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东北三省粳稻“卖粮难”的问题,2008年伊始,国家决定对关内销区省(除东北三省外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企业,到东北三省采购新粳稻(含大米),给予适当的运费补贴。在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东北三省却出现粳稻“卖粮难”问题,值得思考。
在分析东北粳稻“卖粮难”之前,应首先对“卖粮难”有个清晰的认识。直观上理解,“卖粮难”应是指农民有出售手中粮食的意愿,但是却难以找到足够的买家。但是经济学认为,如果价格能够灵活变动,市场终究可以达到出清的状态。也就是说,“卖粮难”本质上是一个价格问题。在目前的价位上,农民的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如果要使市场出清,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要求,而价格下降则有损农民利益。因而政府提供运费补贴的实质是在不降低市场价格的前提下,增加市场有效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卖粮难”的问题。
(一)东北粳稻(米)“卖粮难”的根本原因——生产规模扩张太快
据有关机构测算,2007年全国稻谷总产18650万吨,比上年增加393万吨,增幅为2.15%。其中粳稻总产4985万吨,比上年增加265万吨,增幅为5.6%。东北三省粳稻总产2703万吨,比上年增加364万吨,增幅为13.5%。
2007年全国稻谷增产393万吨,而东北三省稻谷增产364万吨,也就是说,2007年全国稻谷的增产基本上是由东北三省贡献的。除掉东北三省的粳稻,2007年全国稻谷基本上是平产。2007年东北粳稻总产仅占稻谷总产的14.5%,以14.5%的比例贡献了100%的增幅,稻谷增产所导致的消化压力全部留在了东北。这是2007年东北“卖粮难”最为直接的原因。
如果我们将目光再往后拉,考察一下1990年以来的东北粳稻产能扩张的历史,便会发现,目前的卖粮难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由于难以找全辽宁和吉林两省1990—2007年间粳稻产量的全部数据,并且考虑到黑龙江粳稻产量占东北三省粳稻产量的60%,因此,以黑龙江粳稻产量来近似反映1990—2007年间东北粳稻产量的变化趋势。同时出于比较的目的,我们同样列出1990—2007年间全国稻谷总产的变化。具体见。
1990—2007年,全国稻谷总产经历了“减产→增产→减产→增产”的循环,产量的高峰年份出现在1997年,超过2亿吨;低谷出现在2003年,为1.61亿吨。黑龙江粳稻自1990年以来,总体上呈持续增产格局。1990年的产量为314万吨,2007年为1451万吨,2007年产量是1990年的4.62倍。而全国稻谷2007年总产低于1990年。
如果将考察期缩短,考察近5年(2003—2007)的产量变化,全国稻谷总产从2003年的最低谷1.61亿吨,增产到2007年的1.87亿吨,4年增产16%;同期黑龙江粳稻产量从843万吨,增产到1451万吨,4年增产72%。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在全国稻谷总产起伏不定,并且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的情况下,东北粳稻却经历了长时间的产能高速扩张期,增产幅度巨大。
在产能高速扩张的同时,市场需求却没有相应跟上。在稻谷总产波动的情况下,东北粳稻持续增产,粳稻占稻谷总产的比重大幅上升,说明消费者食用粳米的比例是逐步提高的。粳米市场价格显著高于籼米价格,粳米和籼米在食用上是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市场愿意为粳米支付更高的价格本身表明了部分消费者的偏好。虽然偏好粳米的消费者比例在可观察期内是增加的,但是短期内这种比例不可能上升很快。2003—2007年,黑龙江粳稻产量4年间增产72%。但是常识告诉我们,4年间食用粳米的人数可能有增加,但是不可能有72%的增幅。因此,需求的增速赶不上产量的增速,东北大米面临“卖粮难”的问题自然不难想象。
(二)粳米需求增速减弱——通胀带来的新变化
和是2006—2007年粳米和晚籼米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的平均价格走势图。
由图可见,无论是粳米还是籼米,2007年的总体价格水平均高于2006年,但是籼米2007年的价格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粳米。2007年晚籼米同比价差最高达400元/吨,而粳米仅为160元/吨。
虽然近两年粳米的价格表现弱于籼米,但是粳米的绝对价格水平在任一时点上仍然高于籼米。2006—2007年,粳米价格的绝对低点在2006年5月份,为2850元/吨左右;同期晚籼米价格的绝对高点在2007年11月份,为2750元/吨左右。粳米的最低价格比籼米的最高价格都要高出100元/吨。
我们知道籼米、粳米的消费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并且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粳米一直在蚕食籼米的消费地盘,粳米的食用比例在长期内呈上升趋势。但是当通胀较为严重、居民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时,在粳米价格高于籼米的情况下,低收入群体就有减少粳米消费增加籼米消费的倾向,以减轻物价上涨造成的生活压力。也就是说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低档商品的需求会上升,高档商品的需求会减少。这种需求规律作用的结果便是,在通胀的情况下,低档商品的价格涨幅往往会超过高档商品的涨幅。这就是2007年籼米价格上涨幅度高于粳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预料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粳米和籼米之间的价差将进一步趋于缩小。当然只要消费者对粳米的偏好继续存在,粳籼之间的价差虽然缩小,但不会变成零。
