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8347100000019

第19章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且告诉他们这种性别是无法更改的——男孩长大变成男人,女孩长大变成女人。孩子知道了这些,就算他们在性知识方面仍有欠缺,也不会遭遇很大的危险。只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能用教育男孩的方式来教育女孩,同样也不能用教育女孩的方式来教育男孩。这样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性别角色,他也肯定会以正常的方式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进行准备。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性别可以通过某种力量得到改变,那就会产生问题。而且如果父母总是表达出希望改变孩子性别的意思,也会给孩子造成麻烦。有些父母喜欢把女孩当男孩来教育,或把男孩当女孩来教育。他们让自己的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来给他们照相。有时人们会以男孩来称呼一个酷似男孩的女孩,这样做会给她带去很大的困扰。当然,这一切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我们还应该避免贬低女性和主张男性优越的观念。应该向孩子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避免女孩自卑情结的产生,也能够避免对男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教育男孩认为男性比女性优越,他们很可能把女孩仅仅视为发泄欲望的工具。如果我们能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未来应当承担的责任,他们在看待两性关系时就不会用那样丑陋的眼光。

也就是说,真正的性教育不仅仅是向孩子解释性的生理知识,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一问题和孩子的社会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社会兴趣,就会对性产生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并完全从满足自我欲望的角度来看待与性有关的事物。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文明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成为受害者,因为我们的文明对男性更有利,他们更容易发挥主导作用。但实际上,男性也同样是受害者,他们会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优越感而丧失对最基本价值的关注。

孩子没有必要过早地接受性生理知识方面的教育。我们完全可以等到孩子开始表现出这方面的好奇心、开始探究这方面情况的时候,再告诉他们。如果孩子非常害羞,不好意思问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如果父母关注孩子的需求,就会知道在一个恰当的时候主动向他们讲述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朋友,他们就会主动问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向他们做出解释的时候必须用一种可以被孩子所理解的方式,同时要避免给他们带去不必要的刺激或引起他们的性冲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明显表现出性早熟,也不必惊慌失措。实际上,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性发育就已经开始了。婴儿肯定也有性快乐的体验,有时他们会故意刺激性敏感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完全不必大惊小怪。但是,我们要尽量阻止这种行为。如果孩子发现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过分忧虑的话,他们就会故意持续这样做,以此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的这种行为往往会让我们认为他们遇到了性问题,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借助这个习惯来炫耀自己罢了。大部分儿童都会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因为他们明白这正是父母们所害怕的行为。这和小孩装病的心理并没有分别,因为他们发现,如果他们生病的话,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父母应该避免过于频繁地亲吻和拥抱孩子来刺激他们的身体,这对孩子非常不好,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同时,我们也不要对孩子进行精神刺激来激发他们的性意识。孩子一般都会在父亲的书房里看到一些具有性挑逗意味的图片。我们在心理咨询诊所曾遇到很多与此类似的案例。实际上,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接触那些超越其年龄理解水平的与性有关的东西,也不应该带孩子去看性方面的电影。

如果我们能避免给孩子这些过早的性刺激,那么我们就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真实、简单的解释,而不是去刺激孩子的身体或性意识。如果我们不想失去孩子的信任的话,千万不要欺骗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父母能够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就会相信父母对于性所做出的解释,就不会轻易相信同伴在性方面做出的解释——在我们有关性的知识中,大约有90%都来自同龄人。与那些在回答性问题时所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托词和技巧相比,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朋友般的关系要重要得多。如果孩子有过多或过早的性经历的话,他们后来往往都会失去对性的兴趣。这就是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做爱的原因所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让孩子和父母在一个房间睡觉,当然,更不应该睡在同一张床上。兄弟和姐妹最好也不要住在同一个房间。父母应该留意孩子的行为是否得当,也不能忽视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教育就像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家庭内部的合作和友爱精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了这种合作精神,有了早期性方面的知识,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那么在未来遇到任何危险的时候,孩子都能很好地应付。重要的是,他们已做好准备抱着健康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人生。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或教师绝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不能由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立刻取得效果而产生绝望的情绪;不能由于孩子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和极端地消极、被动而产生挫败感;同时也不能受到那些关于孩子有无天赋的迷信说法的诱导。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为了培养孩子的精神意志,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勇气和自信,要让他们意识到,任何困难都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是我们可以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一分耕耘不一定总意味着一分收获。然而,如此之多的成功案例还是可以使那些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努力得到补偿。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通过努力获得回报的有趣案例。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个读六年级的12岁男孩的。他不仅成绩很差,还对此不以为然。他有着不幸的经历。他由于患上了佝偻病,一直到3岁才学会走路。3岁快结束的时候,他只能说少量单词。他妈妈在他4岁时陪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无法对这个孩子进行矫正。然而,妈妈对此并不相信,她把孩子送到一家儿童指导学校。这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也十分有限,学校并没有给他什么帮助。6岁的时候,他进入学校开始上学了。最初的两年,因为在家里受到了额外的辅导,他勉强通过了考试。后来,他又很吃力地读完了三年级和四年级。

这个男孩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情形是这样的:

在学校,他以极端的懒惰而全校闻名,还总是抱怨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当他被同学们取笑时,也总是表现出一副比他们虚弱的样子。他还总是认为其他孩子不够友好,难以与他们相处,所以他也只有一个朋友,而且他很喜欢这个朋友,两人经常一起散步。老师也经常抱怨,他的数学很差劲,写作也不好。然而,老师还是相信,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把学习成绩提高。

从这些过去的经历和他所能做的一切来看,过去对他的治疗很显然是以一个错误的诊断为基础的。只能说这个男孩是被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也就是自卑情结所困扰。在家里,他有个很出色的哥哥,在父母看来,哥哥毫不费力就可以顺利升入中学。一般父母都喜欢在别人面前夸耀说自己的孩子没付出多少努力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的孩子也会喜欢这样的自我吹嘘。其实这个男孩的哥哥只不过是在上课时非常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努力记住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这样他就无需在家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孩子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家里温习功课,因此就给人一个是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印象。

这个男孩与哥哥之间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不得不生活在一种巨大的压力下。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都比哥哥差很多。他的妈妈也许经常会这么说,尤其是当她对这个男孩感到气愤的时候。他哥哥可能也会这么说,还会把他称作傻瓜或白痴。如果他不服从哥哥,哥哥甚至会以拳脚相加。我们可以看到,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就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如别人有价值的人。

似乎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他的这种看法。同学们嘲笑他,学习上经常出错,上课也不能集中精力。每个问题都让他有一种恐惧感。这个孩子在班级和学校没有归属感。最终,毫无疑问,男孩开始相信,他无法摆脱目前所陷入的困境,也开始相信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一个孩子如此心灰意冷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真是可怜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