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台湾这些年2
8313200000060

第60章 为赢选举,争说自己是客家人

客家人在台湾立足的过程比闽南人艰苦不少,台湾早期开山辟土少不了他们的功劳,就是这种艰苦的经验也形成了许多传统和习性。如果用台湾Google输入“客家人”三个字,下拉的常见搜索里居然有“客家人小气”“客家人讨厌”的选项,这多少代表台湾人对客家人的印象。台湾人普遍会觉得客家人小气、抠门、斤斤计较,精打细算,还有一些长辈会奉劝年轻人离客家人远一点。其实换个角度想,那与客家人过去在筚路蓝缕的过程中,与天争、与地争,还得与少数民族及闽南人争,只能斤斤计较,珍惜各种资源所养成的节俭性格有关,反正记住在台湾,被人说像客家人并不是赞美就对了。

至于固执,如果在早期开拓的时代,客家人开垦大多选择一般人不愿居住的偏僻之地,没有那种固执不屈的精神,恐怕也坚持不下去。在台湾,客家人形容自己这种个性叫“硬颈”,指的是一种坚毅不屈的客家精神。而说到客家人低调,如果从历史上找脉络那就更容易明白了。以我自己认识的客家人来说,他们做人都普遍比较低调,不像闽南人那么张扬。

客家人低调得好像隐藏在台湾的各角落,他们选择融入大多数的闽南人社会当中,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客家人。比如说李登辉,以前大家都以为他是闽南人,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客家人。陈水扁要选“总统”的时候,也说自己其实是客家人,再后来就连马英九也称自己原来是客家人(不过没人相信)。在台湾,每到选举的时候总有一个现象,因为客家族群是关键少数,常常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胜选。所以,某某候选人常突然又“发现”自己原来是客家人,用这种方式来争取客家选民的选票。

客家菜也是这几年台湾异军突起的料理,出现很多“客家小炒”的店。从客家菜色里也可以看到客家人的个性,客家菜主要以油、香、咸为最高原则。因为过去客家人多务农,又节俭,所以为了补充盐分,菜要咸;又要多吃点饭增加热量,为了下饭,就用香辛料和猪油增加香味,所以客家菜里用的香菜与作料也很多。而客家人都不靠海为生,料理也都是以山产为主,很少海产,闻名全台湾的“万峦猪脚”就是客家菜。又因为节俭,客家人腌菜的技术也是一流,为了保持食物原料的原味及新鲜,客家人也特别擅长香料与蘸酱制作。客家人多住在丘陵地区,适宜种茶树,所以几乎台湾茶品种的渊源都跟客家人分不开,以台湾最有名的冻顶乌龙茶来说,那个“冻”就是客家话的“岽”,是山尖的意思。

客家女人也是一个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她们对台湾人来说总有几个刻板印象,什么“勤俭持家”“内外粗细工作一肩挑”之类的,以前客家女性都被要求“三头三尾”,就是要负责家里煮食——灶头镬尾,要会缝纫——针头线尾,还要会上山下田——田头地尾。所以对很多男人来说,要是娶到一个客家女人,那就幸福得不得了啦,又温柔又贤惠!

相对地,女人会觉得如果嫁入客家人家庭一定会常被要求做很多家务事,吃很多苦,又没有地位。很多闽南人的妈妈甚至很反对女儿嫁给客家人,觉得嫁到客家人家庭里,女儿肯定要吃苦,还不如嫁给没有婆婆的外省人。而客家人家庭的婆婆,也总是觉得闽南媳妇好吃懒做,爱打扮而不爱做家务……当然现在这种观念越来越淡,可是如果在比较传统的家庭里,还是会有这种超瞎的分手理由出现。

对客家人还有一种印象就是团结,重视血缘,这有的时候容易让外人受不了。比如说两个客家人见面了,也不管有没有其他人在就自顾自欢乐地讲起客家话来了。要说团结,客家人数量从以前到现在都算是少数,如果不团结就只能被欺负,所以这也给人一种印象,好像客家人对非我族类者都保持相当高的心态,不会轻易接纳外来人。以前我父亲的单位要在客家庄里设一个分支,找屋主谈,根本没用,他就是不用普通话跟你谈。后来找了单位里一个客家人去谈,两个人一见面就从支脉家族辈分开始聊,一见如故般聊得好开心,事情马上就谈妥了,其实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

所以,如果到传统的客家庄里,在三合院中都可以看到堂号,比如“陇西堂”“清河堂”“颍川堂”等,表示这个姓氏、这个支脉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有后到的移民,报上堂号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宗亲。在堂号、族谱这点上客家人做得很完善,因为客家人觉得他们有必要在历史长河中标记自己的位置,不像台湾的闽南族群,早期来台湾的大都是单身汉,又跟“原住民”通婚,大多数闽南人都只知道自己的祖先几百年前是从福建来的,至于具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其实都糊里糊涂,对于“根”的重视就是没客家人强。

