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中和是福,沉着冷静建业《菜根谭》说: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诸如性情暴烈、吝于施恩、拘泥守旧这类事物,都是成就事业的绊脚石。只要它们的一种或几种仍存在于或表现于欲成大事者的言行举止中,就会或多或少地降低成就事业的成功率。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需从大局出发,凡事分清利弊后方可行动。
1.以德待众事业之基
【原文】德者,事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释义】事业的根本基础是人的高尚品德,这就像建造高楼大厦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就不会建造出稳固而耐久的房屋。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秦王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自己登上了王位。
事变后,秦王府将领中有些人主张乘胜杀尽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并“籍没其家”,与此同时,许多人还不断地搜寻宫府集团的成员和兵勇,争相捕杀邀功,在这种肃杀的形势下,宫府集团的人惶惶不能自安,内心无比恐惧。
这个时候,性格大度的李世民决定放弃追杀的策略,采用明智的安抚政策,他一方面禁止秦府人员滥捕追杀,同时又以高祖的名义诏赦天下,安抚宫府中的人。对于那些不敢出面的一些宫府集团的成员,李世民用一片诚意,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并当众释放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顾虑。
李世民的大度让宫府集团的人深感佩服,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自动向朝廷投诚,开始效忠李世民,其中包括最杰出的人才魏征、韦挺等人。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几次劝太子及早除掉秦王李世民,当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太子党人纷纷逃亡,魏征却没有逃跑。
魏征被抓住后,李世民当众问他:“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
在场的一些官员都为魏征提心吊胆,而魏征却毫无惧色,镇定地回答:“假如太子早听我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有今天的祸患了。” 对魏征桀骜不驯的回答,其他的官员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赞扬了他的忠诚坦荡,对他更加器重,并对他委以重任,封为詹事主簿,后改任谏议大夫。
在对待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时,魏征坚决主张怀柔招抚,反对镇压。当时,太子李建成的部下遍布全国,在“玄武门之变”过后,那些人人心惶惶,由于担心遭到杀害,许多人准备造反。
魏征从大局考虑,他向李世民建议说:“陛下要不计私仇,对他们要以公处之,否则杀之不尽,有无穷之祸,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李世民接受了魏征的建议,就派他为特使,给以便宜行事的权力,让他去李建成势力较为集中的河北一带安抚人心。魏征到了河北后,看到两辆去长安的囚车里装着“玄武门之变”中逃走的李建成的部下李治安和李思行。魏征说:“我离开长安以前,皇上就已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现在把他们逮捕,这不是自食其言、失信于人吗?临行的时候,皇上让我便宜行事,把他们放了,让他们跟我一起去招抚别人,这样别人也就安心了,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李世民以德报怨,不计旧仇,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很快就安抚了河北一带。
但是原秦王府的旧属,对李世民这种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做法并不理解,并且伺机打击对方。
一次,李世民在宴请近臣的时候,有的大臣提出:“魏征等人以前是李建成的亲信,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就像仇人,实在不愿意与他们在一起谋事。”
李世民听后笑了,说道:“魏征等人过去是我的仇人,但他们能为当时的主人尽力工作,这有什么不对呢?桀犬吠尧,各为其主,这是应该予以原谅的。而如今我提拔重用他们,就是看中了他们这种能够一心为自己主人效力的心态。”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还有着一颗仁慈的心。一次,李世民出游,一个卫兵不小心,脚下滑了一跤,为了稳固自己,无意中一把拉住了李世民的龙袍,险些把李世民拉倒。当时这个卫兵吓得魂不附体,大惊失色。李世民当即安慰卫兵说:“这里没有御史法官,不会问你的罪,不要担心。”同时他还告诫身边的人不要把这件事传出去。
