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然辩证法纲要
8530600000038

第38章 技术的创新模式与方法(1)

技术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创新可以看作是技术的创新向经济领域的延伸。技术的创新仅限于技术领域,包括通常所谓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与改进。技术的创新以获得专利为目的,技术的创新则以获取市场利润为直接目的。技术的创新不包括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及财务等方面的创新活动内容。因此,技术的创新类型与模式,主要是指技术领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产方法等的发明与改进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类型。

9.1 技术的创新类型

对任何对象的分类首先要有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必然会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技术的创新类型可以根据创新点所反映的质和量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创新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创新成果分类,也可以根据创新所带来的社会效果进行分类,还可以创新内容所设计的规模来分类,当然也可采取混合分类方式等。依照何种标准进行分类,选择的原则是由分类的目的所决定的。这里的分类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认识技术的创新本质及其规律,因此不妨采用多种分类方式,暂时忽略科学分类所应具有的完备性。

1.质-量关系分类法

技术的创新对于技术本身而言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就存在量变和质变之分。所谓量变,是指同质范围内的个别属性的变化,即量的积累过程。对于技术的创新而言,量变可以看作只是关于创新对象的某些外在表现的改变,如效率提高一点,操作更安全一点,结构更合理一点,使用更方便一点,成本更节约一点,运行更环保一点,等等。所谓质变,是指具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转变,又称飞跃。技术的质变源于人的创新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使创新对象发生质的变化,或突破性发展的创新称为本质性创新。毛泽东在一次同科学家的谈话中讲到,一般小的技术改进叫作技术革新;而在技术上带有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叫作技术革命。本质性的技术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关于创新对象的原理的根本性改变,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材料的根本性改变,外观的根本性改变,效率的根本性提升,甚至功能的根本性改变,各种性能的根本性改变,等等。如王选院士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排版质量和效率,实现了印刷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就属于本质性的技术的创新。量变和质变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量变的积累往往意味着质变的发生,质变又是新的量变过程的起点。人类技术的发展过程同样服从进化规律,正是由于人们针对不断增长的需求标准对一项项技术的一点点创新,使得人类技术由简单的工具到复杂的工具,再从工具发展到机器,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自动机、智能机。工具的发展经历了由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铜器、铁器的创新历程,虽然历经了几百万年,但却没有改变工具的质的规定性,尽管工具的使用效率、性能和结构都达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1733年,飞梭的发明引发了机械技术革命,使人类迎来了机械化时代。纺织机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生产工具创新的质变形式,与此同时机器技术的量变式创新历程拉开了序幕。技术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正是量变式创新和质变式创新不断发生并相互交替的历史,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此。

量变式创新也称为渐进式创新,质变式创新也可叫作跨越式创新。没有渐变式创新,也就不存在跨越式创新。尽管跨越式创新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没有渐进式创新的积累跨越式创新就难以实现。如互联网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时空条件,但却是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领域的众多渐进式创新为条件的。因此,在现实的创新活动中,任何人都不能好高骛远,追求跨越式创新,而蔑视渐进式创新。特别是创新活动的新手,应当从点滴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个创新机会,在实践中积累创新经验,同时也为人类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2.条件分类法

技术的存在价值在于它能够为社会提供特定的使用价值。

技术的创新在于为社会提供新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某种新的使用要求,或者适应原有使用要求水准的提高。不同的创新目标决定了创新条件的不同。因此,根据实现创新目标的条件,技术的创新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前者属于原创型,它满足的是社会的某种新的使用功能的要求,不存在相同目标功能的现有技术系统。后者则属于改进型创新,它解决的是原有技术不能够满足提高了的使用要求的问题,往往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实现的。

1960年,美国年轻的科学家梅曼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就属于原创型创新。原创型创新的众所周知的事例包括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用竹炭丝作灯丝发明第一个白炽灯,还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历史和现实之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像今天的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包括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等,都属于激光器的实用新型,是对梅曼激光器的改进型创新,但由于使用了以前没有人使用过的新的激光介质,在使用新的介质这一点上又属于原创型,表现为“无中生有”,因而同样可以申请相应的发明专利。由此可知,所谓原创型和改进型也是相对的,根据不同的参照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里的参照系可以是技术系统的功能目标,可以是实现功能目标的方式,可以是系统的结构,可以是系统的做功原理,可以是系统构建的关键材料,还可以是系统的外在形式设计,等等。

3.专业分类法

根据技术的创新的目标和内容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或所属领域,可以参照通常的技术专业或门类分类方式,对技术的创新进行分类。按照社会生产技术的体系结构所包含的10个方面,可将技术的创新分为:采掘技术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材料技术的创新、传输技术的创新、建设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安全保障技术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和教育技术的创新。按照技术所属的学科属性,可以将技术的创新分为,电子技术的创新、电气技术的创新、化工技术的创新、建筑技术的创新、机械技术的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材料技术的创新、生物技术的创新、空间技术的创新、海洋技术的创新、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绿色技术的创新等。

