冠,心平气和地开导部下说:“秦王的威风大吧,可我在他的殿中厉声叱责于他,又辱没他的大臣,难道我真会惧怕廉将军吗?你们知道,秦国现在不敢对赵国动武,只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我们如同赵王的左右两手,如果两只手干起架来,就要被人当胸一拳打来,而无防守之力了。”相如做了个手势,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所以这样做,就是以国事为重,个人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番话很快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听后,先是十分震惊,待慢慢平静下来,左思右想,渐渐醒悟,深感内疚。他想:蔺相如虽是从一平民到此地位,但人家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开阔,真是一个堂堂的男子!而自己身为赵国栋梁,朝廷老臣,在当下的时局中却如此因私忘公,只因面子问题就……唉,跟他相比,我的心胸是何等狭隘啊!就这样,后悔不已的廉颇赤裸上身,背负荆棘,步行到蔺相如府上谢罪认错,这就是流传久远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羊角哀与左伯桃让生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在走兽绝迹、飞鸟潜踪、人烟稀少的千里荒原上,有两个相互搀扶的年轻人,正跌跌撞撞地、艰难地走着。这两个人是一对挚友:一个叫羊角哀,一个叫左伯桃。

当时,各诸侯为了争夺土地,扩大势力范围,连年发动战争。频繁的战争,闹得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羊角哀和左伯桃对人民深为同情,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干,救民于水火。他们听说楚庄王是个贤明的国君,两个人就相邀投奔楚庄王。谁知却陷在这风雪茫茫、渺无人迹的千里荒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寒冷、饥饿,长途的跋涉,使体质本来就不大好的左伯桃病倒了。

羊角哀和左伯桃陷入了绝境。疾风知劲草,患难识忠诚。在危难时刻,羊角哀对左伯桃说:“我扶你走吧。你放心,我绝不会丢下你,要死咱俩也死在一起!”羊角哀搀扶着左伯桃艰难地走着……两天过去,左伯桃越走越吃力,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羊角哀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大空心树下,暂避风雪。

风狂雪猛。羊角哀用身体替左伯桃挡着风雪,身冷、腹空,左伯桃喘着气,他觉得自己连站立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左伯桃对他说:“角哀,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我们两个人都冻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我看,你一个人快走吧,我是实在不行了,别再连累你了。”羊角哀一听,急了:“你说的是什么呀,伯桃!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说着,羊角哀俯下身子就要背左伯桃,左伯桃双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说:“你的心意我领了。角哀,救民于水火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们两人共同实现的,还是一个人去实现,那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呢?”羊角哀点点头,说:“当然,当然!伯桃,那就这样,你就带了咱们剩下的这点干粮奔楚国去吧。”左伯桃连连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角哀,你的本领比我强,应该你去楚国!”

两个人真诚地相让。他们都想把生的机会让给对方,把死亡留给自己。最后,左伯桃还是说服了羊角哀。

两个人一起走,肯定准也走不出那千里荒原,共同的理想终要破灭。共同理想决定了他们只有这一选择了。羊角哀抱着左伯桃放声痛哭,左伯桃催他赶快上路,羊角哀要把所剩干粮留给左伯桃,左伯桃决意不要……羊角哀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诀别了他的朋友。

羊角哀赶到楚国后,受到楚庄王的重用,他连忙带人回到荒原,发现左伯桃已冻死在空心树里。他埋葬了好友的尸体,痛哭而别。

楚庄王知道这一切以后,深为左伯桃的精神所感动,对左伯桃的死难表示极为痛惜,下令奖恤了左伯桃的妻儿。

后来,羊角哀在楚国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一直在深深地怀念着他的挚友。每当祭日,他都面对千里荒原,朝远方深深一拜,默默祷告:“伯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们共同的理想!”

田文不怒吴起

战国时候,魏国是“七雄”之一。

魏国强大起来是与大政治家、军事家吴起分不开的。

吴起,原是卫国人。他几经周折,来到魏国。魏国国君魏文侯十分高兴,因为,魏文侯一直希望能有一位善于领兵打仗的人,以使魏国渐渐强大起来。魏文侯下令召见吴起。吴起身着书生服装来会见魏王。魏文侯打量着文诌诌的吴起,脸上不高兴地说:“你是吴起?你能议论富国强兵之事?哼,我可不感兴趣!”

