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山西有一巨贾来南京的三山街开了一家绸缎店,生意十分兴隆。
一日,店外忽然来了个气度不凡的客人和一个有仙风道骨的道士。只见那客人要这名绸、要那好缎,分明是个大主顾。
巨贾不愿放过眼前这笔生意,忙陪笑道:“客官要的这批货,别说敝店了,整个城里一时都配不齐,你是否能放宽几日,待我差人立即去外地采办?”
客人点头应允了。他掏出一大锭银子,留做定金,并希望尽快能取到货。
从此,客人和那道士便天天上门来,说是等货。
令巨贾大惑不解的是,客人和道士一进了店,便悄悄耳语,指天划地的,好像有什么机密大事。可谁若想去听个一二,他俩又什么也不肯说。
这一日,巨贾实在忍不住了,特地备下酒宴招待他俩,席间再三追问:“客官和道长来敝店究竟有什么难言之事?能否告诉我?”
客人见实在无法再隐瞒,悄悄地对巨贾说:“真人面前不便说假话,我这道兄颇有法术,最善观风水气数。你可知道,昔日秦始皇下江南,见此地有天子之气,特地埋了黄金千万两以镇之,故此地才有金陵之名?自古至今,人人都想挖到这个金窖,可惜没法探清它确切地址。数日之前,我这道兄见江南宝气腾空,知道藏金该当出世了,于是特地约我来此详细察看宝气腾空之处。我俩采买贵店绸缎是假,访宝才是真。今已查明,这金窖在贵店第三重的正屋之下……”
巨贾大喜,说:“啊呀,这第三重的正屋正是我的内屋啊。不知金窖怎么才能挖出来?”
道士沉吟了片刻,道:“能否引我入内细细一观?”
巨贾自然忙不迭地应允。
道主左观右望,足有半个时辰,才笑道:“恭喜恭喜了,金陵的藏金果然就在你我脚下的五尺之地!阁下若没有齐天洪福,也不能幸遇我了。不过,这宝气也会不翼而飞。须由我先祭天祭地,得到神灵同意,才可开掘。否则,定枉费心机!”
于是,巨贾请道士择了黄道吉日,备下猪头三牲,虔诚地祭扫了一番。道士则披发仗剑,叩首作揖,手舞足蹈地做了一场法事。
夜深人静时,巨贾密雇的汉子们开始大兴土木,凿土刨地了。谁知挖至五尺深时,竟一无所获。非但如此,巨贾反而损失了近万两银子。
试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谜底:其时天已大亮。巨贾正大失所望,忽然店门外传来鸣锣声。原来是知府大人驾到了。
只见知府大人下得轿来,直闯进内室,对巨贾连连拱手道:“可喜可贺!欣闻秦始皇的埋金已被足下发现,足下如今富可敌国了!因当今国家边关粮响匮乏,我今特奉旨而来,请足下以其中藏金的数万佐助国家之急。我当上奏朝廷,为足下讨封一个官职!”
巨贾大骇,忙跪在地下,连连叩首道:“小人何曾掘到什么金子?可怜连一文钱也未见到!”
而客人与道士此刻都俯伏在地,说:“启秉知府大人,方才确是掘到了秦始皇的若干藏金,但不太多。还请大人据实上奏朝廷,免得怪罪这房屋的主人不肯多献。”
巨贾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辩。至此他才知道这是客人、道士和知府大人事先早已设计的骗局,来讹他钱财的。他怕惹出杀身之祸,只好忍痛凑出近万两银子,哀求知府通融通融。
知府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后,客人与道士也不辞而别了。巨贾面对家中的一片狼藉,再想想无幸损失的一笔巨款,差点儿找一根绳子吊死……
唉!梦想发横财的人,往往损失也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