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8406300000045

第45章 居家交友篇(5)

古时候楚国有这样一个人,他看相十分灵验,在当地很有名声。楚庄王知道后,把他召入宫中。庄王问他,“你是如何给人看相的?怎样能预知他人的吉凶呢?”他回答说:“我其实不会给人看相,但我可以从他所交的朋友来判断他的情况。一个普通百姓的朋友如果孝敬父母、尊兄爱弟而不违法乱纪,那么他也是这样的人,他的家就会一天天兴旺富裕。一般的官员所交的朋友如果讲信用,重德行,那么他也就是忠于君主、爱护百姓的,他就会受到君主的器重和依赖。《史记》说:“不知其人,视其友。”这也是有道理的。因此,即使自己是个好人,如果交结了坏朋友,就有人把自己当成坏人,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事业或败坏自己的名誉。

曾国藩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他认为没有朋友有很大的危害,极其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宋人许辈说:“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在古代,孟母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荀子也说过“居必择乡,游必近士”。可见古人对结交朋友的重视。

曾国藩对自己的儿子有更大的期望,所以他才对曾纪泽说:“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感悟做人智慧

人的本性是美好的,设法博取他人欢心或接受毫无缘由的赞美都是对本性的扭曲。一个人一旦失去本性,便与行尸走肉无异。为了保持本性,就要见贤思齐,从他人身上学习更多美好的东西。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善于学习朋友的优点和长处,不断提高自身的学问和修养。另外,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切实为朋友着想,以维持朋友间长久的友谊。

11.三分侠气一点素心

【原文】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释义】在和朋友相处时,一定要本着同甘共苦、拼死相助的狭义之情;而在为人处世时,则需要有一颗纯洁无瑕的赤子之心。

东汉长安长陵(今陕西西安)人赵歧,曾多次反对朝廷显宦的倒行逆施,最终成为宦官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他们派爪牙肆意迫害赵歧的家族,并到处追杀赵歧。

赵歧为了替家人报仇雪恨,只得隐姓埋名,过着逃亡生活。后来,他隐居在北海,以卖饼为生。当时,北海人孙嵩看他不像一个普通的小商贩,于是便问他:“你的饼是自己做的吗?”“买来的。”赵歧答道。孙嵩又问:“那你买的时候多少钱?卖出去又要多少钱?”赵歧诚实答道:“我用三十文钱买来的,然后再以三十文钱的价格卖出去。”

孙嵩听后,将他请到家中隐藏起来。待这些为害朝廷的显宦被杀以后,赵歧得以重见天日。不久后,他再次被朝廷重用。汉献帝时,赵歧出任太常卿一职。

后来,他作为宣尉副使到全国各地巡查。当回到故地时,他又与孙嵩重逢,不禁泪流满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叫杰克和康姆的邻居,他们相处得并不友好。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不喜欢对方,甚至有些时候,双方还会发生口角。

一次,杰克和妻子外出度假。

一天傍晚,康姆在自家院子割草时,注意到杰克家院子里的草已经长得很高了,与自己家的草坪相比,看上去特别显眼。如果不及时将这些草割掉,很有可能会引来盗贼。

康姆本来不愿帮助杰克家割草,但一想到那高高的草就感到不安。第二天,他主动杰克家的草坪整好了。

杰克和他的妻子回家后,发现有人帮自家整理过草坪。经过一番分析后,他敲开了康姆家的门。

“康姆,我家的草坪是你整理的吗?”

“是的,是我除的,”康姆说道。他的语气带有挑战性,因为他听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一种责备。

杰克此时有点犹豫,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沉默片刻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对康姆说了声“谢谢”,然后匆匆离去。

就这样,杰克和康姆打破了以往的沉默。他们虽然还没有一下子成为知己,但他们的关系已经明显改善了。后来,他们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感悟做人智慧

孟子说:“无同情心者,不可称之为人……无是非心者,不可称之为人。”的确,做人要具备点侠义心肠,还应该保留一点为人的真诚与纯洁。这样,你就会将一个你觉得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变成你的好朋友。

12.守口如瓶尊重朋友

【原文】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溪。

【释义】嘴巴好比是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够守口如瓶,必然会泄露心中的秘密;意志好比是心的腿脚,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无法悔改的邪路。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昭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一不小心就会泄露国家机密。也正是因为韩昭侯的这个坏习惯,弄得一些治国大臣左右为难。因为如果将辛苦规划的治国策略告诉昭侯,昭侯将其泄露后,他们的努力将会白费;如果不告诉昭侯,无疑是犯下了欺君之罪,他们承担不起;如果直言进谏,弄不好人头不保。

正在这些治国大臣一筹莫展之时,堂谿公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堂谿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见了韩昭侯后,二人便聊了起来。在谈得比较投机的时候,堂谿公说:“玉是非常珍贵的宝物,如果用它做成一只无底的酒器,请问大王,这只酒器能否盛水?”

韩昭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不能。”

堂谿公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用瓦做的罐子是非常廉价的,说不准扔在一旁都没人要。请问大王,它能否盛酒?”

