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8406300000044

第44章 居家交友篇(4)

其实,说夫妻二人是“二位一体”,不如说是“独联体”更切实际。因为在狭小的二人天地里,无论怎样“一体”,他们总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两个人,我乐并非代表你也乐。夫妻间有所保留,这不能视之为对爱情的不忠,而是一种夫妻相处的艺术。

夫妻之间最好要亲密“有间”,让彼此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块自由活动的绿地,谁也不要试图改造对方,而要设法适应对方。

其实,夫妻交往如同赏画。我们在欣赏一幅油画时,太近了看着不太像画,太远了看着像画又看不清楚。只有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才能看出“效果”。

这就是说,人和人、人和物之间都需要一个距离。因为有距离才有吸引,但是,距离也要掌握好一个度,太远了就失去了存在感,太近了就遮住了人的眼睛。

感悟做人智慧

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有人认为夫妻之间不应该有什么秘密,毫无保留才能证明夫妻感情的真实。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夫妻之间的确应该坦诚以待,但相互保守一部分秘密并不会对坦诚相待有什么负面影响。俗话说“距离产生美”,适当地留一点距离给彼此会使生活更精彩。

8.言语巧妙春风解冻

【原文】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释义】当家人犯错时,不应该对他大发脾气或者随意打骂,更不能因为是家人沉默以对,让他肆意而为。对于有些错误,如果不好直接批评,就用其他方式来暗示他改正错误。如果不能让他马上悔改,就需要耐心等待,寻找机会再次提醒劝告,但是不能高声呵斥,而要谆谆善诱,像春天和煦的暖风一般消除寒冬般的冰冷,像温暖的气流般融化冬天冻得如石块般的冰,这样自然会使家庭充满一团和气,成为一个典范家庭。

张华和李红夫妻平常住在单位,只有周末才回张华家。张华是独生子,母亲特别宠爱他。

这次,周末小两口回张华家,婆婆当着儿媳妇的面对儿子说“怎么又瘦了,是不是在家什么事都你做”,“吃得不好”,等等。儿子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回答。

婆婆的意思很清楚,是责怪儿媳妇没照顾好儿子。

机灵的李红赶忙上前拉着婆婆的手说:“妈,是我不好,这段时间单位加班,太忙了没有照顾好他,都是我的不好。您放心吧,从明天起,我给他增加营养,让他尽快胖起来。”

第二个周末,小两口一回到家,李红就拉着婆婆的手说:“妈,这个星期我给他做了五顿肉,鸡蛋、牛奶是每天早晨必不可少的。可他好像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啊,妈妈,您有什么好法子啊?”

婆婆听了儿媳这番话后连忙说:“他就是这副德行,吃人参也没有用,可能是祖传原因吧!瘦得像只猴子,你看他爸不也这样。”说得全家一阵大笑。

面对婆婆的责备,李红并没有与之争吵,而是用巧妙的语言,“诚恳”主动地向婆婆承认自己照顾不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婆媳矛盾的激化。

生活中婆媳间的关系固然微妙,但如果想处理好这一关系也并不困难。只要能够巧妙运用语言攻势,再加上真诚和理解就可以轻松做到了。

比如,有些儿媳,在自己母亲面前可以说个不停,与婆婆却无话可说,两人之间总感到别扭。要改变这种状况,你需学会主动热情,在婆婆耳边多吹点“甜”风。

首先,“妈”字不得太吝啬。

儿媳的一声“妈”,能给婆婆带来无限温暖。有些儿媳惜字如金,“妈”字从不轻易出口。但也有一些儿媳,却学孩子的口气,称婆婆为“孩子他奶”。一些与婆婆分居的儿媳妇,大部分走进婆家门时叫一声“妈”,出门辞别时说一声“妈,我走了”,仅此两声,虽有礼貌,但却感到生分。如果能把拉家常和称呼连接在一起,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你也可以这样说:“妈,这几天天气变得挺冷的,您穿得太少了,别着凉了啊。”

“妈,您眼神真好!这么细的针都能穿。”

其次,沟通不可少。

有些老年人社会交际较少、在家养尊处优,整天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他们很想知道家门以外的一些新鲜事。聪明的儿媳就会借此机会与婆婆沟通,掌握婆婆心理,为处理婆媳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对待父母如此,对待公婆也是同样的道理。

婆婆是长辈,做儿媳的要与婆婆以诚相待,不仅要在言语上关心婆婆,还要在日常行为上表现出来。

有些家庭中,儿媳当家做主,就更不能把婆婆当成多余的人,不能在言语中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恭。否则不仅对方不能接受,激化双方的矛盾,还会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影响。

如果婆婆年岁已高,身体又不好,那么儿媳在平时说话中更不要说出嫌弃的话。只要儿媳对婆婆好一些,她就会十分感激,很多矛盾也就调和了。

作为儿媳要学会善解人意,凡事都要站在婆婆的角度去思考。闲下来的时候不妨与婆婆坐下来好好沟通一番,使彼此间增加一分信任,多一些理解。反之,婆婆也应如此。这样婆媳间的许多矛盾就可以避免了。

这样看来,婆媳相处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用“温婉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对待婆婆,即使她有寒冬般的冰冷,也会被你的和煦春风给融化掉。这样,令人伤神的婆媳关系就会因此而改变,家庭生活也会因而其乐融融。

