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在《临江仙》一词中叹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意思说的就是,人的一生无论拥有过多少奢华和权贵,最终也随着生命的完结而结束了,所以说,人还是要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让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加充实。
11.超然事外看清利害
【原文】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释义】人在谈论得与失时,最好用置身于事外的超然心态来看,这样才可以清楚事情的始末,并且通晓利害;相反的,如果是置身于整个事情之中的当事人,那么,就应该暂时放下个人的声誉,这样,才可以专心策划所担负的任务,推动事情的发展。
一次在齐国,孟子会见了地方长官孔距心。孟子问孔距心:“在你的军队中,如果有战士,在一天中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吗?”“不用等到第三次,我就要开除他了。”孔距心毫不犹豫地答道。孟子又问道:“但是,你就没有失职的地方吗?如今,连年灾荒,据我所知,你所管辖的地方中,有一千多灾民,他们中有许多体弱多病的老人抛尸于山沟荒野,而年轻力壮的年轻人都逃亡在外。”孔距心为自己申辩说:“我的能力有限,实在无法妥善安置那些灾民啊。”孟子摇头道:“我打个比方吧:如果现在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替别人放牧,那么,他就必须要找到牧场和草料喂养这些牛羊。如果没有能力找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他就只能把牛羊退还给原主,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牛羊一个个饿死吧?”这个比喻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位置上,就得做这个位置必须要做的事,如果做不好,或者不能做,那就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做,这样既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名誉,又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
这就是旁观者看事物的准确性。孔距心身居其位而不谋其政,他自己还浑然不觉,以至于别人再说给他听的时候,他还要为自己辩解。像这样的事情在平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所以,人们应该以此为鉴,通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多注意自己德性的修养。
感悟做人智慧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见要想对某人某事做出公平的评论,必须置身事外才能够拓展思路,据理晓喻。
12.心神修养不乱本性
【原文】忙处不乱性,要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释义】在繁忙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态度,即不乱本性。这样就需要在闲暇时候培养清晰敏捷的头脑,而且注重身心修养;敢于从容镇静地面临死亡,就必须在平日透彻领悟出人生与自然的循环规律。
列御寇是射箭的高手,因此伯昏无人想让他表演一下射箭的本领,只见他拉满弓弦,在手肘上又放置了一杯水,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射箭的时候,列御寇一动不动,那神情真像是木偶人似的。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没有达到无心射箭的射法,如果你登上高山,面对百丈深渊,脚踏危石,那时还能射的这样好,那就说明你的射箭本领真是达到了巅峰,可是你能做到吗?”
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身临百丈深渊,脚踏危石,然后把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恭请列御寇上来开始射箭。列御寇看到伯昏无人真的像他所说的一样站在那里,便伏在地上,吓得汗水浸透了衣服。伯昏无人说:“一个身心修养真正达到顶峰的人,窥测青天如看阴晴变化,潜入黄泉如进无人之境,精神自由奔放于宇宙,神情始终不会改变。如今你看到这种情景就胆战心惊,有了恐惧的念头,这时候的你要想射中靶不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吗?”
这个故事是在告诉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不乱本性,才能够达到心神修养的最高境界。
一次,禅门名刹最乘寺的山门前,来了一个乞求出家为尼的仕女。只见这名女子走路轻盈,年轻漂亮,给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她的表兄了庵和尚是当时寺里的主持,马上就拒绝了她的请求。了庵说:“禅的修行对女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是有先例可循的,昔日有很多女人入空门为尼,但是没有一个修成正果的,反倒玷污了神圣的佛法。何况你还是个天生丽质的美人呢?”仕女听后,在最乘寺的山门前跪了三天三夜,发誓一定要出家。了庵看她心意已决,一心向佛,便如她所愿为她剃了发,取名慧春。慧春晚年隐栖在最乘寺旁的小尼庵里,专为往来的行人端水送茶,为人平易、亲切,大家都很感激她。忽然有一天,她自己在山门前的磐石上堆了许多柴禾,并把它点燃了,自己坐到火里去打禅入定。了庵和尚听说了此事急忙赶了过来,着急地问道:“慧春,你在干什么,不觉得里面热吗?”慧春坐在里面一动不动就像一尊佛像,她平静地答道:“感觉不出来冷热。”在生死和危急关头,能做到镇定自若,心无杂念,实在是悟透了人生,看破了世界,达到了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也达到了以天下为大任、以大义为追求的至高境界。
感悟做人智慧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为道而死不足畏,为道而生,更应自重自珍。”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就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我们应该一辈子好好地珍惜保全它,不使它受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为人必须要做到的。所以,人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身心修养,因为只有具备看破人生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真正地彻悟人生,这样,才能够脚踏实地去实践人生、圆满人生。
