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2日,在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记者招待会上,路透社记者问道:“我想继续朝鲜导弹试验这个话题。俄罗斯对制裁朝鲜问题持何种立场?如果反对制裁,它将提出何种替代方案?俄罗斯是否支持在这个问题上与中国接触?各方有没有达成共识?俄罗斯支持中国的建议吗?”拉佐夫回答:“要么是使馆同事没有把我的话准确地翻成中文,不过这一点我很怀疑,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士,担任过俄中高层会议的翻译,或者是编辑部交待给您提问的任务,尽管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必要再重复我已经就朝鲜导弹发射问题详述的一切。这一问题的主要工作中心现在纽约。相关国家,首先当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代表每天都在那里举行磋商。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意见交换。其中包括我们与中国同行十分紧密的合作。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完成了对有关国家的访问行程,目的是确认它们的立场及态度。据我所知,他目前正在北京。此外,我们还在等待可能从平壤传来的消息,中国******副总理率领的高级代表团正在那里访问,代表团在与朝鲜领导人的会谈中无论如何都将涉及这个问题。因此多个层面的对话机制正在运行。俄罗斯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
此例中,美国记者的提问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对拉佐夫已经回答过的问题重复提问。拉佐夫抓住了这一漏洞,对有关朝鲜核问题、俄罗斯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中俄关系的提问做出了委婉温和而又含义肯定的回答,语气并不强硬刻板,使对方能够接受。他首先说了一段“要么是使馆同事没有把我的话准确地翻成中文,不过这一点我很怀疑,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士,担任过俄中高层会议的翻译,或者是编辑部交待给您提问的任务,尽管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必要再重复我已经就朝鲜导弹发射问题详述的一切。这一问题的主要工作中心现在纽约”,绵里藏针地指出了美国记者的错误。
有的时候,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政府官员面对意料之外的提问或过于敏感、难以回答的提问时,可能会由于紧张而出现长时间的停顿或语无伦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记者不仅会对此进行负面形象的报道,还会从回答者的表现推断政府的态度,把回答者表现失态视为政府别有隐情。因此,政府官员应该保持冷静,运用过渡的手法和委婉的言词进行调整。具体说,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较长、较复杂,一时未能完全理解,回答者可以要求记者将问题重复一遍,以赢得时间整理思路。例如,使用“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请给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您的意思是指”等委婉用语。重复记者提出的问题,可以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使全场观众了解这个问题,可以争取到考虑问题特别是较为生疏的问题的时间,还可以赢得变通问题内容的机会,从而绕开不愿回答或不能回答的问题;回答者在开始回答时,自己先重复记者的提问,例如使用“我们究竟该怎样解决……呢”之类的句式,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消除紧张和赢得时间;此外,回答者还可以首先介绍相关领域的一贯政策,即使接下来不能提供更具体的回答,至少也可以强调立场和避免冷场。
(二)用语模糊
在1991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日本记者向中国外交部长******提问:“关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日本的一位部长访问中国时,您告诉他,你们理解、同情日本的立场。请问,中国是怎样理解、同情日本立场的?”******回答:“关于日本的北方领土问题,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但是现在正是日苏开始谈判的时候,有时候传出这一方案,有时候传出那一方案,还传出可以用多少钱来换,我们对此很难作出具体的表示。”此例中,日本记者的提问有一个明显的陷阱,含有质问的意味,其核心问题是“日本”“北方领土”问题。该记者首先指出******曾经说过“理解、同情日本的立场”,强烈要求他回答“中国是怎样理解、同情日本立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敏感的国际问题,令人很难作答,稍有不妥就会给中日关系、中苏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位日本记者问得很尖锐也很到位,逻辑严谨、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答。在此,******使用了模糊法,运用了“态度没有改变”、“有时候传出这一方案”、“有时候传出那一方案”、“还传出”、“很难作出具体的表示”等模糊用语,这种隐晦模糊的回答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交纷争,起到了较好的现场交流效果。由此可见,用语模糊即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交际、交流和交往顺利进行。
回答记者提问时,政府官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便回答或不能回答的问题。“有些问题是不好回答的,或不便直接回答的,这时,人们往往以模糊的应对或者把问题作以‘消化’再进行应答。这样既不会因不好回答而不答,又可以避开难以回答之处,给予一般性的反馈处理,权作应答。”换句话说,就在这种不想说但又不得不说的微妙境况中,政府官员应该采用隐晦模糊、巧妙回避的方法,既能让对方无可指责,又可避免落入问题的陷阱。1860年,林肯在参加总统竞选时,有人问他有多少财产。林肯回答:“我有-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我也租了个办公室。室内有-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个大书架。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又高又瘦,面孔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靠的就是你们。”提问期望获知的信息是林肯的实际财产数目。林肯却说他的妻子、儿子都是无价之宝,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巧妙地避开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可以看出,模糊表现为回答者以非确指性的表达方式代替回答的实际内容,具有避实就虚的效用。模糊通常是指借助模糊语回答那些一时难以确切作答的问题,或原则上不能确切作答的问题。模糊法的使用多见于外交场合。它也是记者招待会回答者习惯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述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回避关键利益矛盾、缓和现场尖锐气氛,达到和谐交流的效果。有研究者认为:“大量的模糊言语,其作用就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委婉、更含蓄一些,特别针对一些刺激性的话题,使用模糊言语常常可以起到掩饰或回避的作用。”