感悟做人智慧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始终是一对特殊的矛盾。如果能够巧用语言技巧,那么就会缓解婆媳间紧张的关系,从而促进家庭的融洽与和谐。

9.性格偏激难觅知己

【原文】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释义】一个人的性格如果过于急躁,他的言行就如同炎炎烈火一样炽热,好像凡是与他接触到的东西都会被焚烧;一个人如果过于苛刻没有人情味,他的言行就如同冰雪一样冷酷,好像凡是与他相碰触的东西,都会遭到迫害;一个人如果思想顽固不化,那么,他就像一潭死水或一棵朽木一样,已经没有任何的生机。这些人很难建功立业,造福后代。

一个人有主见,有头脑,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不过,这种观点只有在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的前提下才能成立。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中不可小觑的缺陷。与人交往过程中,许多人都吃过偏激执拗的亏。

三国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自己的儿子求婚时,关羽一听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如果总是把自己看成“一朵花”,把别人看成“豆腐渣”,说话办事不顾大局,不计后果,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关羽的做法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结果双方兵戎相见,关羽落得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正因为他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无人救援。

因此,做人不应该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尤其是在处理重大问题上。否则,只会导致工作或事业的失败。而且,平时为人行事也不应该如此,否则只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朋友。

感悟做人智慧

有些人看问题总是容易戴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人们交朋友讲究“同声相应,意气相投”,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如果一个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自然很难有知心朋友,也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成就事业。

10.不逆本来见贤思齐

【原文】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释义】与其违背意愿、想方设法博取他人的欢心,不如刚正不阿而遭受小人的嫉恨;与其没做过善事而接受别人的赞美,不如没有恶行劣迹而遭受他人的诋毁。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结交了好朋友,就可以相互砥砺促进,不仅在情感上能够产生共鸣,也有助于事业的成功。1864年7月20日,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中说: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必须选择志向远大的人作为朋友。

曾国藩非常重视朋友的作用,他的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可以说是在朋友的砥砺和影响下取得的。

曾国藩在京城13年中交接了许多朋友,他们各有所长。如,讲求躬行心得的有倭仁前辈和唐镜海先生,以及吴竹如、窦兰泉等人;研究经礼的有吴子序、邵惠西等人;研究文字大有成就者有何子贞先生;才气奔放的人物有汤海秋;英气逼人的有黄子寿先生和王少鹤、朱廉甫等人。曾国藩结交的朋友对他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是考据方面的专家。在与刘传莹的交往中,曾国藩大大提高了自己古文字方面的造诣。1846年,曾国藩养病期间,依然向刘传莹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方面的问题。刘传莹也向曾国藩请教理学方面的问题。于是,二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成为终生的好友。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拓展自己的学识,在学术领域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给同乡好友刘蓉的信中表达自己在学术上的见解说,于汉、宋二家“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在学业上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是做学问的关键。

何绍基,字子贞,他擅长书法和诗词。曾国藩在与何绍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诗词方面的不足。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写作和赋诗,结果两人都提高得非常迅速。

另外,曾国藩还经常和吴延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方面的问题,还曾经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

曾国藩的朋友都是在京城颇有名气的大家,同他们的交往不仅增长了他的学识,也大大提高了他在京城的地位和知名度。擅长结交朋友是曾国藩在京城迅速发迹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国藩在交结新朋友的同时,不忘联络旧时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对曾国藩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是刘蓉、郭嵩焘、江忠源、欧阳兆熊、罗泽南。

刘蓉,湖南湘乡人,字孟蓉,号霞仙。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曾国藩在赴京科考途中认识了“少有志节”的刘蓉和郭嵩焘,于是三人结成了好朋友。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举人。在北京时,他经郭嵩焘介绍与曾国藩相识。曾国藩对江忠源十分推崇,刘蓉也称赞江忠源:“交友有信,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常居人先,死生患难,实可仗倚。”在曾国藩的朋友中,江忠源最具血性和胆识,被曾国藩称之为“儒文侠武”。后来,果然如同曾国藩预料的那样,江忠源成为了湘军的主要将领。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湖南人,是曾国藩的同乡。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却能“溺苦于学,夜无油炷灯,则把卷读月下,倦即露宿达旦”。他的道德学问令人佩服。罗泽南是研究程朱理学的大儒,曾标榜自己为宋儒。年轻时代的罗泽南连遭不幸,生活也十分坎坷,母亲和兄嫂相继去世。更为不幸的是,长子、次子和三子又接连去世,他的妻子遭受了丧子的巨大悲痛,痛哭竟至双目失明。罗泽南在如此沉痛的打击下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人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因此,曾国藩对罗泽南十分敬重。有时他在书信中表达敬慕之情,并称罗泽南为家乡的颜渊。后来,罗泽南以侍郎的身份带兵征战,战功赫赫,天下闻名。

欧阳兆熊,字晓岑,湖南湘潭人。一次,曾国藩在果子巷万顺客店中患重病卧床不起,幸遇欧阳兆熊,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渐渐病愈。由此,二人成为了相交甚深的好朋友。

曾国藩所交的朋友对他的人生和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的人为他出谋划策,有的人在危难之时为其两肋插刀。因此曾国藩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了“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的深刻含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国藩对朋友的选择十分讲究。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甚至可以这样说,要了解一个人的综合情况,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了。这就是“相友而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