吴起知道魏文侯不信任自己。他笑了笑,整整衣襟,坐下从容地说:“您一年四季常常派人去捕杀野兽,剥制兽皮,做成红漆皮衣,不知大王要干什么?”

那皮衣是魏王准备的军甲,听到吴起问这个问题,心中一惊。

吴起又问:“您打造许多兵器,难道是用来装饰门面吗?还有,那些战车,仅仅是为了打猎吗?”

魏王要富国强兵的心愿被吴起说中了。他十分喜悦,说:“吴起果然不凡,了解我的心愿。”

吴起哈哈一笑。

魏王问:“既然你了解我的心意,那么,你就讲讲,我该如何去做?”

吴起挺挺胸,从容不迫地说:“您做了许多打仗的准备,却不去寻找一位能够指挥打仗的人。这就好比,您让母鸡去斗山猫,让吃奶的幼犬去摸老虎屁股。心愿很好,想要取胜,但结果却是悲惨的。”

魏王说:“您是说我应该物色一位能干的指挥官?”

吴起点点头,说:“对。需要一个懂打仗的人为您训练军队,带兵打仗。”

魏文侯十分高兴,伸出胳膊拉住吴起的手,大声说:“你就是我需要的人!我下令让你做魏国大将军。”

吴起当了魏国大将军以后,协助相国李悝对国家政治实行改革,并率兵打了几次胜仗,使魏国成为战国早期的最强的诸侯国。

魏文侯死了以后,魏武侯继位。他派吴起到西河去当郡守。吴起将西河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样,吴起在魏国的名声更大了。

不久,魏武侯要选一位大臣担任相国。因为吴起威信很高,大家都认为吴起被选中是理所当然的。

吴起私下里想:“比一比满朝文武,也只有我适合担任这一要职。”

出人意料,魏武侯在一天清晨向满朝大臣宣布:“我命田文担任相国职务。”

田文站起身,上前接过相印,说:“感谢您对我的信任。”

这时,众大臣都愣了,大家都转头观看吴起。吴起果然气得满脸通红,显出非常不满意的神气。

退朝之后,大臣们纷纷走到田文面前,说:

“恭贺你荣升相国!”

“祝田相国今后顺利。”

须发皆白的田文哈哈一笑,说:“这是魏王对我的信任。其实,田文有什么了不起,今后还要靠大家的支持!”

人们渐渐散去了。

吴起走上前,一把拉住田文,不服气地说:“田大人,我想和您比一比,是您的功劳大,还是我的功劳大?”

田文微微一笑,说:“唔,可以,可以。”

看到田文平静的态度,吴起更生气了。他怒不可遏地说:“您想一想,率领兵士,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使魏国的敌人闻风丧胆。这些,您与我比,如何?”

田文摇摇头,平心静气地回答:“我不如你。”

吴起又问:“您想一想,管理百姓,安定民心,使魏国富强起来。这些,您比我如何?”

田文又摇摇头,仍然心平气和地答:“我不如你。”

吴起又问:“您再想想,镇守西河,使秦国不敢来犯,韩赵两国都听从魏王。这些,您又比我如何?”

田文一点儿也不生气地回答:“我还是不如你。”

吴起挥着胳膊,大声问:“既然这些你都不如我,而你倒当上了相国,使人们耻笑我,这该怎么解释呢?”田文望着气呼呼的吴起,并不计较吴起的无理,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我们大王刚刚就位不久,年纪也轻。大臣们对新王还不肯听从命令,国中的百姓对新王也还不够了解,所以不很信赖。应付这种比较严峻的局面,你也想一想,是你出面当相国好呢?还是我这个老臣出面好呢?”

吴起听了,想到田文说的情况,的的确确,只有像田文这样的老臣才能稳定局面。他明白了,田文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而自己却过多地想到了自己。

吴起沉默了好一会儿,有些羞愧地说:“还是您说得对,大王命您为相国比我要合适啊!”