因此,在东北粳稻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由于遇到通胀,粳稻的正常需求上升趋势受阻,抑或需求上升速度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卖粮难”问题。
(三)东北粳稻的未来展望——“卖粮难”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1.粳稻播种面积可能出现下降
东北三省水稻每年调出的数量大于1500万吨,商品率在60%以上。东北粳稻商品率高意味着农民种植粳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售换取收入,因而自然对市场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与籼稻产区农民相比,东北农民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相对更加频繁地调整自己的播种计划,以使自己的种植效益最大化。
2006年以来,二级玉米价格从2006年的不到1200元/吨上涨到1600元/吨,涨幅在30%以上;三级大豆价格从2006年的2600元/吨左右上升到4500元/吨左右,涨幅在70%以上。而粳米价格平均上涨100元/吨左右,涨幅不到4%。由于大豆种植效益最高,可以预计2008年东北大豆的种植面积将会显著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08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增长19.3%,吉林大豆播种面积增长17.12%,辽宁大豆播种面积增长2.7%,这样玉米、粳稻的播种面积势必会遭到压缩,由于粳稻种植效益相对而言更低,因此,可以预计粳稻的播种面积会减少得更多。这将为下半年的粳稻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2.东北干旱天气加剧
据国家气象局消息,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其中东北地区遭遇57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持续加剧的旱情使今春抗旱形势严峻。气象专家称,目前,持续少雨的华北、东北地区仍无明显降水,旱情仍在持续。据统计,2008年1月1日至3月13日,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大部等地降水量偏少3~8成。旱情的持续和发展造成耕地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对春播及在田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近期干旱监测显示,在河北、辽宁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都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干旱,部分地区达到重旱,土壤墒情偏差。干旱对于需水量大的水稻播种而言,尤其不利。如果东北的旱情未来不能得到有效缓解,2008年的东北水稻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
3.出口不降反升值得关注
2008年国家在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后,决定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共57个8位税目产品征收5%~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其中,麦类和麦类制粉出口暂定税率分别为20%、25%,玉米、稻谷、大米、大豆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大豆制粉出口暂定税率为10%。
税收政策的调整对玉米的出口构成了致命的打击。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2月玉米出口量同比下降了96.5%。然而同期大米出口35万吨,同比增长37.3%。在国家抑制粮食出口政策下,大米出口居然不降反升,值得关注。
我国出口大米中,粳米占比较大,超过50%,2004年达到71%。在东北“卖粮难”的情况下,出口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同时出口的不降反升也说明国内粳米供给面临实实在在的压力,迫切需要通过出口予以调节。
基于上述因素,笔者认为随着国家运费补贴政策的执行到位,东北粳稻“卖粮难”近期有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东北“卖粮难”的关键还是由于市场的供给太多了,而需求却没有相应跟上,因此“卖粮难”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更合理地规划粳稻的种植面积。如果东北粳稻持续保持这种增产势头,那么“卖粮难”光靠市场就难以解决了。就后市而言,天气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重要因素,如果干旱灾害影响严重,市场形成了今年粳稻减产预期,那么需求就会相应放大,“卖粮难”问题有望逆转。
(此部分完成于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