台湾客家人的性格及历史经验也影响了他们所做的工作。客家人有很强的农业性格,虽然务农,也会想办法谋求改善经济条件,但在台湾,工商业从很早以前就掌握在闽南人手中。所以客家人会觉得,经商风险太高,不容易发展,所以换条路走,努力读书,取得功名,也是一条发家之路。在台湾,很多客家庄的房子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有些客家人认为,客家人是古代汉族正统,中原贵胄后裔,所以读书取功名也挺能满足这种心态。

所以,客家人也有尚文的传统。古代重视文字书写,对于有字迹的纸张都神圣化,不可以随便乱丢,必须收集起来,在“圣迹亭”中火化,而现在在台湾,也只有客家庄还见得到“圣迹亭”。

所以,台湾的客家人很多都从事教职,在台湾各级学校中担任老师或后勤行政工作。除了教职外,在公务员系统中,或者军队里,都有不少客家人。这些职业生涯稳定,少有波澜的工作,当然跟客家人追求稳定生活,脚踏实地的性格有关,传统的客家父母普遍都鼓励儿女做这些工作。

过去,军公教职都是外省人的天下,到了现在,单一族群里军公教比例最高的,已经是客家人。因为很多都是军公教职,这些职业过去又是国民党的大票仓,加上过去国民党长期执政,这不免又给人一种“客家人都支持国民党”的印象。就算在工商领域,很多客家人也只是雇员或管理层,客家人创业的比例就比其他人少很多,就算创业,也都选择比较实在的制造业。在台湾,如果老板请到的是客家员工,就可以放心了,大部分的客家员工都挺认真尽责,遵守职场伦理。可是如果你的老板是客家人,那你就皮绷紧一点,要他加薪……还是跳槽比较快。

现在台湾的客家人其实都有种怕被边缘化的焦虑感。自从1949年之后,以前的“闽客情结”慢慢变成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省籍情结”,客家人也被视为本省人,原来闽、客间的差异就在省籍的差异中被压抑下来。国民党政府有意打压台湾本土文化,不管是闽南、客家还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摧残,而客家人为了融入社会,到外面工作的年轻人常常会隐藏自己的客家人身份,讲的都是闽南语或普通话,尤其是在军公教职里工作的,几乎都用普通话,现在很多在都市长大的客家人小孩都慢慢不会讲客家话了。

20世纪80年代,台湾反对运动越来越猛,为了对抗国民党,在思想上也建立了一套理论。他们认为国民党是个“外来政权”,台湾人真可怜,从以前的清朝,到日本殖民政府,再到国民党,从古到今,台湾人都不能自己当家做主,都是被“外来政权”管理,来管理台湾人就算了,还打压本地的文化。过去台湾人都知道大陆如何如何,可是对自己居住的台湾一点都不清楚,所以现在要更努力认识、追求有关本土的文化。在这种本土化的刺激下,许多客家人也开始正视客家语言与文化流失的危机,与反对人士相结合一起“复兴台湾本土文化”。

可是在台湾这个社会,闽南人比其他族群多了好几倍,如果要讲本土文化,就势必又要扯到史观、文化、语言之类的东西。在这点上,占少数的客家人又吃了一记闷亏,现在台湾人一讲到“台湾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闽南语,不会是客家话,当然也不是“原住民”话。在一些把本土化上纲到政治层面的场子,里面的人讲的都是闽南语,如果有人讲的是普通话,就会被鄙视。如果讲的是客家话,那简直就是来闹场的。所以,20世纪80年代,党外或民进党人士,每次搞活动时演讲,为了突显本土文化语言被国民党压迫,一律使用台湾话,其实就是闽南语。这就让客家人感觉很不爽,好像客家话就不算是台湾话一样。为此,后来一向低调的客家人也怒了,上街头搞了一场“还我母语”大游行,一方面抗议国民党的打压,一方面也反对闽南语的强势。

前不久台湾就发生一件事,公职人员考试,国文科出现闽南语民歌《补破网》歌词的阅读测验,这就引来客家人的抗议啦,最后考试院屈服于政治压力,为了息事宁人,召开记者会,宣布该题不算分。客家人所抗争的并不是考题没有客家话的题目,而是抗议公职考试出现福佬话试题。现在台湾为了避免“政治不正确”,对族群这种事总是很敏感,处理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挂上搞对立的牌子。

此外,既然界定了从古至今统治台湾的都是“外来政权”,那清朝时台湾的几次民变,自然都被诠释成反抗“外来政权”的“起义”。如此一来,客家人的“义民信仰”又被拿出来说嘴了,明明“义民”闽南人、客家人都有,可是大家都特别针对客家人般,这让客家人更不爽,凭什么这些史观都是闽南人说了算,客家人好像都没有发言权一样。

在台湾,还有些“本土意识”强到爆表的强者,根本就不认为客家人是台湾人。在2000年“总统”大选时,有个电视台做民调,族群区分是这样的:本省、外省、客家。这就怪了,好像客家就不是本省人一样。很多人嘴里不说,骨子里对客家人还是有些小偏见。就是这样,现在台湾讲求“族群融合”,可是客家人的客家意识反而越来越高涨,也许台湾要的不只是“融合”,还要能够彼此尊重的“族群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