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安(1905—1930),小名斌伢,1905年1月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界头铺神塘湾。他自小过继给二伯父,8岁起在家乡金山庙小学读书,13岁以优良成绩考入长沙县临湘镇书山堂高小。16岁时,已成了村上屈指可数的中学毕业生。1920年7月,陈毅安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甲工”学生委员会总干事郑延毅,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陈毅安与郑延毅很快交上了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聊天。郑延毅隔不了几天就找陈毅安,每次都带上几本政治书刊,不是《新青年》《湘江评论》,就是《劳动者》或《劳动周刊》,还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文章,张东荪的著述。原来陈毅安坚持工业救国的理想,在同学中他也经常宣讲这一主张。但是,进步书刊中的最新理论使他很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新的认识。
1922年1月17日,长沙第一纱厂发生了震惊全国劳工界的屠杀事件。资本家为了镇压工人的正义斗争,买通军阀省长赵恒惕,派兵枪杀了该厂工运领袖黄爱、庞人铨。湖南省劳工会紧急发出通电和告全国劳工界书,长沙的一些大专院校也编印了纪念特刊,组织工人、学生上街游行请愿。置身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气氛中,陈毅安跟随郑延毅、谭瑞林等人,投入了声援斗争。1月25日,长沙城十几所大专院校4万学生,在教育局举行声讨反动军阀省长赵恒惕的集会,陈毅安大胆地登台演说。
集会后第三天下午,郑延毅和陈毅安、谭瑞林来到清水塘22号,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听了介绍后笑着说:“原来你就是主张工业救国的陈毅安,听延毅多次讲到你。”陈毅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郑延毅说:“他现在有些‘改弦易辙’了。” “哦?”毛泽东问陈毅安,“你读过陈独秀先生的‘造国论’吗?”见陈毅安摇头,毛泽东细声讲道:“……陈先生的观点符合中国的国情。要发展民族的工业和实业,在帝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军阀的混战没有结束之前,是很难的!”陈毅安点头:“这观点我明白。就像一个病人,应该治本,不能治标。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22年3月,陈毅安由郑延毅、谭瑞林介绍在“甲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3月在湖南人民声援废除“二十一条”的群众斗争中,陈毅安担任了湖南青年救国团行动部副主任,带领学生查禁、销毁日货,表现非常突出。 192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陈毅安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汉阳兵工厂当技师。赴湖北前夕,中共湖南省委工委书记郭亮就告诉了陈毅安到武汉后与党组织联系的方法。
1925年11月,湖北省委派陈毅安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意在把他培养成出色的军事人才。1926年10月底,陈毅安在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第三团第七连任党代表,并在毛泽东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兼教。1927年6月,教导师改编为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奉调武汉担任国民政府警卫。
1927年9月,陈毅安随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前委在浏阳文家市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陈毅安全力支持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9月23日,在江西萍乡芦溪遭敌袭击时,陈毅安为队长的辎重队负责保护的20担大洋,依旧安然无恙。9月29日三湾改编时,陈毅安任军官教导队队长,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组织开办了修械厂、被服厂和战地医院,率部打土豪、分田地,筹措粮弹,建立地方政权,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1928年4月,陈毅安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在6月23日进行的七溪岭战斗中,他指挥第一营扼守七溪岭要点,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坚守阵地,受到军长朱德的表扬。此后,又率部参加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战斗,参与指挥黄洋界保卫战,沉着果断,屡建战功。11月,陈毅安率部迎接由彭德怀等率领的红五军上井冈山。当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他留在红五军工作,先后任副参谋长和参谋长。1929年1月,在大汾战斗中,他的左腿被敌弹击穿,后转移到湘阴养伤。1930年6月伤愈后,即告别年迈的母亲和新婚的妻子,重返战场,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他率部攻占岳阳城,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尔后直逼长沙,并迅速扫清长沙外围据点。7月27日,他率领一支300人的敢死队,绕到敌人侧面的杉木岗强渡浏阳河,在河上搭起了2座浮桥。傍晚时分,与副政委彭雪枫率领先头部队首先攻入长沙市区。8月6日,在9艘帝国主义军舰的配合下,国民党军向长沙城反扑,陈毅安率部与敌军展开激战,歼敌两个团,活捉两个敌团长。7日凌晨,为掩护军团机关转移,在经武门外的阻击战中,不幸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4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十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他们依次是方志敏、段德昌、黄公略……陈毅安名列第九。从此,陈毅安被人们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
(撰稿李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