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不容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基础在教育,关键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提升,就没有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面对学生的质疑不茫然,面对课堂的生成不会不置可否,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笔者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上成长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
一、终身学习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新形势,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有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才能寻求新的发展。现在的知识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其教书育人目标,就只能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终身的知识内化过程。
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习,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出色的教育工作者。英语教师应通过广泛学习开阔眼界,了解本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吸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博览群书中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补充新鲜血液,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素养,增长自己的见识,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夯实根基。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伍。终身学习是当今教育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时代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英语教师才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个体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发展。
二、校本研究
校本,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school-based,即以学校发展为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校本的本质是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师本,即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唤醒教师生命成长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生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校本的目的和归宿。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核心,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化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块沃土。
三、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要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的英语教师队伍,培养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能创造的学习型教师团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合作氛围,并在团队中分享经验,互相促动。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研究,才能形成研究的氛围,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立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以教师个体的自身成长为关注的焦点,围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引领的交流和同伴间的互动,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转化为个人教学风格。这样的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学以致用,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教师个体与团队的共同进步。
四、教育博客
博客,来自英文Web log,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本义是指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运行情况的记录,音译为“博客”。这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以时间为顺序的日志。但是博客的发展很快超出了这个定义范畴,并席卷整个网络世界,由此2002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博客之年”。许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博客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因此全力推进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
相对于个人网站、BBS,博客是一种按时序记录学习过程和思维经历的工具,更关注个性化的思想、方法和过程。通过博客能够建立起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有共同的关注点,并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博客的优势使之与教育叙事研究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档案系统,用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教学反思,写读书笔记等,并且易于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作为教师与同行、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博客还可以是教研组、课题组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
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等优势,以及具有亲和力的个人电子出版物的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丰富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五、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以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它强调与教育经验的联系,直接呈现生活故事的情境,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所用语言比较口语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教师把课堂教学流程及思考记录下来,并不对其正确性进行评价。该过程体现了教师的真实思考,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出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自我丰富的宝贵资源。通过教育叙事,教师对教育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教师借以反思自身专业发展的镜子。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善于累积,把观察和经历的教育故事、教育问题用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教研论文,有助于教师专业反思能力的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教育叙事”这种教育文体兴盛起来。读写教育教学故事,已经成为基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因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教育专家的关注。
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激发和唤醒自己研究和发展的欲望,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智能和技能,才能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六、重视课堂展示
公开课是一种展示型的教学实践。就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而言,是对教师自己已有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以及教学理想的一种清晰化表达。公开课是教师把自身日常教学作为客体进行审视、研究、提升的过程。课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基,是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试验田”。英语教师应在经常性的听课、评课中揣摩和学习他人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在不断的磨课和公开课中锤炼课堂教学技巧,并不断学习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先进的思想。精心雕琢每一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教师要重视公开课,因为这种授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次试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授课方式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磨练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变得更加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可以说,公开课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七、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其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只有当教师把研究变成一种态度,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教、学、研才能真正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再简单地重复授课,而能体验专业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①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及对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教育科研的能力。②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三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③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可以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八、论坛教研
论坛教研是一种有效的教研补充形式和载体。随着“英语新课程实验”的发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少中小学英语教师自发地开启了很多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这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
通过论坛教研,大家可以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等方式还能够解决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地交流。同时,专家可以定期地参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也有利于专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
中小学英语教育现状是一部分教师太过年轻,缺少教学经验,故会在教学中产生大量的问题和困惑,论坛教研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建立了教学问题的探讨版块。
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叶澜先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够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只是经验的积累;而能够不断进行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也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写教学反思的方法主要有:
(一)写教学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工作或培训之后,以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的基础,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上课时遇到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以便日后教学的提高。如果课后教师能全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并多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些更有效的教学呢”等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对教学实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点点滴滴的成功经验,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当反思与总结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意识时,教师就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形成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进而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自己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二)课堂教学现场的录音与录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便利。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调查,将课堂进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真实详细的教学活动记录,捕捉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还可以使其作为观摩者审视自己的教学,认识自我,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现场录像如同一面镜子,能清晰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同时方便长期保存,记录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它的明显优势是教师可以选择观察的重点,这个重点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某一组特定的学生。通过旁观者的角色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也可通过观看和分析同事的教学录像,来反思自身,以做出改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课后通过对课堂的精彩片段或“败笔”进行回放,认真分析成功与不足,教师往往会有所“顿悟”。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审视自身,检讨其教学实践,来调整或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反思,既要反省不足,吸取教训,也要善于发现长处,总结经验。因此,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教学精彩之处、学习心得之处、学生问题之处等,都可以引发教师对教学的思考。长期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师就会不断地去发现和总结问题,以提升专业能力和认识境界。教师的反思虽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从事的研究工作,但这却是教师直面困境时最实用和最必需的手段。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多一分反思,就多一分提高,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 反思,教学反思会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所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它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重视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它会让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重视教学后的反思,会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