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首次作为术语提出的。在此期间还提出了“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等概念,“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或任何其他不断发展中的系统继续正常运转到无限将来而不会由于耗尽关键资源被迫衰弱的一种能力。其涵义具有长时间内保护和养育的意思,常用来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而“持续发展”意为连续若干年的发展,强调首先消除贫困,实现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该是“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的结合,既要考虑发展也要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保持一定水平。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当时人类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贫困日益加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共同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广泛的讨论,会议通过了重要文件——《人类环境行动计划》。这次会议之后,联合国根据需要迅速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981年,美国布朗教授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途径。
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它着眼于三个“实现”:一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三是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根据形势需要,联合国在这次会议之后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所谓的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这里的公平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一种无竞争的主宰地位。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的地位,即各代人都应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公平性,同时也要求具有和谐性,正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指出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这间的和谐”。
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性原则
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柱,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它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于市场去发展生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世界资源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不断恶化,而且人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质仍然不能得到满足。而可持续发展则坚持公平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可持续发展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首先,人类需求是一种系统(这里称之为人类需求系统),这一系统是人类的各种需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次,人类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阶段,旧的需求系统将不断地被新的需求系统所代替。
5)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实际上已经隐含了高效性原则。事实上,前四项原则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发展高效性的基础。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这里的高效性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可持续发展的阶跃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在人均GDP为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统筹全局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等。与此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992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发展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过程与状况,同时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1992年8月,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及未来的选择。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完成并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资源白皮书》,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在此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了部门和地方可持续发展实施行动计划。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并明确做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十五”计划还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目标,并专门编制和组织实施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社会和经济的其他领域也都全面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于2003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总结了10年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纲要》指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纲要》提出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着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纲要》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纲要》指出我国将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配置、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等六个重点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实现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行动指南。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以上各个方面的发展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要求我们必须综合地、系统地和辩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我们深入认识和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
思考题
1.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实施的基本原则?
4.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
5.远古时期及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