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上流女孩当如是
8432800000005

第5章 什么是贝蒂的

贝蒂像个去看牙医时忘了刷牙的人。她信心百倍地说:"我可知道去那种杂志社上班要穿什么衣服!"披上只有马戏团训练老虎的人才会穿的宽大、带穗、红色的斗篷就去《MODE》报到了。她的头发像遭遇过雷击,眉毛也捎带着被劈了一下,脸庞浑圆,看不出脖子,还戴着红色的眼镜和蓝色的牙套。作为与时尚杂志格格不入、品位可疑的女助理,贝蒂第一天上班被当成送快递的,而我第一眼看到她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穿PRADA的女魔头》的翻版,而且手段更加拙劣。贝蒂的命运简直可以轻蔑地预见:她也是污秽的时尚界的一小缕清风,可她的朴素纯真和古道热肠维持不了多久,如果老板是女的,她一定会被欺压,要是男的,就会与他谈恋爱。眼镜和牙套是太老套的丑化手段,最终它们会被拿掉,露出叫人惊艳的美貌,而且这美貌一定与智慧成反比。

要感谢从《蒂凡尼的早餐》到《欲望都市》再到《穿PRADA的女魔头》的铺垫,现在几乎有这么一个"时尚类型片"的套路:不论内核是爱情、成长或者反抗老板的职场故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搭建一个名牌与名流云集的舞台,外加行为乖戾的小丑配角,他们分成美好感情的代言人和欲壑难填的恶势力,不论发生了什么,结局必是邪不胜正。《丑女贝蒂》便是领会其要义的一部。影射的是康泰纳仕集团,在电视剧里,它叫Meade集团,里面必定有一本《VOGUE》(《MODE》)和留着钢盔头、戴墨镜、穿皮草的安娜·温特(在电视剧里叫菲,前任创意总监,貌似被阴谋杀死,但总有一天会复活)。

杂志社最亲密的伙伴是一位皮肤黝黑、嘴唇很厚、总穿着高跟鞋的意大利品牌女掌门,不是别人,正是范思哲家的唐娜凯伦。贝蒂的女老板叫威廉敏娜,以美国最知名的模特经纪公司命名;贝蒂的男老板叫丹尼尔,是所有纨绔子弟的化身;那个叫马克的男助理是个同性恋,那个叫阿曼达的漂亮姑娘是时尚杂志绝不可少的没头脑女前台。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沙拉拼盘里,贝蒂像一颗不小心被扔进去的豌豆,她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她太丑了,丑到足以改掉男老板总跟女助理睡觉的坏习惯。由于过于冗长,一时很难搞清楚《丑女贝蒂》的故事内核,里面有家族争斗、职场心机、不平坦的爱情、刺痛的成长、未婚先孕、越狱、非法移民……但好像渐入佳境,电视剧演到10集左右的时候,突然明朗起来,它貌似一部被类型化了的"时尚片",内里却是一个关于流浪在美国的少数族裔的温情小品。

就像伍迪·艾伦的布鲁克林居民永远在谈论关于死亡的书籍,贝蒂在皇后区的家人永远在看只有两个演员表演的肥皂剧。贝蒂的爸爸是鳏居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姐姐是未婚妈妈,靠卖减肥药和当发廊妹糊口,小侄子痴迷于时尚杂志,有变成Gay的倾向,只有男朋友还不错,因为是个能拿到打折券的电器销售员而经常被其他女人勾引。这群拉丁族裔的日子过得像贝蒂的着装风格一般五彩而热烈,与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时尚家族形成鲜明对比。一开始还以为这一大家子仅仅是作料,却发现《丑女贝蒂》的重心并不在于浮华的精英小圈子,而在于这些所谓的"下等人"。

