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台湾这些年2
8313200000065

第65章 学校老师常用批判态度教“三民主义”

到了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政治风气比较开放了,《社会》课本里还是有这样的课文:“中共”开放若干地区供人观光,但因缺乏旅游设备和其他条件,所以不易发展。“我国”观光事业唯一发达的地方,就是台湾地区,这里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治安良好、设备充足、物价安定、行动自由、人民友善……这就是全球游客之所以云集台湾的原因。好一个“云集台湾”!当年读了就有一种骄傲感从心里油然而生,现在看了把自己捧得那么高反而有点心虚。

在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课本里面,最喜欢这种两岸比较的内容,常常虚拟一个人物,他两岸都去过,很“感慨”地做了比较。

台湾的每个地方,每个人都自由自在,内心毫无恐惧,笑容露在脸上,我的太太和我,行动自由,居住、旅行、购物、交朋友、通讯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可是在中国大陆上,全不一样。

大陆上的每个中国人,表情木然,连喜怒哀乐的感情都不见了。只有一次是例外,一天,我在旅途的汽车中,那位驾驶员紧急刹车,打开车窗,向路上的行人破口大骂。他满脸怒容,算是有了表情,我觉得那位驾驶员流露了人性,比木头人可爱多了。

为什么台湾繁荣富强,并且要怎么维持下去呢?小学《社会》课本里也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

爸爸说:“你们所看到的,只是有形的东西。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道你们看到了没有?”

姨丈说:“全台湾一千七百多万人,加上海外二千四百万华侨,大家一条心,一个信仰,一个希望,要把台湾建设成‘三民主义’的模范省,这就是一切力量的根源。”

原来这就是国民党在台湾多年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啊?

那这力量之源,只有上头有,下面没有也不可以,于是,就有了影响无数台湾高中学生的“三民主义”课。这在高三时的薄薄两本课本,开宗明义就说“三民主义,是学说,也是信仰,更是力量”,可是对学生来说,把它背得滚瓜烂熟,在考场上拿高分进好学校,才是力量。

“三民主义”就是“孙文学说”,以前在台湾,就连初中生都知道,孙文写的手稿都已亡佚,现在所谓的“三民主义”都是从孙文的演讲辑录中“发展”而来。既然是演讲录,就不会有太完整的体系,这就不得不佩服那些“三民主义”研究者了,可以从几篇讲稿中发展再阐述出许多论点来,所以你看“三民主义”课本里,孙文讲的永远是最少,大部分都是“先总统蒋公说”,“蒋经国总统说”,要不就是将“三民主义”原理附会到中华文化道统当中解释一番。

“三民主义”课的目的,很明显地就是要将政治意识形态灌输到年轻人的脑子里,让年轻人跟“政府”想的一样,好方便指挥。但一种主义,若你不真正信仰它,将它置于最高位阶,那么这个主义就沦为教条和工具,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三民主义”是“党课”,与国民党或蒋中正有关的段落,和台湾现状一比对,反而被当时的高中生当笑话。几乎不会有高中生读了“三民主义”就变得狂热,反而因为“三民主义”这门课的存在,让高中生第一次认识到台湾执政者表里不一的荒谬。的确啦!如果不能改变教材的内容,不如把它当作反面教材也未尝不可。只要“三民主义”课程存在,就是对国民党的反宣传,这可能是始料未及的事。

教师在“三民主义”课程当中也占了一个重要位置,教得坏,学生根本听不下去,整堂课都在补眠,毕竟高三很辛苦,回家自己背。而在学校里所谓“三民主义教得好”的老师,常常就只是在课堂上瞎扯,什么中国近代史的故事与后宫艳闻、外星人、催眠等古今中外神秘之事,口沫横飞,比手画脚,差不多就像袁腾飞老师那种类型,其实听完还不是得回家自己背。

我高中“三民主义”老师偏偏是一位“总理”的忠实信徒,讲起课来如入无人幻化之境,进入了“零的领域”,自己陶醉在其中。我永远记得他像传道士般热情地讲到“民生主义”时,贬了唯心论与唯物论,认为中山先生的心物合一论是哲学本体论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是精神和物质“二者本合为一”的形而上的极致。

后来我大学读了哲学系,教到心物二元论时,我还问:“那心物合一论呢?”结果老师看我一眼,“哼”地冷笑了一声:“唯心论跟唯物论从来就不相容,别相信高中三民主义的屁话。”讲完全班都在偷笑,脸上就是一副“还好不是我问”的庆幸笑容。

高中生在“三民主义”课堂里都不太认真,反倒是坊间有很多补习班,专门开了针对大学联考的“三民主义”补习课程,非常热门,受高中生欢迎。毕竟还是大学联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以前大学联考考六科(其中国文、英文、数学、“三民主义”是共同科目),“三民主义”就占100分,20分单选,40分复选,40分申论,厉害的高手大概可以选择题全拿,申论题拿30分。虽然“蒋公”讲了很多深奥的大道理,“三民主义”哲学思想玄之又玄(却又常常跳针,前后矛盾),但学生都知道要实际一点,要上大学“三民主义”就要多背,为什么要背,因为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围绕着这两本小书打转,不允许被挑战,不允许被质疑,不允许被纠正,不允许被比较,没有任何怀疑的空间。大学联考没考好,可能是“三民主义”考不好,大学联考考得好,绝对是“三民主义”背得好。

总之,背“三民主义”是个噩梦,还好等到我考大学的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变成全部都是选择题,总分也只剩50分,这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我现在只记得那时候的经典考题:“三民主义”的本质、特质、特性、本性是什么?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谁回答得出来。因为没有保存历史文献的习惯,所以考完大学,就直接把“三民主义”丢进垃圾桶里了。

现在台湾高中“三民主义”课也已经废除,代之的是“公民与社会”,教一些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我翻了翻,很吓人,以经济学来说,总体、个体经济学的主要概念都教到,包括供需法则与曲线、边际效应、生产函数、失业、物价、货币、通货膨胀等。在法律方面,教到立法、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读起来并不会比“三民主义”轻松多少,但是更符合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