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23

第23章 后出师表(2)

九月,金与伪齐联军避开岳飞的防区,渡淮南下,南宋朝廷急令岳飞东援淮西,岳飞派牛皋、徐庆为先锋驰援卢州(今安徽合肥市),击败来犯之敌。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授岳飞为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接着奉命镇压杨么起义军。王俊这时拨属岳飞军中。六月,岳飞以政治诱降与军事镇压相结合的方针,瓦解了杨么起义军,收编了几万起义军和几支政府军,岳家军由三万多人扩大为一支十万人左右的大军。九月,岳飞的官衔升为检校少保。十二月,岳飞的职务升为招讨使,岳家军的番号也改称后护军,与张俊的中护军、韩世忠的前护军、刘光世的左护军、吴■的右护军,是南宋的五支主力部队;岳飞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三月,岳飞升任京西、湖北路宣抚副使。此时,宰相兼都督诸路军马张俊组织岳飞、韩世忠、张俊四路军马进攻中原。七月,岳飞进驻襄阳后,随即发兵北伐,东路军牛皋连克镇汝军(今唐河县北)、蔡州(今汝南),西路军王贵、董先攻占卢氏、商州(今陕西商县)、栾川、伊阳(今嵩县)等地,距洛阳只有百余里。九月,由于粮运不继,只得退兵。不久,奉诏驰援淮西。十一月,因金军和伪齐的挑衅,再次举兵北伐。进攻至蔡州,击败敌军,主动撤兵。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二月,岳飞的官衔升为太尉,职务也升为宣抚使。十一月,金朝废掉伪齐,将伪齐统治区划归南宋作为诱饵,和南宋展开谈判,要求南宋臣服,这正是宋高宗求之不得的。次年三月,即任命秦桧为右相,主持投降求和活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秦桧以宰相身份接受了金朝的议和诏书,向金称臣,每年进贡银子25万两、绢25万匹。岳飞向朝廷再次申述他一贯反对“和议”坚持抗敌的主张,坚决表示愿制定方略,收复河东、河北,直捣燕云,为国复仇。赵构为了取得武将对和议的支持,授予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提升岳飞为开府议同三司。岳飞连上四奏,表示不受,并指出,现今的形势只可引以为危而不可引以为安,只足以使人忧虑而不足以使人祝贺,应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要求朝廷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节”。岳飞屡次反对“议和”,引起赵构的不满和秦桧的痛恨。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朝撕毁协议,再次南侵,主力围攻顺昌(今安徽阜阳),高宗慌忙命岳飞派兵救援,并进军中原,将岳飞的官衔晋升为正任少保。

岳飞除派张宪驰援顺昌外,自己部署向中原进军,牛皋率先锋部队旗开得胜。但当围攻顺昌的金军被刘■打败以后,高宗立即派李若虚口传密旨,命岳飞退兵回鄂州(今湖北武汉市)。岳飞未按高宗旨意撤兵,而是在李若虚的支持下继续北伐。岳家军此次北伐以来,勇猛冲杀,战无不胜,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最后进占了朱仙镇,然而高宗、秦桧唯恐得罪金朝统治者,妨碍其达到求和的目的,却强令岳飞退兵回鄂州。岳飞接到高宗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不得不班师回防。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初,金军再次进攻两淮地区,岳飞提出直接进攻开封、洛阳的要求,高宗不予采纳,只是要岳飞救援淮西,当岳飞率军到达时,金军已经退走。

四月,高宗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随即把三大将的宣抚司撤销,收了他们的兵权。之后,因岳飞反对张俊受秦桧唆使谋害韩世忠和解除抗金名将刘■的兵权,遭到秦桧的仇恨。秦桧的党羽们上奏攻击岳飞,八月,岳飞被迫辞去枢密副使。这时,金朝正向南宋诱和,内奸秦桧加紧迫害岳飞。九月,秦桧伙同张俊收买岳飞的部将王俊、王贵,诬告部将张宪(岳飞的女婿)谋反。十月,朝廷张榜,说张宪一案“其谋牵连岳飞,遂逮捕归案,设召狱审问”,并将岳飞及儿子岳云逮捕入狱。

此时,金军再次南侵,迫使南宋求和,兀■还提出以岳飞的人头作为议和条件之一。

十一月,高宗向金称臣,订立《绍兴协议》。秦桧指使党羽罗织罪名,置岳飞于死地,但是“罪证”不足,一时无法结束此案。秦桧之妻王氏提示秦桧,“捉虎容易放虎难”,秦桧遂下决心立即杀害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高宗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当天,大理寺执法官遵旨作最后处决,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一生光明磊落的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即服毒酒身亡。同日,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遭杀害。岳飞、张宪的家属被放逐到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和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大将韩世忠出于义愤,责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莫须有吧(意思是可能有吧)。”