韩昭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

听到韩昭侯两次利索的回答后,堂谿公进入了正题:“大王的回答非常正确,事实正是如此。不值钱的瓦罐虽然卑贱,却可以盛酒,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漏;价值连城的玉制酒器虽然尊贵,却不可以盛水,同样不能够盛香醇的美酒,根本原因在于它会漏。

其实,这个道理与做人一样。一个不会保守秘密的国君,正如同一只无底的玉制酒器,他除了会把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告知天下外,还会在不经意间将治国大臣费尽心血而做出的治国方针和策略一并泄露,从而导致国家制定的法令或政策延迟颁布甚至不能够颁布。”

听了这番话后,韩昭侯知道了堂谿公的用意。他非但没有责怪堂谿公对自己的指责,还称赞了堂谿公,并表示以后一定改正这个坏毛病。

韩昭侯说到做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仅说话变得谨慎起来,就连行动也变得异常谨慎,生怕自己的言行出了差错,影响忠心耿耿的治国大臣们的工作。

一个没有底的酒杯是不能够盛酒的,而一个不能够守口如瓶的朋友是不能够帮助朋友保守秘密的。与其和一个不能保守秘密的人做朋友,不如和一个没有智慧的哑巴做朋友。

为了得到朋友的信任,为了保证与朋友间的友谊,就从保守秘密开始吧。

感悟做人智慧

如果一个人不能守口如瓶,就有可能将朋友告诉自己的秘密泄露给别人。如此一来,就会使朋友感到你对他的不尊重,从而不愿意再去信任你。一旦朋友对你失去了信任,你们的友谊之路将无法再走下去。

当朋友把秘密告诉你后,一定要帮助朋友保守这个秘密。双方只有做到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才能够使友谊之树常青。

13.人穷志坚宁死保节

【原文】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释义】与人交往时,既不要表现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也不要表现得过于世俗;做事的时候,既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来遭人厌恶,也不要为了得到利益而讨好别人。

楚怀王死后,国难当头,然而屈原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再次遭到谗毁,被放逐江南。当他途经郢都整治行装的时候,也有人劝他向子兰疏通,或者求后宫郑袖出面说情,但均被屈原一口拒绝。屈原愤疾地宣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朝廷已被这帮佞臣盘踞,我又岂可向他们屈膝?我宁昂昂若千里之马,也绝不做波上偷生的野鸭!我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也绝不向贪婪无知的妇人求情!”

屈原毕竟是屈原,他心目中还有楚国,从风雨飘摇的楚国都城郢中传来消息,又一次次将屈原惊得目瞪口呆:楚襄王五年,魏与秦交战失利;次年,秦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在这样的气焰之下,秦昭王又威胁楚襄王:要么决战,要么求和,子兰之辈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公然选择了讫和的耻辱之途。楚襄王七年,襄王又迎娶了秦妇,与杀父的敌国结成了姻亲。

屈原悲愤难遏。贵族党人的误国行径,令他愤慨,长期怀抱的理想破灭,更令他悲痛,倘若他仍在郢都,定会舍身上殿,怒斥小人,拼将一死以挽即倒之狂澜。

命运似乎注定屈原还要遭更大的劫难。楚襄王自与秦结为姻亲以后,便愈加荒淫无度。屈原听到这些消息彻底绝望了,他知道楚国的强大再也没有希望了,终于他怀抱大石投入了汩罗江中。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这就是为振兴楚国而竭智尽忠,蒙受不白之冤,也绝不背弃祖国的伟大逐臣屈原。

屈原虽然含冤沉江了,但他不倦求索真理的执著精神,不折不挠同黑暗势力抗争的勇气,以及眷恋故国、生死与共的伟大志节,从此辉映天下、照耀千古,永远留在苦难中奋然前仆的志士仁人心上了。

屈原宁死不屈的精神可歌可泣,是当代人学习的楷模。我们在交友的时候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千万不要为了浮云般的利益而甘愿同流合污。

感悟做人智慧

交友要有一个正确的标准,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来选择朋友。否则,只能交上有权有势的无德之人。一个人再穷,也不能够与无德之人同流合污,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哪怕是有钢刀架在脖子上,志向也不能够因此而受到改变。

14.待亲从容对友剀切

【原文】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释义】当父母兄弟、骨肉至亲间发生矛盾或人伦惨变事故时,我们应该保持沉着、从容的态度,不能因感情用事而变得冲动,做出过激的事情,最终把事情弄得更加无法收拾;好朋友之间如果有什么过失,就应该直言不讳地诚恳劝阻他,绝对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直说,从而保持沉默,眼睁睁地看着他继续错下去。

苏东坡曾经改过王安石的《咏菊》诗,后来因被贬黄州,得以目睹菊花落瓣,才知道是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心里非常惭愧。于是,他想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太师赔罪。

在冬至节即将来临的时候,黄州太守让苏东坡写冬至节的贺表,并派他带着贺表在冬至节时上朝进贺,苏东坡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动身去京城的时候,他忽然间想起,王安石曾嘱咐他取瞿塘中的峡水。由于当时被贬心中不服,他将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决心一定要将此事办妥。

于是,他决定从水路走,顺路从中峡取水。但因为太过疲惫,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忘记吩咐水手打水。一觉醒来时,船已过中峡,行至下峡。苏东坡吩咐水手马上调转船头,去取中峡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