触犯龙体在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之事,按理是论死罪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卫兵呢,但李世民却没有小题大做,从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博大。
李世民不但善于用兵,而且还颇有文采,擅长书法。有一次,他与群臣饮酒,酒至半酣,看着在座的文臣武将,想着庞大昌盛的帝国,他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书兴大发,命人笔墨伺候,很快一幅书法作品笔端立就。李世民童心大发,将书法作品高高举起道:“此幅书法作品谁能得到,就赐予谁。”此言一出,群臣争先恐后,其中有一位官员手疾眼快,登上皇帝的座椅,一把把书法作品抢到手。毕竟有清醒的大臣,一看抢书者没有人臣之理,竟敢蹬踏皇帝的座椅,实是大逆不道。马上跪倒启奏,请治其不逆之罪。所有人顿时都吓醒了酒,抢书者马上叩头请罪,可唐太宗却哈哈大笑:“今日没有君臣之理,不要破坏了饮酒的气氛。”可见唐太宗的慈,还包含着朋友间的友情。
由于李世民以德报怨,以慈待众,放下了皇帝高高在上的架子,用他博大的胸襟对待他的子民、臣民,使整个朝堂气氛活跃积极并富有生机,从而使国家的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
感悟做人智慧
一个人的品德能够决定他对社会的贡献,没有良好品德的人,哪怕是有再高深的学识,也不会对社会有利,甚至还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
《论语》上说:建功立业,有一帮亲戚子弟,还不如有一帮德才兼备的人士。《荀子》上说:周文王有诸多亲戚子弟、近幸宠臣,但是他却选择一个垂钓老人——姜子牙,委以国事。周文王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想建立大功业,树立好名声,把天下统治好。后来,姜子牙果然帮助周文王灭殷兴周,因此,周武王在泰山的祝拜中,还念念不忘“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由此可见,以德才取人是非常明智之举。
2.信人尽诚疑人己诈
【原文】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释义】能够相信他人的人,也许那个人并不十分值得信赖,但至少自己是诚实可信的,对别人充满怀疑的人,那个人也许并不十分狡诈,但自己却已经是狡诈之人了。
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以来,便慢慢展开了一个群雄争霸天下的局面。所谓乱世出枭雄,也就是这个时候,涌现出一大批以刘邦、项羽为首的杰出人才,其中更有诸多有名的谋士辅臣,陈平就是其中的一个。
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自幼聪明好学,而且有远大的志向,自陈胜起义后,天下大乱,他认为机会来临,于是前去投奔魏王咎,被任命为太仆,替魏王执掌乘舆和马政。他想在魏国做出一番成绩,谁知多次献策都没有被魏咎采纳,而且经常遭人诋毁。他最终认识到魏咎不是一个能成大业之人,所以,连夜出走,投到项羽麾下,在项羽的手下,他的才华才得到彰显,他参加了著名的巨鹿之战,跟随项羽进入关中,击败秦军。立下了大功,项羽加封他一级爵位,但是陈平知道,这些都是徒具虚名,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权力。
楚汉战争爆发时期,殷王司马印背楚降汉,项羽一怒之下,拜陈平为信武君,率一路大军进击殷王,收降司马印。陈平不负厚望,很快收复殷地及司马印,项羽大喜,封陈平为都尉,赐金约镒。
但是,没过多久,刘邦又率部攻占了殷地,司马印再次被迫投降。项羽恼羞成怒,把对司马印的怒气全部迁到陈平身上,扬言要将参加收复殷地的全体将士一律斩首。陈平一方面害怕被杀,另一方面也看出项羽缺乏成就霸业的胸怀,于是,便将项羽赐予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而后,背着简单的行装抄小路逃走了。
在渡过黄河的时候,艄公见陈平仪表非凡,又单身独行,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以为他身上一定藏有银票,于是,便心生谋财害命之意。陈平何等聪明,怎么能看不出艄公心怀歹意,经过思考后心生一计,他将身上的衣服全部脱掉,袒露全身,假意帮助艄公去撑船。如此一来,再笨的人也能看他身无分文,所以,陈平躲过了一劫。
陈平上岸后,直奔刘邦部队的驻扎地。通过魏元知的引荐见到了刘邦。刘邦对陈平的韬略及功绩早有耳闻,于是问陈平:“你在楚军里担任什么官职?”“都尉。”陈平答道。刘邦说:“好,现在我也封你为都尉,做我的参谋,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事宜。”陈平感激不尽……
但此事一传出,刘邦手下将领议论纷纷,“大王竟然重用一个逃兵,还和他同乘一辆车子,让他来监督我们这些老将,这太不公平了”,谁知,刘邦听了这些议论后,不但没有疏远陈平,相反与陈平更加亲近,而且还同他一道东伐项王。这样一来,将领们越发不服气。
于是,推举出周勃、灌婴晋见刘邦说:“虽然对陈平的功绩有所耳闻,但有谁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而且我们听说他在家时就德行不佳,与嫂子通奸,并且,行事反复无常,不能在魏国容身而投奔楚王,归顺楚王仍然不行,现如今又来投靠大王您,看您重用他,他就利用职权,大胆接受将领的贿赂。这样的人,大王为什么会重用他呢?”