4.需求分类法

技术的创新目的不外乎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因此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的层次和方面对技术的创新类型进行划分。社会需求的主要层面或侧面包括:社会生产需要、科学研究需要、宣传教育需要、国防安全需要、生活保障需要、文化娱乐需要、环境保护需要等。满足这些层面的社会需要,必然存在生产技术的创新、实验技术的创新、传播技术的创新、教育技术的创新、国防技术的创新、安全技术的创新、日用技术的创新、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等。每一类之中又可分为不同的种,如生产技术的创新就包含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牧业技术的创新、渔业技术的创新、林业技术的创新、知识生产技术的创新等。

5.专利分类法

技术的创新成果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享有知识产权,因此国家相关法律所规定的可以申请与获得专利的技术成果类别本身就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分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也就是说,按照专利法,技术的创新可分为三大类,即技术发明、实用新型产品设计和产品外观设计。

6.对象分类法

既是技术的创新,其创新对象当然就是技术。因此对象分类法也可称为技术形态分类法。由于技术形态包括产品、产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方法、操作技能等,相应的技术的创新就包括:新产品发明、设计和改进,新的生产设备的发明、设计和改进,以及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方法、操作技能等的发明、设计和改进。

分类不是目的,但通过对技术的创新进行分类,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技术的创新本质,认识到技术的创新空间和时间之广阔,时时处处需要人们去创新,人们在各个层面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创新活动同样有效。理性的创新家不仅要认识技术本身,还应当正确认识技术的创新本质。

9.2 技术的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的创新,不论哪个专业领域,也不论在社会技术体系的哪个层面,或者针对哪一种技术形态,其动力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社会需求拉动、科学发展推动及二者的共同作用。每一种动因所驱动的技术的创新过程可以看作一种创新模式,称为需求拉动模式、科学推动模式及需求拉动与科学推动之合力模式。

1.需求拉动创新模式

技术的创新目标终究是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及其他方面的某种使用要求,因此社会需要是技术的创新的第一动力。创新需要只有转化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才可能有创新行动。社会需要对技术的创新的拉动作用是通过不断提供创新目标,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以及应用领域或市场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创新目标激发主体的创新动机,社会支持条件和市场应用前景又是主体创新行动决策的必要条件。这样,对社会需要的认识形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对目标实现条件的认定和市场前景的认识又会将主体的创新动机转化为创新行动。这种具有一般性的启动创新活动并最终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需求拉动创新模式。

1765年,瓦特在塞维利和纽可门蒸汽抽水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通用蒸汽机模型,1784年,他获得了蒸汽发动机的发明专利。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技术从工具到机器的发展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瓦特之所以能够想到将塞维利和纽可门设计的蒸汽抽水机一分为二,发明专门输出动力的蒸汽机,是因为自1733年以来纺织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人力、水力、风力等自然力已经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要的动力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特别需要一种新的动力形式。这种对新动力的要求引发了瓦特的创新意识,在修理蒸汽抽水机的过程中他产生了创新动机和创新思路,进而通过增加独立冷凝器实现了以输出动力为目标的蒸汽机系统设计。

蒸汽机的量产要求同手工加工工具之间的矛盾又形成了对机械技术的创新要求。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求拉动之下,约翰·威尔金森于1775年发明了镗床,莫兹利于1797年发明了车床。机器加工技术的创新,在提高了机器生产的效率的同时又引发了社会对钢铁材料的大量需求,于是产生了对钢铁冶炼技术的创新要求。在这种社会需求拉动之下,亚伯拉罕·达比父子于1735-1750年发明了焦炭及其炼钢法,本杰明·亨次曼于1740年发明了坩埚炼钢法,亨利·考特于1788年发明了轧钢机,开始大量生产钢板、型钢和钢轨。一系列的技术的创新扩大了社会生产规模,纺织品的运输,生产设备的运输,特别是蒸汽机所需要的煤炭的运输要求同原来的人力和畜力运输方式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矛盾,社会对运输技术的创新的要求由此产生。这种创新需求拉动了人们的创新行动,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了蒸汽轮船,乔治·史蒂文森于1814年开始研制蒸汽机车,并于1830年完成,铁路时代由此开始。第一次技术革命及其所形成的人类机器体系,乃至机械化时代的形成,源于机器技术的创新,归根结底是源于社会需求对技术的创新的拉动作用。

需求拉动创新模式作用的条件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直接相关,只要人类社会在发展着,这种动力模式就不会失去效用。

自进入科学时代以来,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并没有终结这种创新模式的作用,只不过是展现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而已。

这种新的创新模式就是科学推动创新模式。