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8347100000018

第18章

与之前相比,许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更加强烈地感到自己突然失去了他人的赞扬。也许他们在学校一直都表现得很优秀,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接着他们突然转入一所新的学校,或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或更换一份新职业。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种优秀的表现一直持续下去。他们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事实上,这里并没有改变发生,只是在新的环境中不能像在过去的环境那样显示出他们真实的性格罢了。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避免青春期的孩子产生这些问题,一种最佳的方法就是培养友谊。孩子应该多结交良师益友,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彼此信任。事实上,只有那些一直给孩子鼓励并成为其朋友的父母和教师,才能继续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加以引导。除他们之外,任何想提供指导的人都会遭到处这些孩子的拒绝。孩子会对他们充满怀疑,把他们看作外人甚至敌人。

我们会发现,有些女孩子会在青春期表现出对自己女性角色的厌恶,她们喜欢模仿男孩子。这是由于模仿青春期男孩子抽烟、喝酒、拉帮结派的坏毛病相比于模仿努力地工作要容易得多。这些女孩解释说,如果她们不模仿这些行为,就不会有男孩子对她们感兴趣。如果我们对青春期女孩子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即使是在早年,这些女孩也从未对自己的女性角色感到满意过。但是这种厌恶始终潜伏着,直到青春期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认真观察青春期女孩子的这种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她们将如何对待自己未来的性别角色。

对于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那些聪明、勇敢和自信的男性角色会大受欢迎。然而,也有些男孩子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问题,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完善的男人。如果他们过去在男性角色教育上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那么,这种缺陷就会在青春期表现出来。他们脂粉气十足,行为举止都像个女孩,甚至模仿女孩子卖弄风情、忸怩作态等坏习惯。

和这种男孩子极端的女性化类似,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男孩子会表现得极端男性化,将男性的人格特征以极端的恶习展示出来。他们酗酒、纵欲,有时候甚至只为了表现和炫耀他们的男子气概而犯罪。这些极端化的恶习常常表现在那些渴望优越感、渴望成为领袖和渴望令人刮目相看的男孩子身上。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男孩子咄咄逼人、充满野心,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比较脆弱。美国最近就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比如希克曼、勒奥波德和罗伯。我们通过研究这类人的经历可以发现,他们总是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的生活,总是想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这种人看上去虽然积极主动但其实缺乏勇气,这恰恰是犯罪的孩子所具有的特征。

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些孩子还会在青春期第一次殴打父母。那些忽视人格统一性的人会觉得,这个孩子发生了突然的改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之前曾经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他们的性格其实一点都没有变,一切还都和从前一样,只是他们现在拥有了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机会来实施这种行为。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考验,即他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人们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这种想法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我们认为我们一定要证明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走得太远,做得太过。青春期孩子的情形当然也是这样。

这的确是青春期孩子所犯的最有趣的一个毛病。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向他们说明并指出,他们向我们做出这种证明是没有必要的,我们也不需要这种证明。这样我们或许可以避免他们的过度行为。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女孩:她们过分夸大对男性的喜爱之情,甚至达到为男性痴狂的程度。这种女孩总是和母亲吵个不停,总是感觉自己受到了压制(或许这是真实的情况)。为了激怒母亲,她们会随便与男人搭上关系。她们看到母亲为此而大发脾气的样子就会感到十分开心。许多因为和父母发生争吵或者父亲过分严厉而离家出走的女孩子还会和男性发生初次性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望女成凤的父母正是由于对女儿监管过严而使她们成为坏女孩。错误不在于这些女孩,而在于她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缺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没有使自己的女儿为她们必然要经历的情境做好充分的准备。父母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想把她们保护起来,却没有对她们进行训练,让她们具有避免青春期陷阱所必需的判断力和独立性。

这些问题有时并不是在青春期出现,而是出现在青春期之后,例如之后的婚姻中。其中蕴含着相同的原理。只是她们是幸运的女孩,没有在青春期遭遇这种不利的情境罢了。然而,这种不利情境终究还是要发生的,所以,最关键的是她们自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里有一个关于青春期女孩的例子。有一个15岁的女孩出身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她的母亲总是需要照顾患病的哥哥。因此,她很早便察觉出父母对她和她哥哥给予的关注是不同的。在她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也患病了。因此,她的母亲不得不同时照顾她的父亲和哥哥。这个女孩本来就缺乏父母的关爱,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她看到哥哥和爸爸受到关注和照顾,内心对这种关心和照顾也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不久,她的妹妹出生了,于是她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关注。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她妹妹出生时,她的爸爸康复了,这样妹妹便获得了比她作为婴儿时更多的关爱,孩子在这方面是非常敏感的。

为了弥补父母关爱的缺乏,这个女孩在学校刻苦努力地学习。她成为了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所有老师都很喜欢他。由于她学习成绩出色,老师建议她去读中学。但是,到了中学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新的老师并不认识她,自然不会更多地关注她,因此她的成绩并不好。她对这种关注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变得更糟了,不仅在家里得不到这种关注,在学校也得不到了。她被迫到别的地方去寻找这种关注。于是她就出去随便找了个喜欢她的男人。她与这个男人在一起过了两周的时间,然后这个男人就厌烦了。之后的情况我们可以预料。这个女孩会逐渐认识到,她想要的关爱并不是这样的。与此同时,她的父母对她非常不放心,并四处寻找她。后来她父母突然接到她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我服毒了,放心吧——我很幸福。”很明显,在她追求幸福和关爱失败之后,接下来的想法就是自杀。然而,她没有自杀,她只是以自杀来吓唬她的父母,并通过这种做法求得父母的原谅。她继续一个人在街上游荡,直到被父母发现并带回家。

如果这个女孩能意识到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想要得到关注,那么这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如果中学教师能尽早地了解女孩的情况并给她多一点关注的话,这一切也不会发生。不论在整件事的哪一个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后来的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让我们来谈一谈有关性教育的问题。近年来,许多人把性教育问题过分夸大,甚至到了丧失理智的程度。按照他们的观点,每个年龄阶段都要进行性教育,他们过分夸大了因性无知而造成的后果。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他人过去在性教育上的经历进行一番观察,就会发现并不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危险和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