岳飞一生驰骋疆场,英勇抗击侵略,坚决反对异族压迫,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敬仰,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岳飞死后二十年,被南宋朝廷平反。

今天人们分析岳飞之所以被杀害,主要因为他的爱国热情使他违背了最高统帅的意愿。首先,岳飞到底死于谁手?说秦桧杀了岳飞,哪里是秦桧杀的,宋高宗本来就讨厌岳飞,秦桧只是代高宗承担杀害功臣的罪责。岳飞的口号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但是迎回二圣以后,宋高宗怎么办?二圣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哥哥,二圣回来,宋高宗还当不当皇帝?岳飞当时才三十多岁,年纪太轻,偏要涉及内政,多次上书言事。当时宋高宗还没有立太子,而岳飞天天催高宗立太子,这在高宗的看来,就会理解成:你岳飞希望我快死吗?而且这是我赵家的家务事,你在外面好好打你的仗就行了。可是岳飞偏要回来管这件事,固然岳飞是一个了不起满腔热心的人物,书也不能说读得不好,但是“批龙鳞”的事,不可以做的。秦桧就知道宋高宗这个心理,更主要的是两个政策思想不同,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作风上不同,而岳飞遇害了。

难道一个将领不主战,还要像一个文人那样以和为上?“以和为上”只能常常说明胆怯。所以,还是来读《满江红》,这才真是堂堂岳家军统帅写的诗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种诗词作为军队的战歌都可以,唱起来回肠荡气,一呼百应,配合刀枪的铿锵撞击声音最适合不过。

可惜,大将军保护得了防区中的千家万户,却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最后束手毙命,天生神力也毫无用处。如果岳飞生在晋代或者唐代,估计怎么也会挣扎一下,比如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拥兵造反,你不是说我造反吗,我就真造反来看看。当然,这样岳飞就要进《逆贼传》了,可是岳飞却生在宋代,平时深受理学的熏陶,以忠义自许,根本没有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意识。但是如果一种文化灭掉一个人身上最直接的求生的欲望,不管代之以什么爱国、为了民族之类的崇高目标,从长远来看,危害都是非常大的,都是属于“以天理灭人欲”的范围,体现到武士身上,那就是武道的悲哀。

武道凋谢的叹息

明朝威震东南沿海抗倭战场的戚家军,基本单位是步兵班:队长1名、火夫1名,战士10名。这10名战士有4名手操长枪作为攻击的主力。其前面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长方五角形藤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圆形藤牌,都以藤条制成。中间稍后有两名士兵手执大毛竹,长一丈三尺左右。长枪手之后,则有两名士兵携带长七八尺的铁叉。这种配置由于左右对称而名为“鸳鸯阵”。右边持方形藤牌的士兵,其主要的任务在于保持已定的位置,稳定本队的阵脚。左边持圆形藤牌的士兵,则要匍匐前进,并在牌后掷出标枪,引诱敌兵离开有利的防御的位置。引诱如果成功,后面的两个士兵则以大毛竹把敌人扫倒于地,然后让手持长枪的伙伴一跃而上把敌人刺死戳伤。最后两个手持铁叉的士兵则负责保护本队的后方,警戒侧翼,必要时还可以支持前面的伙伴,构成第二线的攻击力量。

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个12人的步兵班乃是一个有机的集体,预定的战术取得成功,全靠各个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个人突出的机会。主将戚继光再三申明全队人员密切配合的重要性,并以一起赏罚作为纪律上的保证。这种战术规定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敌情和地形许可的时候,全队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横队和敌人拼杀;也可以把两个铁叉手照旧配置在后面,前面8个士兵排成横列,长枪手则分列于藤牌手与毛竹手之间。以藤牌、毛竹、铁叉作为标准武器,可以看出戚继光的部队仍然没有脱离农民气息。

我们不免纳闷,明朝的军队装备怎么如此落后?这就要怪明朝的补给制度,除了中央的禁军,地方军队划归各地自行补给,没有统筹单位,一支部队所用的武器,可能由十多个县分别提供。当时已经有火器,可是各地送来的火枪长短粗细不一,有些枪支质量低劣,在开火时常常爆裂,火枪手不敢凑近瞄准;反而,简单的东西,毛竹、铁叉还过得去。戚继光的年代,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制度早应该全盘放弃,而代之以先进的募兵制度;零碎的补给,也早就应该集中管理。明朝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作为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妥协的原则,是让先进的部门后退,使之与落后的部门不至相距过远。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所以戚家军枪炮手和藤牌手并肩作战,毛竹和铁叉大量装备。

