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法庭进入被告律师传讯证人阶段。为取得全胜,大庆诉讼小组决定先从产品质量问题突破,然后步步紧逼,最后抓住B公司的欺诈行为给予重击。大庆人的反击刚开始,B公司便无法继续抵赖其产品不合格问题,只得求和,托人传话,表示愿意庭外解决,赔偿大庆人损失,并把赔偿金从最初的80万美元提高到120万美元。4月14日,大庆诉讼小组组长刘先生出庭发言,他列举大量事实揭露了B公司提供不合格产品并企图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时,用各种数据和图表向陪审团和法官证明,由于B公司提供的油管不合格,使大庆油田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要求赔偿损失。这有力的一击使B公司失去了最后的幻想。发言刚结束,B公司律师立即过来,向大庆代表连声说:“这官司不打了,不打了,赔偿费增加到180万美元。”
为防止B公司因无力支付过高赔偿全面被迫宣布破产,使赔偿工作复杂化,大庆代表与律师商议后,同意以此为基础进行庭外谈判。经双方争论,达成协议,由B公司赔偿大庆195万美元,并将玻璃钢油管留给大庆改作他用。一场历时2年的诉讼谈判,终于以大庆油田获胜而告结束。
在商场不可以“义”代“利”
俗话说:“买卖要狠,眼光要准。”厚黑学中的“凶”,就相当于这里的“狠”的意思。
“该凶的时候就要凶,该黑的时候就要黑。以‘义’代‘利’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这是厚黑经营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
经济活动的扩大,社会交往的增多,个人活动的辐射,使“朋友”在当代不能不走俏。俗语:“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朋友”不仅是“路”,还是信息,还是声势,还是捧月众星,还是成交鹊桥,还是躲难的法宝。当然同时是一种头痛,一剂泻药。
“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可惜当今正在为一个“利”字浸泡。深圳人对此看得透彻:“钱是大家赚的”,意思是朋友互掏钱包是当今正常之道。
如今,有些“朋友”确实像一些按摩情感的骗子强盗!
君不见,朋友间合伙开店,集资办厂,有几个不是亏则扯皮拉筋,赚则打斗红眼的?
一个众人争当掘金客的时代,一个个体意识代替集体意识,存在意识代替理想意识,金钱意识代替事业意识的年月,梁山泊之大秤分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之遗风能不搁浅?
因此,厚黑经营者告诫大家:在生意场上交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例如,有些时候,朋友帮忙对你并不划算,帮你租门面的朋友也许在当赚过手钱的房东,帮你资金的朋友也许要收你的高利贷,帮你介绍生意的朋友也许要狠狠杀你一笔回扣,帮你装电话的朋友至少要带走你一条红塔山、两瓶好酒。
朋友之情是个软绵绵的玩意,有弹性,有回旋之利,因此时常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才使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令人齿冷的局面:
所有的商业关系都出于人们希望经济合作而达到互惠的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事情的发生,起初隐藏在利益中的冲突将开始表面化。
开始从事一桩新的事业时,起初各方都和和气气,举止高尚。由于这种友好的气氛,很多人便容易过分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流露出来的这些表面上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将来有一天会置你于不利之地。
芭芭拉和杰里是同一种行业中受人尊敬的专家。他们决定利用业余时间,一块儿共同开发一个与他们专业有关的计划。随着他们把时间共同花在研究计划上,他们开始相当了解对方和各自的家庭。
一年半过后,这个计划快要大功告成了,杰里拿定主意想独吞这个计划,可是,他已同芭芭拉签订了一份合伙契约。杰里企图毁约。他向一位律师请教以后,得到的结论是,要毁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杰里不得不寻找别的途径。
通过家庭社交聚会,杰里得知芭芭拉有抽大麻的习惯。他也发现她的儿子为她提供大麻,而且与非法销售大麻的人关系甚密。杰里对芭芭拉说,她应该自动放弃自己在这个研究计划中的权益,否则,他将把芭芭拉的隐秘公之于世。芭芭拉即刻放弃了自己的权益。她经不起这桩丑闻的打击,尤其因为她是一位颇受人尊敬的门诊心理学家。
芭芭拉犯了两大错误。第一个错误显而易见,她不应该非法吸毒。第二个错误是,她过分发低估了杰里。她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暴露了自己的情况,结果被人利用,自食其果。
友情隐藏着商情,友道蜕变为畏途,友谊沉浸于利害,友好则难渡白头。
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多年,时至今日仍在教诲我辈,就因为国人很难做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冲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最大利润的商界最高原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当然,不要同朋友、熟人做生意,并非一成不变。但初涉商海便抱着靠自己的胆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发了大财的想法却是危险的,最根本的是,既然置身商界,就应该严格遵循为商的原则进行“游戏”。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看来如果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对别人不妨把他看得不好,而考虑一些防患对策,预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无处不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是不正当的行为,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大意。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目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尔虞我诈、两面三刀的人十分普遍。
