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然辩证法纲要
8530600000018

第18章 科学观与科学发展的规律(1)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本身的状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新的变化,对科学的传统理解显得难以为继了,人们从新的视角看待科学,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活动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当代趋势等都有了崭新的理解。

5.1 科学本质再探究

1.对科学的传统理解

科学是什么?什么是科学?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统计其定义不下20余种。根据现有材料,最早的科学概念是与神学相区别而提出来的。12世纪初有个宇宙论者威廉,在他最早给科学所下的定义中,把科学看作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这与以信仰为基础的神学是不一样的。后来的人们以威廉的思想为基点,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知识体系。

那么这些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呢?以后对科学的理解就集中在这一点上。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科学是根据某些已知的原则整理就绪的知识总和。以后,英国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又提出:科学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也谈到了科学概念,指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

在现代,科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科学的定义也更加五花八门,比较有意思的有以下三种。一是由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提出的,他说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二则是在1974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所说,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意思是说:科学是与社会政治等相联系的。有一门新型学科叫科学学,其创始人贝尔纳给出了关于科学的第三种理解,他认为,不必对科学下任何定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说就说不准确,还不如不说,说出来就限定了某个界限。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随着科学的意义和社会作用愈来愈突出,国内外学人开始采各种思想之所长,从活动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科学。

2.科学的主要形相

英国着名科学家贝尔纳曾经指出,“科学”和“科学的”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必须在科学发展的一般图景中把它们联系起来。按照他的看法,科学可以取作若干主要形相,而每一个形相都反映出科学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本质,只有把它们全体综合起来才能抽取到科学的完整定义。他认为,现代科学所取的主要形相有以下五种。

“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几十万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职业。

“一种方法”。在科学建制中,科学家从事科学职业,采用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有程序性的,也有引导性的,称之为科学方法,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作为知识,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随时经受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否则就会被科学排除。这种公认的客观检验标准,在其他知识系统,如宗教、法律、哲学和艺术中,是不存在的。

“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这是当代科学最主要的形相。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种主要的观念来源”。科学不仅能供实际应用,而且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及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是当代文化中极其主要的部分。科学知识必然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现象的变革提供推动力。

现阶段有关科学的各种形相的描述,引发了对科学的一种动态的观点,即把科学看作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

3.科学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活动

科学认识活动因其内部所有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而属于高层次的人类活动。

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类以树果为食,假兽皮为衣,有洞穴为居,常常听命于大自然的安排,处处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风暴雷电、洪水旱灾、疾病猛兽,无时不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原始的、质朴的、自然的人,受外界压力的驱使,在自己内部萌发了创造力,大脑的智力日益发展,逐渐走向更高级的生命状态——从自然的人转变成自为的人。所谓“自为”,就是说,人类此时已不再单纯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而有能力把自己的意志加诸自然界,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在人类的自为状态下,人类主动地改变着自然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创造了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首先通过制造工具,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创造出更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然而,自然界的运动有着本身固有的规律性,要改造自然,就要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运动规律。于是,人类怀着一腔好奇心,俯视仰察,穷究万物之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探索自然的活动,逐渐演化为专门的活动——科学活动。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言:“对于科学,我们可以用阿基米德的话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宇宙。在变动不居的宇宙中,科学思想确立了支撑点,确立了不可动摇的支柱。”。

但是,是否所有人类自为的活动都是科学活动呢?事实上,早在科学文明的曙光照亮人类之前,人类就获得了大量的自然知识,如钻木取火、变生食为熟食、四季耕种、车轮的发明、历法的制定……但这些还只是常识。常识与科学之间的区别在于:首先,常识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科学则为一种解释性活动,科学家不仅要弄清事实,而且要对事实进行解释,依解释性原则进行的系统化和分类乃是科学的一大特征。

其次,科学所使用的概念比常识更加精确化、条理化,常识很少意识到自己的使用限度,因而是盲目的;科学则明了自己的使用范围,因而是明智的。再次,科学具有可预见性,而常识很少有这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4.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唯科学主义

理解科学概念,还必须通过与它所对应的一些范畴的比较来揭示其本质。如何比较呢?我们选择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唯科学主义三个重要的方面来谈。

(1)科学与非科学

所谓非科学,是一个中性判断,指的是人类理智的认识活动中与科学不同的形式,比如哲学、艺术、伦理等。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的研究对象不一样。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一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家从世界的整体画面中抽取一部分进行研究,其职责在于明确和探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比如物理学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化学研究分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等等。而非科学学科研究对象就不完全一样了,显得特别复杂,比如,哲学是以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是一般而不是个别;艺术和伦理揭示的则是属于人本身的感情方式及对人们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等。