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官员可以采取模糊的回答策略。如,面对记者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回答者可以用“我们在某某方面的原则立场是众所周知的”之类的含糊用语应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舰访问青岛的时候,外国记者追问军舰上是否有核武器,美方发言人回答说:“美国在舰载核武器问题上的政策是既不确认也不否认。”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者使用词义明确但语意两可的模糊性语言,言犹未尽,恰到好处,有礼有节,点而不破,既顾全了对方的颜面,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在******为此举行的专题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问到紧张时期的中美关系时,******在回答中使用了一个词义确凿、表达明确,但语意两可的原因状语从句“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此例中,******出自外交需要的考虑,使用了语言的模糊法,表现出比较高超的应答技巧。其回答不卑不亢,既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向美国重申了中国不会忘记历史的意思,又顾及了美国使团的颜面,保证了外交活动和现场互动的顺利进行。应该说,模糊回答、虚实相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回答境界。但在实际运用中,何时实,何时虚,应该视当时的现场情况而定。同时,模糊是回避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一旦使用不当,反而会失信于人,给记者和公众留下闪烁其词、缺乏真诚的印象。因此,模糊不能等同于含糊。含糊是指回答者心中无数、表述不清,而模糊则是一种语言表达的策略,语言模糊但表意明确,貌似作答而实质回避。在记者招待会回答的具体语境中,回答者不能使用“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事情是这样的”等含糊的提法,也不能使用“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的意见”、“我们私下里可以这样说”之类的用语。
2003年,中情局女特工普莱姆身份泄漏案,其丈夫、美国前外交官威尔逊指责布什政府为报复其反战立场有意泄露妻子的特工身份。面对媒体质疑,白宫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回答说,任何卷入此事的白宫成员都要走人。到了2005年,媒体披露,布什首席政治顾问卡尔.罗夫曾向《时代》周刊透露,威尔逊的妻子是特工。但罗夫却至今逍遥无事。麦克莱伦当初的承诺到头来只是一句空话,陷入了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以后,每当白宫记者追问此事,他只好避而不答,任由记者讽刺挖苦。美国政治评论家说,这件事使麦克莱伦在媒体眼中的信誉大打折扣,也许他当初不该把话说得那么肯定。美国专栏作家海妮说,在处理这类事情上,白宫发言人最好要留有余地,事先把话说得太满将会被人指责为有意误导或出尔反尔,最终将使其自身和总统的名誉受到损失如果想避免类似错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必须讲究委婉用词,做到言不过实、留有余地。因此,历届美国白宫发言人很注意说话留有余地,强调“谨慎,再谨慎”,因为,他们的回答会被记者断章取义地利用,都有可能给总统制造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的应答讲究言辞委婉、用语模糊的策略。
第三节幽默风趣:化解尴尬和危机
曾任美国防部发言人的卡托把记者招待会比喻为“布满地雷的战区”。政府官员需要统领记者招待会全局,经常会遇到各种有挑战性的问题,因而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要尽量保持镇定平静的态度,善于用机智、幽默的话语化解尴尬。2003年7月15日,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召开上任后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记者问他第一天上班感受如何,是否遇到了出乎意料的提问时,他开玩笑说:“记者团中总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人。”顿时引起了记者们会意的笑声。某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所谓的“人权斗士”突然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陈健递交“请愿书”。陈健坦然应对,幽默地说:“我这里不是‘进口’而是‘出口’。”此语一出,顿时引起了现场的笑声,轻松地化解了危机。
一、回避有术,保守机密。
1972年5月,美苏举行最高级会谈,签订了四个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27日凌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情况。基辛格微笑着向记者们透露:“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约250枚。”接着,基辛格诙谐的说:“先生们、女士们,如果我被当作间谍抓起来,咱们可都知道该怪谁。”记者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这时,一位美国记者马上问道:“那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艘潜艇正在配置导弹?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你也像他们一样,为我们透露一些吧!”基辛格他微笑着耸耸肩,说:“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的苦处是,那是国家机密,你能保守秘密么?”记者说:“能。”基辛格说:“我也能。”会场顿时响起轻松善意的笑声。此例中,美国记者问的是“我们有多少艘潜艇正在配置导弹?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这是美国的军事机密,基辛格自然不会透露,但是,以“这是国家机密”为由断然拒绝回答又太过生硬,在这里,基辛格用幽默作答,把记者诱入自相矛盾的语境中,然后轻轻反诘一句,顿时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掌握了问答中的主动权,同时也协调了现场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