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8406300000041

第41章 居家交友篇(1)

——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菜根谭》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居家如此,交友亦如此。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朋友,都要拥有一颗不含半点虚伪的真诚之心。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做到这点,才可以享受居家之乐和交友之趣。

1.诚心和气家有真佛

【原文】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释义】家庭最好要有一种真诚的信仰,生活应该遵守正确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真诚、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愉快温婉可以使父母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比静坐省察自我身心要强上万倍。

曾国藩曾经说过“家和则百福生”。中国文化以“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贵和谐,尚中道”。“和”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为“和气”;在治家中体现为“和睦”。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没有和谐,就不能和衷共济,即使家庭再兴旺也终归会走向败落。

在实践中,“和”往往体现为一种策略,一种目的和手段,在成人取向上体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体现为“中和”,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相配合才可以达到代表平衡的“和”。

曾国藩全家兄弟姊妹共九人,作为长子,曾国藩非常关心兄弟,经常问候、勉励或劝诫兄弟。在勉励弟弟重视孝悌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觉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兼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兼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曾国藩认为,亲人之间应当和气、坦诚、忍让,在相互关怀帮助、相互砥砺的基础上,大家才可以不断走向完善,相互协调,家业兴旺。

兄弟因未能考中科名而放弃学业,他则循循善诱,不断勉励兄弟,督促兄弟继续努力。他对待兄弟竭力爱护,从不姑息纵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常常以身作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家族的利益为重。他常常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无论是在京做官,还是戎马倥偬,百忙之中,曾国藩总不忘记写信教导诸弟踏踏实实做人,督促他们读书学习,要重视孝友耕读,绵延世泽。

长沙军事失利时,曾国藩意气受挫,以至于灰心丧气,整日郁郁寡欢。父亲写信训导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国事维艰,只能进不能退”。在父亲的勉励下,他深受鼓舞,鼓起勇气命幕僚向朝廷写奏折,如实禀报在籍湘军与太平天国的作战情况。他把幕僚写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将“败不馁”的气魄显示了出来。皇上看完,对于曾国藩的战败情况没有生气,反而鼓励他再战。

曾国藩说:“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孝敬父母,不仅仅要停留在饮食供奉上,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承顺父母的旨意。曾国藩夫妇侍奉父母,均以得欢心为本,一家人其乐融融,上下欢愉,一团和气。

曾国藩的以“和”治家的思想,在治军上体现为全军上下精诚团结。他说:“行军之道贵在人和而不争权势,贵求实效而不尚虚名。”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湘军在军事上处于危难之中,当时曾国藩部队每月需粮三四百万斤。就在此时,江西巡抚沈葆桢为确保江西本省的军队粮饷,便截留了供应给曾国藩雨花台大营的江西漕折银5万两,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允准。曾国藩立即写信给沈葆桢,信中没有流露出不满情绪,而是用极尽委婉的商量语气:“(近来)幸饷项来数较丰,为今年所未有,差强人意。若能如此,月之入款,即全停江西漕折犹可支持,特恐不可为常。且待万过不去之时,再行缄商尊处通融办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还能以“和”来处理问题,由此可见他的胸怀与修养。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下,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例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曾国藩说:“家和则福生。兄言弟从,弟请兄允,一家人融洽相处肯定会发达;相反,兄弟阋墙,婆媳扯皮,夫妻计较,这样的家没有不败落的。要守得住‘和’字才好。”

曾国藩有四个弟弟,即:曾国潢,字澄侯;曾国华,字温甫;曾国荃,字沅浦;曾国葆,字事恒。曾国藩兄弟五人有四人上了战场,曾国华战死三河镇,曾国葆病殁金陵围,曾国藩、曾国荃成就最大。他对曾国荃尤为关心,给他写的家书也最多。曾国荃排行第九,故称九弟,军中呼为九帅。曾国荃才大志大魄力大,但是却有些傲气,曾国藩经常提醒他戒除这种坏习惯;曾国荃喜发牢骚,曾国藩又以“军中不可再有牢骚之气”,要求他戒除;曾国荃作战,过于猛进,曾国藩则以“稳守稳打,不轻进,不轻退”戒之;曾国荃于半年之中,七拜国恩,曾国藩则以“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戒之。有弟如此,不愧为兄;有兄如此,弟之幸运。因为兄弟相见以诚,合作到底,故能成“大功”,立“大业”。曾国荃勇且狂,曾国藩既为之喜又为之惧,百般维护。为避猜忌,“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曾国藩一度要自愿牺牲,退出仕途,以成全曾国荃的发展。弟弟曾国潢则长期操持家事,解除兄弟们治军从政的后顾之忧。

曾国藩是曾家的长房长子又早有所成,因此,他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待兄弟的态度,自是竭力地以德去爱护,而不是用姑息放纵来宽恕他们。他在家书中说:“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他经常这样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他甚至有如此的“终身大规划”:“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拈阄平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及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予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一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之素志也。”

曾国藩对四个弟弟爱护备至,他一生花在四个弟弟身上的工夫心血,并不比用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的少。无论学问、人品、军事、性情、养生、治家等,事无巨细,皆有所涉及。可谓为诸弟殚精竭虑,瞻前顾后,唯恐诸弟有失,有负先人。弟弟们也对他非常尊敬,对他的教导也铭记于心,兄弟间关爱互助。曾国藩在事业成功后,在孝顺父母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尽管他自己不能回家亲自照顾父母,但经常写信问候,经常给家中寄去银两,以资接济。

曾国藩孝敬父母,对自己的几个兄弟们照顾有加,这些都给他的子女起到了垂范的作用。曾国藩教子“爱之以其道”。亲人之间坦诚相待,相互帮助,“和气致祥,自有可昌盛之理”。

感悟做人智慧

自古就有“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等齐家古训,这同样也可以用在治国上。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人民的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如果国民做到这一点,则该国将无所畏惧。

一次,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而且夹在齐楚两大国之间,为了国家的存活,我们应该依附哪个国家为好呢?”