二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科学提供的是经验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为人类利用,可以证实或证伪某些现象。非科学的情形则各不相同。哲学与其研究对象相联系,提供的则是思辨性的概念或理论,这种认识是不能被直接应用的,只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因此,现在有人提出哲学有用或无用的争论,本身就是对哲学特性的不了解,是用科学的有用性来谈哲学,衡量哲学。说哲学无用,意思是说哲学不能像科学那样去创造财富,带来效益;说哲学有用,又是企图把哲学混同于科学,让它像科学那样在现实生活中直接发挥作用。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不赞成,可以说,哲学既是有用的,又是无用的,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这是一个潜在的、长期的过程,绝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显现出功效来。艺术则是以形象化的手法反映人们生活的多重空间,它的表现形式不是概念,而是形象思维,工具是声、像、文字、图形等。

而伦理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行为方式。

三是思维方法不同。有人把(自然)科学思维的特性概括为: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其中可检验性是关键,它是具体性的体现,经验性的基础和精确性的保证。而非科学的学科与此不尽相同。

当然,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从总体上说,它们都是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过去它们是浑然一体不分家的,在近代各个学科分门别类独立出来之后,也并没有切断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在于各门学科都以自己提供的知识为别的学科提供材料和方法,比如哲学,它研究的是世界的一般规律,但这些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具体科学所探讨的个别规律的提升和概括,哲学家深深受惠于科学家,正如逻辑实证主义者里科说:“一切哲学理论的唯一富有成果的方法是,探索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原则,康德哲学是牛顿学说的一个产物。”当然,科学也离不开哲学,科学思维的特殊决定了科学家往往无意识地局限于自己的领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但哲学思维可以使他突破自己的专业限制,从更大的范围对自己的专业加以观照。爱因斯坦说:“科学如果没有认识论,就没有今天。”

(2)科学与伪科学

伪科学与科学是对立的,我们是在否定的意义上谈伪科学的,我们认为它不是人类理智的认识活动,而是与虚假欺骗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迷信。伪科学往往假借科学之名,推行自己的理论学说,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伪装是它的基本特征。判断是否是伪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推行者本身的动机,是否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推行者本身,最清楚自己的理论学说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伪科学有几种类型,危害各不相同,要作具体分析。最世俗化的是江湖术士型,他们一般都有点“功夫”,会几招拳脚和杂技,还能算命、占星、解梦、发功等,有的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传统上,他们以表演谋生,并不讳言搞点欺骗,玩点花样,但近十几年来,突然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大师”,呼风唤雨,消灾避难,健身壮阳,点石成金,几乎无所不能,更怪的是信从者众,从目不识丁的农妇到教授、博导、高级干部,自己信不说,还唯恐别人不信,这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是学术型骗子。他们或多或少有点科学知识和训练,一般不安于现状,喜欢投机取巧,出人头地。所以,他们在科学之外走路子,钻空子。最近几年一些有正义感的中科院院士和社会科学家都痛斥过这种伪科学现象,多次呼吁“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尊严,揭露和批判封建迷信活动和伪科学”。这说明在当代,严格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消除愚昧,揭露伪科学的反科学本质,十分重要。

再一种是政治型骗子,有些达官贵人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利用和支持那些学术骗子,其中一些学术骗子有了权后更成为政治骗子,典型的例子是李森科事件。在遗传和育种上,前苏联的李森科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反对染色体和基因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学说,并把与他对立的瓦维诺夫院士的观点贴上“资产阶级科学”的标签。本来这充其量是不同科学学派的争论,却被当局视为政治斗争。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尽管李森科的双料骗子面目已暴露无遗,但当局仍然支持他,几十年折腾的结果,不仅瓦维诺夫等一大批有才华的生物学家死于非命,苏联的遗传学也大大落后了。

还有一种是商业型骗子,这在体制转型期间是比较流行的。例如什么“电子增高器”、“电子口吃矫正器”等,都是打着科学的旗号,骗取钱财。

总的来说,伪科学是一种现代迷信,因此打击伪科学、规范学术行为、商业行为,是杜绝伪科学之根本。

(3)科学与唯科学(主义)

英文scientism一词在1877年就已经出现,最初应该是个中性词,对应的中文词是“科学主义”,但后来出现了一种极端化的思潮,即“唯科学主义”,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科学主义思想源自启蒙主义,成于实证主义。17世纪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后世科学主义者一个常用的口号,其中“知识”被理解为“科学”。牛顿理论使人看到了科学在解释世界方面的理性力量,宗教对自然的解释逐渐让位于科学,使得科学获得了宗教的部分神性。19世纪,科学完成了几个大的综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学科都自成体系,形成了以数学为基本语言,以实验为基本手段的庞大的演绎体系。科学被认为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绝对正确的客观真理,自然而然科学成为最高的判断标准。人们希望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人类其他文化成果如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等,并希望这些人文学科具有与自然科学一样的严密性、准确性、可预测性,即成为科学。实证主义思想向各个领域蔓延,科学主义逐渐为西方社会普遍接受,成为社会思想的背景。

与此相应,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从工业革命开始显现,传统的经验技术被科学重新解释,被纳入科学技术体系之中,而从科学推导出来的“科学的技术”则显示了更为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