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佛陀
“释义”
一个人如果总是吹嘘自己是伟大的,那么无疑是在承认自己的愚蠢。逞口舌之快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有两只手一张嘴,但有些人还是喜欢用嘴而不喜欢动手,处处锋芒四射,事事争着抢先,以显示自己的能力高,胜人一筹。这无形中就会引起别人的嫉妒,这种“积极”的表现也会招致他人的蔑视,让自己在无意中树敌。
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只会说大话、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强中干的,而且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们在与朋友、同事相处时,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有华而不实的印象,吹牛者在人际交往的圈子里终究是无法立足的。
一个人的学问一旦自我膨胀,那么从他自己主观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天文地理、自然奥妙,或是治国经略、为人处世,他们都是过来人,都是行家,言外之意是自己见多识广或经验丰富,所谓“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等等。其实,学海无涯,而人力是有限的,人生的经验固然很重要,但不同人的不同经验恐怕只能仅供参考,不能随便就下定论。
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沉浸于自我陶醉中,在多数场合是不受欢迎的,任何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都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对你的吹嘘贬斥一顿。优点最好由别人去发现,别人发现了也不见得非讲给你听,这样你在人际交往中才有震慑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魅力。真相往往只有十分之一,或者连十分之一都不足,说话如果说到十分,就会虚多而实少。有的人靠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非常动听,一部分人也许会上他的当,信以为真,这是吹嘘人的本事,但被人揭穿后会使人远离他们。
一个有好为人师倾向的人,即不自量力又喜欢以教导者自居。有的人对他的自身经历,说得津津有味,某件事是他做的,某个计划是他拟的,某个问题是他解决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谋的万能博士,不是参与此事的人,自然无法证实其虚伪,这种人叫吹得有水平。有些人的事业并无什么发展,他却说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资源如何充分,说得大家有些动心,这叫做吹得有能耐,但是这些人终究会被他们的吹嘘所累,害人害己。有的人与某一位名人实在并没有多少关系,他却对人说某人如何器重他,某人如何看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过,这些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想使别人相信他什么书都读过,什么事都见过,他装腔作势,把自己扮成博学多才的人物。有一次,在一个重要的宴会上,宾主谈论南方某国的宫廷生活,他上前打断那些知情人的讲话侃侃而谈,好像这个遥远的国度是他土生土长的故乡,他对该国宫廷的礼俗,对该国的妇女、法律和习惯发表了一通议论,还讲述了一些奇闻轶事,他觉得自己的谈吐饶有风趣,带头哈哈大笑。这时,一位客人壮着胆子反驳他,用确凿的证据指出他的谈话与事实不符。这个人一点也不慌乱,反而向对方发起攻击:“我的话是绝对可靠的,这些情况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是驻该国大使,我和他很熟,是老交情,他几天前才回到这里,我们聊了很长时间,他和我无所不谈。”他继续打断别人的谈话,而且语气更加自信。可是,另一位客人在这时对他说:“刚才同你讲话的就是驻该国的大使先生,他刚刚从他的使馆回来。”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好辩者,他们不了解言词从来都不是中立的,或多或少总带点偏向性。有些人是天生的辩论狂,太过于争强好胜了,整天只知要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争辩,或总是找机会责难别人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高谈阔论的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出众,如果能按他说的计划实行,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这些人滔滔不绝,在自己空想的领域里如痴如醉。然而,在旁人看来,他们却是最可笑的。
我们应学会收敛,更应谦虚一些,不要刻意吹嘘,如果我们有杰出的能力,自然会被人发现,好为人师者往往是不自量力的人,我们应该有“抬头做人,低头做事”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