有一集,纨绔子弟跑到了贝蒂的家中,正赶上全家装饰圣诞树,他怅然若失地说:"我从没亲手在圣诞树上挂过袜子。"仿佛他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家"。这在那些从未亲手开过名牌车的人看来十分可怜,也特别解气。《丑女贝蒂》不像它的前辈那么偏颇,它既想吸引思想高蹈如白雪的上流社会,又没有瞧不起街上绝望的人们。从时尚片角度说,它又是对时尚杂志众口一词神话的反击。精心装扮的贝蒂走在皇后区的街道上,那也是邻家有女初长成,是有回头率的,但一到《MODE》杂志社,就变成了一朵假花。虽然不符合时尚一成不变的蛮横标准,但不代表她没有市场,富人的美和穷人的美是不一样的,可以倾向于哪一个,却不能假装它们没有区别。

贝蒂最终没有与上司谈恋爱,没有离开,没有摘下眼镜和牙套,到第一季演完,她与一开始没什么两样:肥胖、尴尬,却依然带着小动物式的伶俐、执著和热忱。据说电视剧的服装总监为了打扮贝蒂很费工夫,不要混乱,不要做作,也不要过于娇气。她的服装是很有波普感的1980年代风格,大都来自洛杉矶附近的OUTLET,式样虽可笑,也不乏RobertoCavalli或者阿玛尼这样的名牌。她一站出来就有股人情味扑面而来,与冰冷的所谓时尚截然不同。有个对话是两类着装风格的针锋相对。贝蒂热情地对一个模特说:"你的斗篷我也有一件,是爸爸在瓜达拉哈拉(墨西哥一个小城)为我买的。

"模特只有冷冷的3个词:"米兰,Dolce&Gabbana,秋冬季。"作为时尚片,《丑女贝蒂》罕见地赞美了"俗气",这好像是对《穿PRADA的女魔头》引发争议的一次回应。"女魔头"公映后,有许多时尚杂志工作人员跳出来表达不满,认为满目名牌净瞎扯,完全是电影故弄玄虚的手段,他们中既有无印良品派,也有贝蒂式的乖僻男女,而智商与品位也没有必然联系。但讽刺的是,随着贝蒂越来越受关注,仿佛"俗气"占了上风,真正的时尚工作者不仅不贬损贝蒂的风格,反而赞美了起来。美版《TEENVOGUE》的一位编辑赞:这简直是来自民间的GEEK范儿,可以与保罗·史密斯媲美,可笑却很独特,丑陋但丑得雅致。

《丑女贝蒂》其实是哥伦比亚同名电视剧的美国移植版,原版曾在1999年至2001年颇受欢迎。随着美国版的成功,陆续推出了德国版、荷兰版、希腊版……中国版?当然没有。但受到"女魔头"和"丑女"这两位的鼓励,有一家中国的男性时尚杂志决定拍摄一部《穿PRADA的男魔头》或者《丑男阿明》。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拍摄筹备会。提到时尚,总是言必称美国,编一个时尚故事,当然也模仿得毫不逊色。原型人物既有外表冷若冰霜、内心凄风苦雨,因为被人误以为是缺乏人文关怀的物质主义者而整夜哭泣的女主编,又有心怀未竟的文学梦的男编辑,就连大集团的职场阴谋、小模特引发的悲惨仇杀,都有迹可寻。

可我听来听去总觉得缺少一个贝蒂式的人物,她像一个从天而降的乡村少女,一脸红晕,穿着喜庆的棉袄,内心是一个温暖的巢穴,汇集着所有美好的形容词,诸如善良、单纯和坚强。她不是败在"女魔头"麾下的安迪,而是决不退出、期望用美好的感情击垮冷漠的小人物。这便是贝蒂。她是"时尚类型片"的一个小小的不和谐音:穷人也有魅力,时尚也可以温情。即使她不能在现实里存在,也要在想象中存在。可惜没人听我的,时尚精英们激烈讨论起更重要也更现实的问题:比起赞助"女魔头"的PRADA,或者支持"丑女"的Dolce&Gabbana,中国的"时尚类型片"沮丧地发现只能拉来"七匹狼"或者"报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