13.退步宽平清香悠长
【原文】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释义】人人都在争走的道路自然会很狭窄,如果能够后退一步,那么,大家都能够感到路面宽平一步;过于浓艳的味道会让人感到很腻,而且它是短暂的,如果清淡一分的话,这种清香就会弥留很久。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也许人们会认为山谷随处都有,没有什么新鲜的。不过加拿大魁北克的这条山谷却很值得一看,因为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因此,这一现象便成为了一个谜,不过许多人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含义,一直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后来,这一奇观的谜竟被一对夫妇揭开了。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对婚姻濒临破裂的夫妇,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决定做一次浪漫的旅行。如果在这次旅行中,双方能够找回以前纯真的爱情就继续生活下去,如果不能就平心静气地友好分手。
于是,他们就来到魁北克的这条山谷,可是他们刚到山谷时,就下起了大雪。不得已他们只有先支起帐篷,在帐篷中他们挑起帘子,向山坡上望去,满天飞舞的大雪再加上特殊的风向,使得东坡的雪比西坡的雪大的多,而且来得密。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积雪。不过,当雪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时,雪松的枝丫似乎富有弹性,自然地向下弯曲,将压在自己身上的积雪抖落在地上。这样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动作,使得雪松完好无损。与雪松相反的是其他的树,它们不具备能屈能伸的弹性,所以当雪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树枝就被压断了。
西坡的树木有一些逃过了这次劫难,不是因为它们有与雪松一样的智慧而躲过了此劫,而是因为西坡的雪小,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和女贞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它们不能领会曲与伸的道理,所以才会被大雪摧毁。”
丈夫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当作默许了。两人默默地对望许久,终于拥抱在一起,两人都领悟出了这其中的道理,其实人与人相处就如同这山坡上的树木一样,当你不能承受压力时,只需要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后退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而且能够使生命力更加顽强。
感悟做人智慧
假如世人都能抱有这种“退步宽平,清香悠长”的人生观,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相处得非常融洽,而不会有任何纠纷产生。
事实上,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每个人都有好胜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人们就应该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该争的争,该让的让。在区区小利面前、在人际是非面前,让一步会更显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国家兴亡时刻,如果不竭尽全力地争取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那么,就是胆小懦弱的行为。
14.德在人先利居其后
【原文】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释义】不要抢先争取获取名利的事,不要落后于别人积德修身的事,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也要谨守本分,修养时也不能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规则。
在赋税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的元代,董文炳当时正在县令任上,恰逢朝廷普查百姓的户数,以便按户数征收赋税,并且明确下达命令,敢隐瞒户数的人,定斩不饶,而且没收全部家财。董文炳知道百姓无法承担这样繁重的赋税,于是,便将全县的百姓聚居一起,以减少户数,许多官吏劝阻他说:这可是杀头的罪过啊。董文炳斩钉截铁地说:“我董文炳为百姓犯法而获罪,心甘情愿。”
但是,有很多百姓很不理解,所以不愿意这样做,董文炳解释道:“你们现在就按我的吩咐去做,以后就会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了。相信到时候你们会感谢我而不会怪罪我的。”果然,因为这样做,百姓的赋敛大为减少,他们因而生活得很富足。
这样一来,董文炳的声誉也开始波及四周,许多邻县的人,听说他的德性好,断案如神,所以在诉讼不能得到公正判决时,总会来请董文炳裁决。董文炳到大府去述职时,邻县的人看见他,都纷纷聚拢来,有人说:“久闻董县令大名,只是无缘相见。今日一见,看到董县令也是人啊,怎么就能够明断如神呢?”
当时的府臣贪婪无耻,多次向董文炳索取钱物,董文炳当然拒不肯给。而就在这时,有很多谄媚的小人向府里进谗言诋毁他,府臣听了便更加肆意妄为地中伤陷害他,董文炳留下一句话:“我董文炳,宁愿死也不会剥削百姓而获取利益。”便辞官而去了。
董文炳不但不从百姓身上掠夺财物,而且还处处为百姓着想,帮助他们隐瞒户数,因而减轻赋税,可以说是为百姓谋了福利。董文炳还慷慨地捐私产给百姓。据《元史·董文炳传》载:当时董文炳所在的县非常贫穷,而且连年干旱,蝗虫肆虐,朝廷的“苛捐杂税猛于虎”,百姓简直无法生存,董文炳就拿出自己家的私粮数千石分给百姓,以帮助百姓逃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