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巧灵,是一个艺术特色鲜明的鄞州女摄影家。戚巧灵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那就是校园和孩子们。在这个时空里呈现的无论是题材还是主题,激情还是思考,稚嫩还是成熟,戚巧灵都已经明明白白地袒露在我们眼前了。
在学校里,戚巧灵带着一个摄影特色班。因而近些年她就整日跟光影,跟孩子们搅和在一起了。这样,戚巧灵的生活便由两大内容构成,一是那些活泼好动的身影,一是按快门。这种生活情形对一个倾情光影艺术的人来说,肯定开心。一天我去她的教室,看到忙前忙后的她,一个大孩子,胸前挂着一个大相机;一帮小孩子,人手一个小相机。孩子们笑逐颜开,活蹦乱跳。人人口无遮拦,想什么问什么;个个探头探脑,见什么拍什么……
孩子们是戚巧灵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但孩子们更是她内心的至爱。戚巧灵酷爱用光影的瞬间来记录他们的快乐童年,更善于用自己的慧眼发现平时或日常所忽视的很多很多孩子身上的美。这种被提炼和凝固的戚巧灵式的美,因了她内心的爱而显得愈加深情,愈加富有感染力。当然,年轻有朝气,摄龄也不太长的戚巧灵对于影像艺术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入,其艺术个性也还在进一步成形。品阅她的这册作业,就画面本身而言,我感觉似乎都太温和;手法上欠缺丰富性和多样性。值得欣喜的是,戚巧灵一直牢牢坚守着自己的领地,一直在自己的土壤里不懈地刨,不懈地挖掘。我们得相信,在爱的力量驱使下,一个人的能量爆发出何等令人惊奇的光华应该都属常态,都是值得期待的吧。
记得那一次我是跟那帮真正的小朋友去谈“画面之外”这个主题的,即要求大家在阅读一幅画的时候能够看到没有被画面框住的内容。当指着墙上一幅小朋友《夏日荷花》的作品问大家画面以外还有什么时。那些小手刷地一下举起。一个喊:“太阳!”一个抢:“蜻蜓,在飞——”暂停片刻之后,忽然一个男孩站起来:“还有一个人,她流着汗,跑去买棒冰!”大家都笑翻了。
一转念,我忽而明白那个流汗的人是谁了——在孩子们的许多画面之外的左右前后,都有他们的戚老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