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林(1900—1932),原名周金堂。1900年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水田乡石鼓村一户富裕的农民家庭。1921年秋考入江西省法政专科学校时改名为周郁文。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毕业后,在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任教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后改名李文林。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李文林奉党组织派遣回赣西开展武装斗争,任赣西特委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9月,他根据特委决定,将赣西工农红军第七、第九纵队合并,正式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出任团长兼党代表。下辖四个连及一个政治宣传队,全团300余人。随后,红二团接连打败乐安、兴国等地反动势力和驻吉安刘士毅部的机枪队,全团发展到800多人,430余支枪。
次年1月下旬,红二团攻下兴国县城后,与赣南工农革命军第十五、第十六纵队会师。在他主持下,由红二团抽调党团员战士百余人,与第十五、第十六纵队合编成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李文林任党代表。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创建和保卫东固革命根据地,并在赣西南各县不断游击,建立小块红色区域,形成以东固、延福为中心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1929年2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领从井冈山突围出来的红四军主力一路艰苦转战到达永丰县龙冈,李文林闻讯带了一个连特地从兴国莲塘坪赶来迎接,并自告奋勇当“向导”,陪同朱、毛红军前往东固与红二、红四团会师。
当朱、毛红军在李文林的引导下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时,这里的村村寨寨已是充满了节日气氛。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官兵们分别被领到各自的房东家,300多名伤病员也得到了悉心的安置。这里的人们挑着整猪整羊慰劳远道而来的朱、毛红军,并凑集了成担成担的棉花给他们御寒。自从1月14日离开井冈山以来,红四军且战且走,一直没有得到较充裕的休息和补充,已是疲惫不堪了,忽然来到这么个“根据地”,受到如此热情的接待,官兵们的欣喜之情真是难于言表。在会师大会上,当李文林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毛委员”后,红二、红四团官兵举枪敬礼,并吹了欢迎号。毛泽东代表红四军接受了红二、红四团和东固群众赠送的4000块大洋以及子弹和衣料等物资,也回赠了4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给红二、红四团,高度赞扬红二、红四团是“钢军”,“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井冈山”,并把自己的弟弟毛泽覃留下在东固工作,担任区委书记。陈毅还写了一首诗,盛赞道:“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在了解东固地区的情况后,毛泽东等红四军领导人对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和成就极为赞赏。毛泽东在两个月后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信中写道:“这番我们到东固,则是另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政权完全是我们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陈毅在这年9月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关于赣南、闽西、粤东江农运及党的发展情况的报告》中,一开头就说道:“在本年2月红(四)军到赣南与特委发生关系,看着赣南群众斗争有两个最红的地方可以为赣南群众斗争的代表,一个是东固,为江西红军第二团之根据地,另一个是于都之桥头,为江西红军第四团之根据地。”以上两个报告,充分地表达了红四军领导成员对李文林等人的高度赞誉。而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红二、红四团和东固根据地经验的研究总结,红四军前委领导成员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发展,“乃决定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穷追政策”。而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在东固根据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扩大并最终形成的。由此可见,作为红二、红四团和东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李文林堪称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1929年6月,先后任红二、红四团党代表和红二团团长的李文林奉赣西特委指示,成立红二、红四团行动委员会,李文林任行动委员会书记兼党代表,鄢日新为总指挥。在攻克吉水、永丰、乐安、兴国、泰和等县后,建立红色区域,并把这里建立起的小块红色区域扩大形成以东固、延福为中心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由于李文林工作突出,受到了中共江西党组织以至中共中央的器重。在1930年3月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李文林当选为赣西南特委五位常委之一。在当时,赣西南特委实际上就是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特委常委也就是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成员。
5月20日,李文林与曾山以赣西南特委和苏维埃代表身份,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返赣西南后,在8月5日召开的中共赣西南特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传达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路线和方针,全会通过了接受李立三在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并通过的决议,错误处理了特委书记刘士奇,改组特委常委会,李文林仍任特委常委。10月4日,参与指挥赣西工农群众,配合红一军团攻下吉安城。任新成立的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25日,毛泽东在新余县罗坊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指示》,并决定放弃攻打南昌、九江的行动,实行“诱敌深入”作战方针,红军退入根据地,以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但李文林对此存有异议,主张在南浔路、九江一带与敌人速战,说“省行委是根据中央正确指示工作的”。
1930年,李文林历任前委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等。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肃反”扩大化,1930年10月攻克吉安(现吉安市吉州区)时,有人在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发现一张所谓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李文林的父亲借经费给“AB团”组织的收据,因此,李文林被怀疑为“AB团”分子而关押。
11月底,因赣西南肃反斗争扩大化,省行委和红二十军的8个主要领导人也被逮捕。李韶九来到东固负责肃反后,肃反扩大化更趋严重。12月12日,红二十军第一七二团政委刘敌领导发动富田事变,逮捕李韶九,释放大批在肃反中被捕人员。事变发生后,出现两个江西省行委。一是以省行委常委曾山、陈正人为代表,坚决反对富田事变;另一是李文林、段良弼、丛允中和省行委代理秘书长李白芳等,继续以省行委名义活动,将办公机关迁入吉安永阳。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以项英为代理书记的苏区中央局正式通告解散江西省行委,并对肃反扩大化的部分人员予以平反,李文林被释放出来。他服从中央局的决定,被派往万泰县河东委员会进行肃反工作。不久,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到中央苏区,批评项英犯有调和主义错误,认定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4月,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三人团”到达苏区,也把富田事变定性为“AB团领导的以立三路线为旗帜的反革命暴动”。7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处以混入肃反机关来破坏肃反工作为由将李文林再次逮捕。经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批准,押往万泰县,1932年5月30日,在万泰县古坪村被错杀。年仅32岁。
(撰稿李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