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27

第27章 变法的激情与悲情(1)

变法者总是力图用满腔的热情改变历史的轨迹,净化历史的格调,但是,历史的声音告诉我们,激情与悲情同在,古往今来,每一次变革都不会那么容易。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变法过程中,变法者往往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但结果往往令这些变法者失望不已,有些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变法理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场革新与守旧的战争持续至今,而且会永远继续。那么,激情与悲情也就成为永恒的格调。

悲剧性的改革家

中国古代的改革者大多充满悲情色彩,他们的命运似乎总是十分坎坷。有人把中国古代难行改革的原因归结为老百姓不愿改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中国古代的改革,往往是由当权者自上而下推行,同样,也是由当权者从上面发命令停止。这种改革,不管老百姓愿不愿意,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老百姓都只能被动执行。当然,好的改革措施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不好的改革措施会受到百姓的抵制,但无论如何,百姓的好恶都很难影响到统治集团的态度。改革之所以失败,往往是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者不善谋身,不为自己的安全打好基础。其中的典型是法家派别的改革者,他们常常死得很惨,像吴起、李斯,甚至法家的大思想家韩非。典型中的典型是商鞅,他“作法自毙”,可以说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之下。法家派别的改革者从根本上讲难逃这种死法。

商鞅是卫国人,起先在魏国做小官,魏惠王没有重视他。商鞅好刑名之学,属于法家一派的人物,他琢磨只有秦国用法治才能迅速富强起来,所以他一听到秦国招纳人才,想到自己到那里可能有用武之地,就跑到了秦国,求见秦孝公。商鞅为了弄清秦孝公的真实心理,他并不是一见面就吐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先试探性地进行交谈。前两次,商鞅和秦孝公谈儒家的帝王之道,结果秦孝公大感厌烦,昏昏欲睡。这样,商鞅就明白了秦孝公是要以法兴国。于是,在第三次会谈时,他抛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以集权中央,推行职业官僚制度为宗旨进行变法。这一下子把秦孝公吸引住了,两人谈了三天三夜,也不觉疲劳。秦孝公当即任命商鞅为主管变法的官员,进行变法。

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先耍了一点小手腕,他在国都咸阳城南门外立了一根木头,下令说:“如果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五十金。”那木头一般人就可搬动,而五十金的奖赏却是一大笔钱,很多人围观,但以为有诈,都不敢搬运。后来有一个愣头青见赏金很多,不管三七二十一,扛起木头到了北门放下,商鞅当场把五十金发给他。靠着这个戏剧性场面,商鞅在民众中树立了威信,并且预示这次变法要动真格的。

于是,商鞅分别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和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实行了两次变法,内容包括:

其一,编定户籍,实行“连坐”。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一家犯法,其他家须告发,否则连坐。

其二,奖军功,禁私斗。凡有军功者,不论其出身贵贱,职位高低,均可按功升官,按功分封土地。各城邑之间不得相互械斗,违者以严刑处罚。

其三,奖耕织,鼓励发展农业,增加人口。凡种地收产多者,可获奖励,反之,则抄没其家,罚为官奴。

其四,轻罪重罚。如把灰倒在道上,就要在面上刺字涂墨。

其五,实行县制,集中中央的权力。

其六,承认土地私有,鼓励开荒。

其七,统一度量衡,以便加强统一管理,集中财富。

在这些变法措施中,有两条极其重要,一是军功无等级,平民战功卓著者可以为官甚至升为贵族,贵族没有军功不得为官,长期没有官位地位不保。这样一来,开了职业官僚制度的先河,直接结果是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二是承认土地私有,人们可以占有开发荒地,荒地上的收获为开发者所有,所以很多荒地得到开发,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秦国向魏国发动战争。在商鞅的策划之下,秦国大败魏国,收回了黄河以西的失地。商鞅因功大被封于商地,领有十五座城邑,号为商君。商鞅变法除了法令过于苛刻之外,基本上是符合百姓利益的,百姓在政治上有了出路,所以并不反对商鞅。商鞅之败,在于秦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

变法之初,就有许多旧贵族激烈反对,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中的一些条令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关键的还是那两条:军功无等级和土地私有。但因秦孝公支持,他们还不敢怎么样,待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旧贵族势力就诬告他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只好逃跑,到边关准备住店,店家告诉他,住店要有身份证件,这是商君制定的法律。而作为潜逃之人的商鞅哪里有证件?他叹气:“我制定的法律原来这么糟糕!”“作法自毙”就是说商鞅的。他只好又跑回到自己的封地,在封地组织了一支军队,抵抗前来逮捕他的旧贵族的军队。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擒。商鞅遭受的刑罚是“车裂”(也称五马分尸),即把四肢系在马车上,让马车把躯体生生撕开。其刑罚之酷,令人发指。

商鞅虽死,其法还在。秦国并未因此衰落下去,而是沿用商鞅之法,一直发展下去,在一百多年之后统一了中国。

法家学说有个特点,就是极端推崇帝王中央集权,权力自上而下通过官僚机构灌输,各级间如同军队那样服从,放弃了儒家“君仁臣忠”的条件性,没有意识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在这种集权下如何保障。可能法家在创立学说时是以统治者自居的,没有想到将帝王中央集权的逻辑推到底,是只有一个皇帝才拥有真正的权利和自由。法家自己同样可能是皇权粉碎的对象,真正是作法自毙。

法家改革者迷信权力,不择手段地追求效率成果,制定的法律严酷,手段残忍,不能说不是受那种学说的影响。商鞅性格刻薄(可能刻薄人也容易接受法家学说),做事不留余地。变法初期,太子犯法,商鞅要拿太子开刀,终因太子是君嗣,不可施刑,于是就处罚太子傅公子虔,在太子师公孙贾的脸上刺字。商君相秦十年,公子虔杜门不出八年。难怪太子一即位就大施报复。

中国传统的政治可谓“外儒内法”,法家赋予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结构,把帝国差异很大的各个部分拉到了一起,相隔五千里的人们分享同一文明,担当同样的政治命运。但是由于学说本身的缺陷,实践者个体的不足,所以他们也只能以自己鲜血献祭他们的理想,而不能在他们开创的社会里快乐幸福地生活。

历史没有留下商鞅死前的想法,我估计会接近李斯。李斯临死前回头对儿子说:“我想和你牵着黄犬,出上蔡东门猎兔,还可以吗!”重来一次,商鞅还会选择那样改革吗?