田文诚恳地说:“我不计较个人怎么样,为了国家,希望你我合作。”

吴起连连答应。

从此,两个人互相支持,为魏国的强大携手并进。

相忍为国的寇恂

寇恂是汉朝时候幽州昌平县人,他帮助刘秀开创基业,屡立战功,被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任命为颍川郡的太守。

这时,军事活动还在进行。各部将兵,往往自恃战功,杀掠百姓,寇恂决心绳之以法,整顿社会秩序。

执金吾贾复的部下有一名将官,私自跑到颍川抢劫,并且将事主杀害。寇恂立即派人追捕,审讯明白后,押解到集市上当众处死。

贾复听说后,怒气不息,以为寇恂扫了他的脸面,决心要给点颜色瞧。不久,他率部路过颍川郡,跟随从人员说:“我跟寇恂官职一样,现在却让他给抓了把柄,大丈夫怎能有气不快快当当地出!这就要见到他,一定亲自试试我的宝剑!”

寇恂得知贾复要跟自己计较,就跟属官说:“我还是回避一下为好。”谷崇说:“我原是带兵的出身,可以携带我的剑护卫你,倘如贾复真的蛮干,让我来收拾他。”寇恂连连摆手说:“你这想法不对。从前赵国的蔺相如对秦王毫不惧怯,却一再对廉颇退让,还不是为了国家利益?爱国人人有责,我怎能意气用事?”

于是,寇恂立即派人张罗酒食,招待过境的贾复部队。自己在大路旁迎接,不久,推说有病,避了开去。

刘秀知道了这事,出面为两人调解。寇恂执法不挠,却又相忍为国,感动了贾复,两人从此结为好友。

昭君出塞

王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由呼韩邪单于杀兄(攻打哥哥郅支单于)可见在那个时代亲兄弟明算账;权利的魅力无法挡。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5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

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郭子仪和李光弼不计私怨

唐朝时候,郭子仪、李光弼一同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属下当部将。两人之间有些矛盾,在一起也互不说话。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武装叛乱时,唐朝政府提拔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这样一来,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想到两人的关系,郭子仪心里很是不安。这时,唐朝皇帝又传来旨意,命令郭子仪即日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寻机报复,便硬着头皮向郭子仪认错,说:“过去我不好,得罪了您,今后不管怎样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希望不要报复到我的老婆孩子身上,总可以吧?”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赶忙离开座位,跑了过来,紧紧抱住了李光弼,满眼含泪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国家危急,百姓遭难,正需要我们一起去效力,特别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难道我们还像过去那样鼠肚鸡肠、计较个人恩怨吗?”

看到郭子仪如此心怀坦荡,不计个人私怨,李光弼深受感动,当下和郭子仪对拜了几拜。然后,带队请战。从此,将帅协同,在平息叛乱的战斗中,战功卓著。

中华民族好男儿

胸前挂满民族团结奖章的士官艾力慢慢地擦着六连荣誉室的奖牌,控制不住,泪水包围了他的眼睛。他在这个集体里,生活、工作了8年,可是没多久他就要脱下这身军装,离开这个集体了。

凡是在六连生活过、工作过的官兵,没有因为走出这个“大家庭”,而忘记兄弟之情、养育之恩;没有因为衣服“变”了色,而失去奋斗的精神、军人的本色。因为大家热爱这个集体,忠于党渴望做中华民族的好男儿。

“我是六连的兵”,在很多官兵眼里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可是对于维族战士卡哈尔、哈族战士努尔兰来说,却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因为他俩考入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后,文化成绩相对落后,这时学校政治理论教员偏偏又组织大家,学习“民族团结好六连”的先进事迹,你说让他俩咋敢自报家门?那不是给六连抹黑嘛。两人商议决定,等各方面都做出成绩后,再“亮剑”。

于是,他俩相互帮助,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半年后双双成为优秀学员,都当上了学员队的区队长。这回,他们终于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是六连的兵。”

副指导员艾尼4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一晃就到了29岁,却还是一个“单身贵族”。着急的父母多次托人说媒,他不是没时间见面,就是接触时间太短,每次都没了下文。去年2月,父母又带了一个女孩子来部队相亲,两人情投意合,父母的心也放下了。

