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绯闻女孩》小说刚出版时,可招来不少骂名:小鸡文学,浅薄,速食,永远不会得什么文学奖,只会被小姑娘们偷偷摸摸看完然后迅速被扔进垃圾桶。2007年《绯闻女孩》电视剧开播,评价大抵如上。但美国CW电视台播出该剧后夜间收视率暴增20%,《绯闻女孩》成为最受欢迎的青少年电视剧。小说开始被正名,甚至得到了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的溢美之辞:"是青少年享乐主义的圣餐,是气喘吁吁之前最后的美味,就像暮色降临前的一抹金黄。"小说还被称为《洛丽塔》式黑色幽默的得衣钵者,就像亨伯特总算独占了他的小仙女。她们下雨时坐着读书,在拥挤的饭馆安静地饱餐一顿,或静静地与其他司机及他们的孩子凝望撞得粉碎、溅满血污的小汽车,还有只女鞋掉在壕沟里,小仙女说:"这正是我在商店里想对那个笨蛋描绘的那种鹿皮鞋!"
《绯闻女孩》的开头,好像正是为拍个时髦电视剧而写:"欢迎来到纽约上东区,我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上学,在这里玩儿,在这里睡觉--有时和其他人一块儿。我们有无穷无尽的金钱、豪饮和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父母很少在家,所以我们有很多私人空间。我们时髦,我们继承了一流的好长相,我们穿漂亮衣服,我们最了解派对。"这段旁白来自一个匿名博客"绯闻女孩",她是整本小说的讲述者,小说描写的正是那群纽约富二代的私生活,消息来源为无时无刻不用手机拍照的全民狗仔队。
博客每有更新就被RSSfeeds发送到订户手机,成为全城的话题。更紧贴时代脉搏的是,小说每一页都可以看作"名牌教材",除了耳熟能详的PRADA,Hugo Boss,Marc Jacobs,还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至潮人士的秘密武器,诸如Christian Louboutin,John Fluevog或者Michael Kors。仅有浮光掠影是不够的,小说还填塞了一些"文学品牌"。那些富家女今天膝盖上放的是时尚杂志,明天可能就换成了托尔斯泰或者歌德的巨作,来了兴致还能小段背诵王尔德、海明威或莎士比亚的名作,小说章节经常出现"红或黑"、"我们不谈论爱情时都说些什么"这样的小标题。
十几岁的时候,《绯闻女孩》的作者塞西莉·范·姬格萨在一所贵族私立学校上学。她早晨6点就起来,先坐火车再倒出租车,抵达她在纽约上东区的避难所,那里云集着早慧精英和有钱小孩,他们年纪轻轻就学习怎么在势利眼的包围下挣扎和生活。成年后的塞西莉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有一栋大小适当的房子、一双儿女和一只叫蒲尼的秃毛猫,过着最平常的中产阶级生活。可《绯闻女孩》好像开启了一段尘封的秘密,只有少部分沉默的人经历过这样浮华、喧闹的青春期。少女塞西莉被追捧为青少年版菲茨杰拉德,有一双洞悉人生的眼,握着记录的笔。她塑造的人物无非一个好女孩、一个坏女孩,她们争夺一个懦弱的男孩,为了阶级区分,再外加三两平常人家的孩子,好似一部美国版《流星花园》。
按照前辈简·奥斯汀或者夏洛蒂·勃朗特的逻辑,坏女孩终将受到命运的惩罚,好女孩往往被作者灵魂附体,虽然忧愁却结局圆满。可塞西莉自称她更喜爱那个坏女孩--布莱尔。她漂亮、尖刻,经常毒舌,并且十分自大,可每当说出什么蠢话就显得非常可爱。比如她妈打算嫁给一个姓罗斯的犹太人,她就尖叫:"我不想改名为布莱尔·罗斯,像个劣质香水名。"她最大的梦想是能上耶鲁,她是这么规划的:加入维和部队,晒一身炭黑,得诺贝尔和平奖,与总统一起吃饭,这样总统就可以推荐她上耶鲁啦。这个小姑娘承受了男友的欺骗,闺密的背叛,父母的不和,除了美貌和金钱,她再也没得到什么福祉。她亲身实践了某个花花公子的话:"我们将会继承信托基金,继承汉普顿的大房子,继承毒品上瘾的处方,可快乐从来就没在继承清单上。"可每有灾祸降临,布莱尔都咬着牙挺过来,眼见终将成长为一个百毒不侵的bitch。在上流社会,bitch这词不是骂人话,而是一种娇嗔,一种昵称,一种心领神会的通行证。
虽不是先驱,却也算一个标杆,《绯闻女孩》领着一堆同类(小说《A-LIST》、《小圈子》,电影《贱女孩》、《独领风骚》)引发了新的青少年文学浪潮,其封面或海报往往类似:一群华服女孩懒散地闲坐在房车的后座上,摆出赶赴派对的姿态,描写对象正是上流小青年。再被批评浮华空洞,它们和老派的青少年读物的内核也都差不多:就像《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或者《哈里·波特》,构造的都是想象中的神秘仙境,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一个是永无岛,另一个是曼哈顿私立学校。《绯闻女孩》被当成《欲望都市》的青少年平装本,但《欲望都市》还给人点儿奔头:只要你来纽约,来曼哈顿,你就会打入大龄未婚女青年的高尚小圈子,就有机会结识大人物;《绯闻女孩》却让你没机会,你女儿没机会见识私立学校的风景,所有秘密只能听"绯闻女孩"讲。况且比起老派读物的怪力乱神,新浪潮仿佛更有亦真亦假的高明。
据说《绯闻女孩》们的罪过不在浅薄,而在价值观不正确。从《小妇人》中性格各异的淑女身上还可以看到正直、善良、坚强与爱心,到了《绯闻女孩》,只剩下拜物、吸毒、争风吃醋与性欲勃发。它被批评为"用甜美包裹腐败"。可何必那么虚伪,这才是现实。塞西莉·范·姬格萨说:"在纽约只有两条路走:要不卖胳膊卖腿送你的孩子去私立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买贵衣服,攀比富爸爸,也学会了拉丁文,会背诵济慈,能熟练应用运算法则;要不然就送他们去公立学校,还没等学会什么,就被某次校园暴力给枪杀了。"
可能是从《老友记》开始,美国电视剧人物的生活水准就在不断提高,那会儿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要合租一间房,之后人人有间公寓,现在不住豪宅,不套上名牌,都不好意思播出。富人的生活才是生活,他们占据着各个频道的各个时段。要看普通人,只有真人秀节目,教义还是鼓励你努力吧、奋斗吧、忍受吧,以获得巨额的奖金好摆脱那平庸的窘境。穷人没有生活,穷人都在《越狱》。相貌平常、性格温和的一般人,身处其中仅仅是个道具,显示脆弱无能的道具。他们只能给《开司米黑手党》里的淑女或者《霉男大亨》里的绅士端咖啡,他们的孩子永远上不了《绯闻女孩》的学校。早些年看到《欲望都市》里的凯丽,Manolo Blahniks鞋子是左一双右一双,望一眼堆放在门口的那几双灰扑扑的二流货,心里一阵沮丧。如今你的生活被全盘否定:你逼仄的房间,你不见阳光的小窗,你的假名牌手袋,你不合体的西服,你去不掉的法令纹……也许你仅仅剩下仍然坚强的意志,告诉自己:演的都不是真的,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