孟子答道:这个问题,您让我如何回答呢?如果您一定要我给答案,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挖深护城河,加固城墙,和你的百姓共同来保卫国家”。也就是说,如果百姓宁死不肯离开你,那你就不用依附任何一个国家。这就是“和”的力量。

2.寻常家饭珍惜是福

【原文】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释义】拥有快乐境界的同时,也会有不快乐的事情相伴而存;拥有美好光景的同时,也会有不美好的光景来抵消。由此看来,乐与苦、好与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平淡的、安分的生活才是快乐的本来。

高山脚下有一座寺庙,这里虽然偏僻,但香火旺盛。每天,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在这座古庙走廊的横梁上,住着一只大蜘蛛,它丝毫不讨厌这里的烟雾缭绕和从早到晚的木鱼声。

晚上,它会好好休息;天亮后,它就在横梁上默默地注视着这些善男信女,去感受那种虔诚。时间一长,这只蜘蛛逐渐有了佛性。就这样,它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开始了漫长的修炼。

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几个世纪里,蜘蛛看到了人间百态,看到了世事沧桑。一天,佛祖来到了这座寺庙,看到这里的旺盛烟火后,非常满意。在要离开的时候,他不经意发现了梁上的这只蜘蛛。既然能够相见,自然是缘分。于是佛祖没有急着离开,他对蜘蛛说:“你已经修炼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你都悟到了些什么,我来问问你吧。”蜘蛛对佛祖鞠了一躬,表示同意。佛祖问蜘蛛世上什么东西最珍贵,蜘蛛略作思索说,世上再也没有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贵的了。佛祖没有说话,转身便离开了。蜘蛛仍如往常一样,继续修炼着。

一天,庙外刮起了大风,一滴甘露顺风飘到了这只蜘蛛编织的网上。它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和纯洁美丽,它的出现给蜘蛛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又一阵大风将这颗深深打动蜘蛛的甘露给带走了,一种失落感涌上了它的心头。就在这一刻,佛祖现身了。他问了一个与上次同样的问题:世上什么最珍贵?蜘蛛抑制住失去露珠的悲伤,低沉地回答了佛祖:“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佛祖没有再说什么,不过这次没有像上次那样离开,它要让蜘蛛去体会人生。

在佛祖的帮助下,蜘蛛投胎成了一位女婴,她的名字叫蛛儿。它投胎的这户人家是京城贵族,在朝廷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名望。十几年的光景一晃就过去了,蛛儿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一天,皇帝为这年的新科状元摆了庆功宴,京城的名门贵族都接到了帖子。蛛儿随着父亲来到了这个才俊齐集的宴会上,情窦初开的她想在这个宴会上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席间,各位俊才都作了一番展示,新科状元干路的表现尤为突出。他的才艺压倒了其他才子,折服了众多少女,包括蛛儿。虽然皇帝的女儿长风公主也在场,但蛛儿并不紧张长风公主会抢走自己的心上人。她知道,佛祖赐她的姻缘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后来,蛛儿与母亲去庙里上香时遇到了干路母子。蛛儿很开心,因为她又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她更加相信了这段姻缘,在心中感谢着佛祖。然而,在交谈过程中,蛛儿并没有感觉到干路对她有好感。蛛儿提起了十几年前蜘蛛网上的甘露,然而干路并没有一点印象,蛛儿带着失望回家了。

过了些时日,皇帝颁布了诏令,将长风公主许配给了蛛儿的意中人干路,而将蛛儿许配给了灵芝太子。蛛儿知道后,心中有种难言的痛苦,她不明白佛祖为什么要如此作弄她。接下来的几天中,她不思茶饭,身体消瘦至极,再这样下去,恐怕活不了多久。太子听说蛛儿绝食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匆忙赶到蛛儿家中,深情地对轻生的蛛儿说,在给新科状元干路摆的庆功宴上,他已经爱上了她。在自己的苦苦请求下,皇帝才答应让他和蛛儿完婚。他说,如果蛛儿不想活了,自己就自刎,以便在黄泉路上给蛛儿作伴。

蛛儿奄奄一息,她的灵魂快要出壳了。这时候,佛祖来了。他对蛛儿说:“蜘蛛,你明白其中缘由了没?其实,落在你网上的甘露(干路)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所以后来也是风把它带走的。干路是长风公主的终身寄托,他在你的生命中出现只是一种偶然。你高高地待在寺庙横梁上,可知地上的灵芝草(灵芝太子)一直在默默地看着你和陪伴着你吗?它苦苦等了你数千年,而你却从未看过它一眼。此时,你是否明白什么是世间最珍贵的?”蜘蛛终于悔悟了,它告诉佛祖,它明白了,“得不到”和“已失去”并不是世间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把握手边的幸福。佛祖离开了,太子的宝剑已经出鞘。蛛儿醒了,她赶忙将宝剑打落在地,二人抱在了一起。

故事中的蛛儿终于悟透了爱情的真谛,她没有再去苦苦追求干路,而是与太子相亲相爱,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和幸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男“蜘蛛”或女“蜘蛛”!他们坚定地认为,只有得不到的东西和已经失去的东西最宝贵。他们对自己发誓,一定要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坚信,只有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才是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