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王安石
马援,字文渊,是东汉初期的名将。最初他依附于陇西的隗嚣,后归顺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不久调任陇西太守,平息了羌人的入侵。南征北战,屡建战功,被授予“伏波将军”。
马援居功不傲,谦虚谨慎,被人们传为佳话。
一次,马援打了胜仗,率军凯旋归来,将要进城,许多老朋友前来欢迎慰劳他。欢迎人群中,有一位素有谋略才能而名闻朝野的人,名叫孟冀。马援一见,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对孟冀说:
“你是一个很富有谋略的名臣,我本期望听听您的金玉良言,指出我的努力方向,您怎么反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起客套话来呢?从前的伏波将军路博德设置7个郡,才加封了几百户。现在我功劳微薄,却享受三千户赋税的领地,实在深感惭愧。这样功小赏大,我正忧心不知该用什么行动来报偿,您该用什么谋略来帮助我呢?”
孟冀摇了摇头,说;“我还没考虑到呢。”
马援见此情景,接着说:“如今匈奴、乌桓还在扰乱北方,我打算主动请求出征。困难当前,大丈夫应战死沙场,用马草裹着尸体回来埋葬罢了,怎么能安然地在家里等着寿终正寝呢?”
马援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已是62岁高龄的人,仍率兵征战在沙场,最后因病死于疆场。孟冀赞叹他时说:“真是一心建功立业的男子汉。”
马援不仅严于律己,也严于告诫自己的亲属。
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常喜欢在别人背后议论人家的过失。他很生气,立即写信告诫他们。信中说:“我希望你听到人家的过失,能像听到你们父母的名字那样严肃对待。耳朵可以去听,但嘴巴不可以去乱说。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拨弄是非,是最可恶的行为,我很讨厌它。我宁愿去死,也不愿听到子孙有这种可恶的行为。我之所以这样叮嘱你们,就像母亲叮嘱一个将要出嫁的闺女一样,目的是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我的告诫。”
后来,他的两个侄儿果然没有辜负他的告诫,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成为了被人们称赞的好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