7月份,女孩子家人要求艾尼回家,赶快定婚,不然就吹。父母也不断地打电话,叮嘱他千万要重视,不能再耽误了。这时,连队正在野外驻训,艾尼考虑到连队干部力量薄弱,没法回去,向父母讲明原因后,又一心投入到工作,没有同女方联系。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心急如焚的父母看拿儿子没有办法,便写信向连长、指导员求助,连长又立刻向上级反映,为艾尼办了休假手续,让他回家定了婚。

艾尼为了六连可以不顾及个人的婚姻大事,艾尔肯为了这个集体也能够献出生命。他在1977年9月施工时,写了一份遗书,被连长无意中发现。艾尔肯写道:尊敬的连队党支部,目前国防坑道施工任务重,加之水源紧缺、地势险要,沙土地塌方严重,如果我有不测,恳请连队党支部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六连每一个官兵的体内,都流淌着对这个集体深深的爱。

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六连的官兵都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觉悟,都保持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做忠诚的革命卫士。被兰州军区授予“优秀士官”荣誉称号的党员班长吐尔逊·肉孜在外地执行任务时,利用休息时间,写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标语,张贴在墙上、树上和电线杆上等,积极向当地的民族群众宣传。

恰克力别克通过写信和打电话的方式,先后5次告诉家人和乡亲:“分裂分子就像昭苏大草原上的豺狼,他们虽然花言巧语,但是时刻都紧盯着我们的草原和羊群,没安好心,我们要雄鹰一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分裂分子的本质。”

1997年,当艾尼瓦尔得知姐姐参与了分裂活动时,他一边向连队汇报,一边连夜写信要求姐姐立即停止,主动投案自首。他在信中说:“党和人民帮我们翻身做了主人,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你怎么能帮坏人把自家羊往狼窝里赶呢?”

艾尼瓦尔的姐姐这时恍然醒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局自首了。她还因为提供了重要的破案线索,得到了宽大处理。

“正是因为有一个个这样的忠诚卫士,才构成了民族六连这样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集体。”师长田福平语气坚定,目光炯炯有神。

“石头在硬,没有六连官兵的骨头硬。”流传了很多年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六连官兵奋勇向前。新的时代里,连队的官兵个个苦练技术,掌握技能,争当中华民族的好男儿。

重名、同字是民族六连的一大特色,这给工作、生活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不便,但是又为美好的军营生活增添了一些快乐的元素和一股向上的动力。六连有四个战士叫买买提,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女朋友、姐姐也都叫古丽。于是,四个古丽分别鼓励各自的买买提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地干,一定要在重名、同字中出类拔萃。

4个买买提得到四个古丽的期望后,达成了一个协议:决不能给共同拥有的名字丢脸。从此,4个买买提生活中依然是亲兄弟,可是在学习上、训练中等方面都较上了劲。到了年底,4个买买提分别向四个古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塔城的买买提打破全团5公里越野纪录,荣立三等功;库尔勒的买买提当上了班长,入了党;大喀什买买提由于军政素质较好,被评为了优秀士兵;小喀什买买提也因为表现出色,受到了嘉奖。

汉语和维语是民族六连的“官方语言”,个别官兵甚至精通三四种语言。连长叶尔兰以前用维语讲课,回族战士马新武反映听不懂后,他便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开始刻苦学习汉语。他掌握汉语后,实行双语授课,使每一名战士都能够听懂。他还买来汉语学习书籍,找来教师上课,考试评定等级,使官兵汉语水平提高很大。

老兵复员期间,有些战士担心回到地方语言不通,不好找工作。连长就组织汉语学习,开设电脑学习班,由汉语水平高的战士担任教员,使很多老兵拿到了汉语等级评定书。直到老兵复员的前一天,连长还在组织老兵学习汉语。

因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成江海浩浩汤汤,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浪。轰轰烈烈,激浊扬清。在一个集体中你不是一个过客,更不是一个旁观者,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集体增添一丝光彩,每个人都应该为集体做出一点奉献,如果每个成员都向前进步一点点,那么必将带动这个集体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