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真的得到了,幸福感就失去了。
什么是幸福递减?其实不是真正幸福减少了,而是心态不能满足了。当我们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时,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就能让我们觉得幸福,在我们的感官上一些小东西就能给我们极大的满足感。但是当环境好了之后,这些小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了,再拿出这些小东西就不会激起我们的兴趣了,我们不会再觉得满足,当然就不会再觉得有幸福的感觉了。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谚语依然响彻耳际,似乎人性的弱点往往是当一件幸福之事环绕自己时,人却变成是迟钝的了。幸福何许物也?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个标准,而你可曾想过,一个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徒步孤行、饥饿难耐的人意外地找到一片满是泉眼和挂满果枝的绿洲,对于那个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福。
或许时空的转换却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那个在沙漠中获得“幸福”之人了。假若那人是生活在具备各种物质条件的生活圈中,那“绿洲”之福就显得微弱至极,当有种类繁多的瓜果、滋味各异的饮料,在享受安拉恩赐之物时,是否还会想起在另类时空下,同样的恩典却有不同的感受呢?那可真是让幸福大打折扣了。
一切说得直白一点,都是我们内心的变化引起了感觉的变化,山还是那座山,可是看见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了。人处的环境越好,需求、欲望就会越高,对低等的物质、感觉的提供就越习惯,当你认为一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时候,肯定就不会觉得幸福了。
人都是有贪欲的,想要的东西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千方百计才得到了就会觉得很高兴,但是得到的多了就会变成负担了。这时候,就会往更高的需求进发了,要不然就会觉得生活无趣,现在的一切都不能满足精神的需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朱元璋在没当上皇帝之前曾沿街乞讨,每次讨回的都是些剩菜残羹,白菜、豆腐也成了最大的奢侈,也许他觉得那就是山珍海味。但当他摇身一变,当上了皇帝之时,每天享受的都是御厨掌勺的可口大餐,天南海北的风味一应俱全。有一天,吃腻了宫廷佳肴的朱元璋,回忆起当年乞讨到的白菜、豆腐的“佳美”,随即命御厨烹饪当年的“白菜豆腐汤”。当御厨奉上香气四溢的美其名曰“翡翠白玉汤”时,朱元璋品尝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那股“美味”了。
曾经那些救命的东西给皇帝带来了满足,它们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一点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因为时过境迁,往日的喜悦早就被各种物质满足了。习惯性的东西就不再奇怪了,不再有欣喜了。
所以我们想要活得一直幸福,就要学会感受幸福,不要让我们的感官麻痹了,失去对幸福的敏感。经常思索幸福的意义,寻找幸福,记得幸福。
在走向富裕和幸福的生活时,请别忘记沙漠中的口渴,别忘记无鱼、无食、吃糠腌菜的三餐,别忘记又饿又累又病的日子,恒念物力维艰,常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只有回忆过去的苦,才知现在拥有的甜。
在你们情感得到平稳发展的时候,不要忘记当时的困扰,来之不易的结合,只有常常感念当时的苦,回忆当时的甜,才能更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
1620年,一批清教徒新移民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结果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冬天非常严酷,天气恶劣,农作物几乎绝产。
将近一半的清教徒移民在饥饿中死掉了,或者返回了英国。留下来的人们忍饥挨饿,虽然“主”告诉他们要诚信、不能偷窃,但是不少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去偷窃。
当时,总督想尽了办法,想让大家熬过这场艰辛,最后他决定让人们在地里尽量多种玉米,希望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清教徒们在英国就习惯于大家一起合作种田,然后把大家的收成全放在一起,按需分配,这也称为合作的农垦方式。
总督以为大家把土地放在一起,建立一个公有的社区,大家就都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结果却事与愿违,社区中产生了很多不满情绪。
在经历了三个饥荒的冬季后,1623年春。总督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政策,他把土地分到每一家,让人们自己决定种植多少玉米。
结果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大家都有了劳动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妇女们也愿意下地劳动了,有的背上还背着孩子;原来以年老或者有病为借口不肯下地的人也愿意在自己私有的地里劳动,享受更多劳动的果实。这种做法使人们生产出的粮食比预期多,大家都非常满意。
1623年秋天,新移民们终于有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于是,他们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确定为感恩节,用来感谢上帝和亲人、朋友以及自己。在感恩节这一天,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有丰富的其他食物和果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菜是烤火鸡和南瓜馅饼。这种感激之心让每个美国人在感恩节时包括平常,都感到格外幸福和快乐。
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真的得到了,幸福感就失去了。在事业上,我们要不断进取,得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取得不断地满足。在生活上,我们在不断向上的时候还要怀着感激之心,让我们得到的幸福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