有道是众口铄金,刘邦怎么可能不受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所以,也开始对陈平产生怀疑,于是,就把推荐人魏元知叫来训斥了一番。但是,魏元知凭着自己对刘邦的了解,对刘邦说:“臣给您举荐的是有才能的人,而陛下所问的都是有关品行方面的事情。得天下靠的是才能,所以我给您推荐了奇谋之士。”
刘邦本身就非常宽宏大量,并且求贤若渴,听魏元知这么一说,也觉得不无道理,便赐给他酒食,让他吃完回去休息了。
刘邦正准备休息时,陈平来见,说:“大王,我有要事对您说,这件事不能挨过今天。”刘邦听他这么说,就让他坐下来,陈平没有直接说出他的计谋,而是和刘邦谈论天下大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之时,陈平才说:“项王身边有几个刚直不阿的臣子,像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如果大王肯用几万金,行使反间计,离间这几个人与项王的关系。项王生性多疑,容易听信谗言,这样,必定会引起内讧,而导致军心涣散,我们就趁此机会进攻。”刘邦听了陈平的分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就在当晚便拿出4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细心安排此事。
陈平第二天就着手安排,他一方面派间谍前往楚国,另一方面用重金在楚国收买了楚军中的将士,让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范增、钟离昧等人战功显著,却没有裂土封王,因此他们有意同汉军结盟,消灭项王,将楚地瓜分后各自为王。”
项羽听了这样的谣言果然心生不安,立刻派使者到汉军刺探。陈平马上让侍者准备上等的好酒好菜,自己亲自端去,可谁知一见是楚使便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说着,端着酒菜走了,过了一会儿,让侍者端上一份制作粗劣的食物。楚使非常气愤,立即回去将情况如实禀报给项羽,“事实”摆在眼前,项羽怎么可能不相信,于是开始怀疑范增,所以,在范增建议项羽迅速攻下荥阳城时,他就是不同意这样做,范增一气之下说:“大王,既然现在天下大事大体定局,以后就您自己干吧!请赐我这把老骨头,退归乡里吧!”谁知,项羽竟然毫不犹豫便答应范增的请求,在回家途中,因病猝然而死。
陈平略用一个小小的离间计,竟然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可见,人的猜忌心是多么的可怕……
感悟做人智慧
一个有创业雄心的人,必须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勿用”,因为凡事“疑神疑鬼”,对他人充满了怀疑是很难得到别人真心的辅助的,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真诚拥戴,那么成就大业根本就无从谈起。
3.雅量容忍德当载物
【原文】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释义】肮脏污秽的土地才会生长出好植物;鱼虾不会生长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所以一个欲成就霸业的人一定要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容忍他人的雅量,如果自命清高,就会孤立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这样就很难建立功业。
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父亲是济阳县令刘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哥哥叫刘演。
刘秀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从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
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率领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地皇三年十月,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做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但在此时,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縯有威望,治军严明,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他们担心立了刘縯以后没有自由。他们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策划拥立刘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