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8499400000033

第33章 后记

中国的历史像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有主旋律,也有分部副旋律。主旋律不断回响,分部副旋律则此起彼伏。这就如同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和主题。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它们也总是先冲突后渐归融和。难怪有学者赞道:“五千年文化史就是悠远杳渺的一曲。”

有记载的中国文化已经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按照大致相同的方式生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化又改造了后人的生活,这种文化差不多已经穷尽了中国人一切生活的可能性。这样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就是我们从传统中继承的遗产。同时,我们也要有所超越,接受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仍然要注意倾听历史的声音。

为什么要倾听历史的声音?原因在于:只有注意聆听历史的普遍和独特声音,才能明白人生在世的意义和行为价值。人们关心历史,解读过去发生的事情,多是为了以历史为借鉴。然而,历史远比“以史为鉴”要复杂得多。霍光、梁冀这些曾权倾朝野的外戚,最后却被皇帝满门抄斩。就他们个人来讲,的确可以选择比较收敛的方式来维护家族,但他们当时面对的却是比这重要得多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制定适当的政策治理国家,在这方面梁冀遇到的挑战比霍光更大。西汉刚建国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到霍光时还处在政策有效期,所以他治理国家还不错,霍家被满门抄斩很多人为他惋惜;到东汉梁冀时,政策有效期早已过了,东汉的政府已经失去施政的方向感,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大家没有办法治理国家,只能关心人事斗争,集中保证自己的权益,而不可能真正进行变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梁冀要为自己不做正事,只知一味的飞扬跋扈付出代价。然而,可悲的是,即使他不跋扈,也不大可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因为那是历史的另外一种声音:一个帝国到了衰亡期,是很难改变灭亡大势的。

倾听历史的声音,我们在好好地欣赏其丰富多彩的华美篇章时,一定要注意其中不那么和谐的杂音。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的遭遇一再体现了传统中女性地位的局限。另外,历史上的著名隐士一再质疑政治,从根底上要求我们反省政治,反省政治和任何人类制造的东西一样带有的恶和不完美。

本书选材出于笔者自己的意思较多。比如祖逖,史书里说祖逖是个想在乱世称王称霸的角色,不过今天一般强调祖逖爱国爱人民,反抗侵略。实际上祖逖从根本上是个强者,因为情势逼迫他变成为国家效力的大将,但不能否认他维护中华的真诚,因为强者本来可以升华自我。和祖逖对照的是岳飞,岳飞死得不像一个将军,我设想,岳飞有没有考虑过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反对皇帝?祖逖在类似的情况下多半会如此。由此,笔者更加尊敬祖逖,这里要向读者说明,读者最好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他们两人让人反省,什么是真正的忠良。如果大将变成小绵羊(像岳飞死的那样),忠良还能够维持吗?由此看来,历史的声音绝对不止一个,因此需要读者仔细地倾听。

回望过去,关切现实,展望未来。不能否认,现实是最重要的。历史也要现实地看待,也就是说,看历史中那些现实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就像那句著名的格言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