训练出一支战术娴熟、纪律严格的军队只是第一步,在战场上,主帅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主要因素。戚继光周密而细致。在他指挥部队投入战斗以前,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一些事情看来细小,却都在他的多方思量考虑之内,例如士兵在遇到敌人之前以小便为名企图脱队,或是情绪紧张而喉干色变。他还为火器规定了一个保险系数,有多少不能着火,又有多少虽能着火而不能给敌人以损害。他认为一个士兵如果在作战时把平日所学的武艺用上10%,可以在格斗中取胜;用上20%,可以以一敌五;要是用上50%,这样的军队就可以所向无敌。这种考虑丝毫不是出于悲观怯懦,而是战场上白刃交加的残酷现实,迫使一位高级将领决不能姑息部下,也决不能姑息自己:在平日,他要求士兵一丝不苟地训练,那怕伤筋断骨也在所不惜;在临战前,他就要求自己绞尽脑汁,以期准确地判断形势。

在临阵前的两三天,戚继光就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他使用的地图用红黑两色绘制,一目了然;如果有可能,他还让人用泥土塑成地形的模型。他的部队中备有每月每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表,当时虽然还没有钟表,但他用一串740个珠子的念珠作为代用品,按标准步伐的时间一步移动一珠,作为计算时间的根据。能够作这样精密的考虑,就几乎没有任何因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戚继光作战的方针,一向主张占有数量的优势,速战速决。唯一的例外,则为仙游之役。当时仙游被围已一月,戚家军驰赴救援,血战于城外,双方坚持又逾二旬。至公元1564年1月倭寇大败而逃,戚继光穷追不舍,肃清了他们的根据地。这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使整个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日本各岛的来犯者,至此才承认在中国的冒险没有便宜可占,因而逐渐放弃了继续骚扰的念头。

剩下的海盗绝大多数已属中国人,他们在浙江福建一带也难以存身,之后就流窜到广东境内。用不着多说,本朝的抗倭战争业已大功告成,剩下的残余海盗当然有待于继续荡平,不过这已经属于中国的内部问题而不是国际间的战争了。

从东南沿海战场退出,朝廷调他任蓟州总兵,担负拱卫京畿的重任。

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人,没有人能够建立如此辉煌的功业。他从来不做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为此,他得到了武官所能得到的各种荣誉。即以官位而论,身居总兵,也已登峰造极。因为本朝的成例不允许一个武人握有一省以上的兵权,即使再有升迁,也不过是增加官俸和官衔。在16世纪中叶的本朝可以算是特殊的例外。他之所以能够一帆风顺,固然是由于本身的卓越才能,但是得到有力者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位有力者前面有谭纶。此人在文官集团中是一个特殊的人物,进士出身,长期在东南滨海地区任职,累迁至福建巡抚。后面还有内阁大学士、权臣张居正。首席大学士回江陵之行,戚继光派出了一整连的鸟铳手作为护卫,张居正选择了其中6名随行,作为象征式的仪仗,同时也表示了首辅和戚帅关系之密切。

在繁忙的军务之中,他还抽空写作他的军事著作和诗文。他的第二部军事著作题为《练兵实纪》,刊印于公元1571年。九年之后又刊印了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在当代高级将领之中,除了“少好读书”的俞大猷之外,戚继光的文章造诣已无与伦比。在平常的谈话中,他可以随口引用儒家的经典和史书上的教训,因此,文官们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不是樊哙式的武人。等到他的官阶越来越高,就有更多的文官把他引为同类,在一起饮酒赋诗,往来酬对。当时的文苑班头王世贞和戚继光的交情就非同泛泛,在他的文集中有两篇赠送给戚帅的寿序,并且还为《纪效新书》和《止止堂集》作序。

但是,戚继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张居正死后7个月,他被调任为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再过一年,清算张居正的运动达到最高潮,戚继光的精神更加消沉郁闷,于是呈请退休。可是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允许他保持令名,据官方文件的记载,他和辽东总兵李成梁同时作为前首辅的党羽而被参劾。万历皇帝原谅了李成梁而把戚继光革职。

戚继光罢官家居以后,只有很少几个朋友仍然和他保持来往,文豪王世贞也是其中之一。戚继光去世之前一年,王世贞还写了一篇祝贺戚帅的寿序,赞扬他的生平功业。戚继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经遗弃了他。他以前统率10万大军,素以慷慨著称,对朋友尤为豪爽。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英雄末路,使当时和后世的同情者无不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