所谓“为商必奸”,虽然你不至于处处打别人的主意,但对于别人可能用在自己身上的计谋却不可不知。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凶”的态度,的确能够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采用先“厚”后“凶”的战术
厚黑经营者在采取“凶”的策略的时候,往往是非常灵活的,他们一般不会直来直去地拍桌子;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先用“厚”麻痹对手,再以“凶”击败它。
三井和三菱是日本名列前茅而又相互对立的两大财团。在一次业务竞争中三井遭到毁灭性打击,产品全部积压,资金不能周转,要想扩大再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三井还有一项技术革新是外人所不知的,在讨论解救危机对策的董事会上,不少人提出要以技术革新的转让来和三菱做最后的较量,并把现有产品以低于三菱公司的价格出卖,以争得喘息的机会。董事长益田寿没有采纳大家的意见,而是利用三菱公司不可一世的狂傲时机,采取了“厚”的策略,他宣布三井公司停止营业,大量裁减人员。留下人员只是原来的1/10,同时还告知新闻界三井将改变经营性质,三菱集团认为三井已经垮台,自己已在竞争中取得了全胜,从而放心地以独家经营为基础,大大提高产品的价格。就在三菱公司得意忘形的时候,三井正集中全力把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来,三井留下的人员全部都是科技骨干,两个月后,三井新技术转产试验成功。于是,采取了“凶”的手段,大批新产品铺天盖地地压服成为全日本的抢手货,而且价格还略低于三菱公司的产品价格,几乎在一年之内,三菱公司产品全部滞销,只好承认在这次竞争中彻底失败。
日本商人京山也曾采取过先“厚”后“凶”的策略。
京山最先经营的是高尔夫球场。众所周知,如果球场位置好,地形条件好,顾客就多,容易获利。但这样的土地的地主往往很难打交道,收购费也高。因此,高尔夫球场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地主打交道,收购土地。
有一次,许多人都看中了一块地,京山也是其中一个,这块地足够开设一个高尔夫球场,市价约为两亿日元。京山决定要以更低的价格将这块地买到手。首先他大放其风,扬言对此地颇为青睐。很快地主的经纪人便找上门来,一见京山仿佛是一个不懂行的绒绣子弟,便存心好好地敲他一杠,出口开价便是5亿日元。京山将计就计,声言价格便宜,并装着有很强的购买欲望。这下使得经纪人欣喜若狂,立即和地主签订了代理契约,地主便把其他有意买地的人一概回绝了。此后,经纪人多次找京山签约买地,但京山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借口拖延。等到经纪人沉不住气,只得摊牌,求京山购买时,京山知道火候到了,便历数那块地的缺点,证明自己是内行,并说那块地不是价值5亿日元的好货。于是,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经纪人挡不住京山的凌厉攻势,只好步步退却,最后亮出底价两亿日元,但京山并不罢休,说:“如果市价是两亿日元,我就出两亿日元买下的话,我何必费这么多工夫呢?而且别人还会嘲笑我?”地主则更伤脑筋,因为他已经到处扬言:“京山已把我的地买了。”现在如果京山不买了,重新找顾客谈何容易;再找回原来已回绝的顾客,一会被他们讥笑,二还会被大杀其价,可能结局更槽。
最后,地主无可奈何地向京山说:“既然如此,你开个价吧。”京山出价15亿日元,地主只得忍痛成交。
京山先“厚”后“凶”的战术取得了胜利,为他节省了大量的日元。
让别人还东西时掺杂些“凶”的手段
很多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不管什么东西,比方说钱啊,或者一只签字笔什么的,只要借了出去,就不好意思再开口问人家讨回来。当然,不该由你去讨。那个人应该还没等你开口讨,就还过来了才对。可他偏偏不还,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包括“凶”的做法在内的“厚黑”技巧了!
该技巧的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张口向他要”。有时候,直截了当的方式最管用。向他要的时候,务必加个合适的理由,说明你为什么现在就要。举个例子,你可以说:“小李啊,把上星期借给你的200元钱还给我吧!因为我明天前必须要买一条裤子。”这就是比较直白的方式:简单、直接、点题。当然这样做也许会伤害同事的感情,因此,这句话往往不够。
这招不灵,那就得多用些手段!既然你想要的东西落在了人家手上,你想“买”回来,那么你就得采取“厚”的策略,抬高先前的“价码”:光是“有借有还”这一条还不行,还得再搭上“对方的自我”。具体怎么做呢?好几种方法都行。请依次使用以下策略,直至成功!等一下你会发现,要是碰到了负隅顽抗的主儿,使这些“招”的时候,你得更掺杂些“凶”的手段才行。
第一,“捧”高对方,告诉对方:你知道他是那种做事规矩的人;实际上,你最佩服他这一点。你的这番话,将其自我价值与信念体系也纳入需要“平衡”的范围。现在,要是他不还你东西,那他冒的风险可不小:他得重新评价其自我概念,他还得重新审视对自个儿的看法。比方说,你可以这样跟他讲:“小李啊,你知道,我一直很喜欢你,因为你为人很端正,做事很规矩。”然后,几小时之内,如果你再开口让他还钱;这时,受了潜意识的驱使,他就会“端正”地做“规矩”的事,也即还你的钱。
第二,“恐”吓对方,旁敲侧击触及其尊严。跟他讲:“有些人啊,其实你也认识,就是我们一起乘车的,名字我不方便说(也可以是一块儿做美容的,或者街坊邻居的什么都行,就是别指名道姓),他们对我说,借东西给你,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可不想被他们说中了。要是真的这样,那我们俩岂不都很傻?!”你这么一讲,他面子上要挂不住了。好像每个人都在议论他这件事似的,他觉得自己必须控制这一严重事态:就是说,借你的东西,他得立即还!
第三,“凶”相毕露,作为“杀手锏”。你就说:“真的没办法,那我也只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的人,免得他们再像我这样,白送钱给你。”这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算让他做什么也行,总得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不是?何况让他做的这件事,又简单又方便。不就是还东西吗?何况那些东西本来就是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