篡权者的复古理想

唐代白居易有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诗中两个人物,一生都经历了做圣贤和做篡国贼,只是周公是从篡国贼到圣贤,而王莽呢,是从圣贤到篡国贼。周公在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大权独揽,流言说他谋权篡位,他为此很担忧,后来证明了他一心为国,是儒家的圣贤,连孔子做梦都希望梦到他。而王莽倒真的篡了汉家的位,但当初他礼贤下士时大家却公认他为圣贤。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前23年),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至公元23年在位。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同时王莽是一个改革者,登上帝位后想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建立儒家的理想国。可以说在近代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1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

王莽提出了很多项改革主张,经济方面的主要有:

其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其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其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除,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被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量继续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其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服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其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之前任何富豪,都可自己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其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若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若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政府则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其七,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问题。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购。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其八,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很多措施从字面上看都不错。其实很多经济政策正面反面都同样有理。比如实行计划经济,计划可以防止投机,维护群众利益;不计划可以促进货物流通,发展经济(一样可以说维护群众利益)。最重要的是一看改革总的方向,二看具体的实施,特别是当时的情况。

从总体来看,可以说王莽的改革思路就是复古,三代(夏、商、周)怎么做我就不打折地照着做,一定要建立一个黄金盛世,他的念头不可谓不好,但他实践的结果却是天下大乱,百姓死于沟壑,他自己也被大卸八块。

他的很多措施我们今天习惯经济角度的人是看不懂的,而只能从儒家的经典中找到依据。比如,他屡次改变币制,把贝壳、乌龟壳、鹿皮拿来当做货币,因为儒家经典说远古的黄金时代——三代就是用这些货币的。但国民不愿用这些货币,搞得商品交易无法进行。

他尊王攘夷,这是经典中规定圣王的功绩。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更名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完全破坏了周边关系。

王莽是个书呆子。他照搬经典,按照记载中的三代制度,特别是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按照《周礼》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边界经常发生摩擦,国内动荡,经济萧条,为了军费,赋役繁重,刑政苛暴。最后老天爷也来插了一脚,公元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发生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进攻长安,长安人造反响应,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从王莽的发迹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极强的道德磨砺意识,但是缺陷是过于矫情,有些装模作样的嫌疑。每个人都有自然的享受欲望,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果过分的俭朴,做事也完全符合社会的舆论,这种人不是圣贤,就是不可一世的大奸大恶之徒。然而,王莽让人难以评诉。在他身上,圣贤和大奸大恶完全重叠。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虽然出身外戚国亲家族,但是他自己家庭却孤寒,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其实他的发展机会也并不多。

改变王莽命运的是自身的修养,应该说不仅出自道德的关怀,还有政治抱负。他从小就谦逊有礼,孝顺母亲和寡嫂,精心照顾亡兄的孩子。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特别是,王莽对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年老生病在家,王莽侍奉左右,几个月没有宽衣解带好好休息。凡给伯父喂药,王莽必先亲口尝一尝,以免太烫。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好好照顾王莽。

公元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当官后,他也严格要求自己,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登上了西汉政坛的顶峰,时年三十八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有一次,他母亲病了,大臣们让自己的家眷去他府上探望,王莽的夫人到门外迎接,结果众人以为那是个仆人,因为她穿的是粗布衣衫。

在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后,王莽很快登上帝位。西汉自宣帝以后,连续元、成、哀、平四个皇帝都极端荒淫无度,腐朽无能。达官贵族穷奢极欲,下层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了。而皇权完全操纵在外戚和后宫手里。此时要靠刘氏皇权扭转败局,只能是望梅止渴。而此时的王莽是手握大权的大司马,经过多年的积蓄,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再加上王莽一向有孝顺之名,为官期间谦逊自重,秉公无私,在朝野上下有较好的人缘。当时的人们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来歌颂。所以当大臣们上书要求王莽即位时,倒不是慑于王莽的权威,而是寄希望于王莽出来撑起天下,扭转残局,造福于民。此议提出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刘氏后宫和小皇帝也说不出什么。王莽就比较顺利地当上了新朝皇帝。

我们来看看王莽是怎么登上帝位的。公元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立汉平帝。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做皇帝的先河,历史上称为“王莽新政”。

我们看看王莽最后的日子,长安百姓已经造反了,进攻皇宫。王莽却仍然抱着符命、威斗(老天爷授权的象征),说:“上天赋予我使命,一定保佑我,汉朝兵拿我没法。”到最后时刻,公卿大夫还有一千多人跟随他,陪他一起死。侍中王睦准备换衣化装逃跑,他父亲王邑拉他回来,父子二人共同守护王莽,全部战死。

王莽的舌头被割掉,造反群众分吃,因为他的舌头骗了所有人。到底是王莽以及他的同志们错误理解了儒家的经典,还是这些经典本身就有问题?到底谁受了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